首頁 > 人文

【南懷瑾老師】修道以仁是什麼意思,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修道

由 何老師說話 發表于 人文2021-05-24

簡介馬子莘問:“‘修道之教’,舊說謂聖人品節吾性之固有,以為法於天下,若禮、樂、刑、政之屬

修道以仁是什麼意思

馬子莘問:“‘修道之教’,舊說謂聖人品節吾性之固有,以為法於天下,若禮、樂、刑、政之屬。此意如何?”

馬子莘,我們在第40條見過他。當時,陸澄向陽明先生問鬼,他在一旁插話。馬子莘: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這裡子莘問:“‘修道之教’,按著往日朱熹的說法,就是指

聖人按照我們人性中固有品級而節制其性,並以比為天下的評價和規定,讓天下人效仿,就像禮、樂、刑、政這些,這種說法對嗎?”

《中庸》上說“天命之謂性,率性的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朱熹《中庸集註》對此做了一番註解:“修,品節之也。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以為法於天下,則謂之教,若禮、樂、刑、政之屬也。”品節之,按素質而加以評價,並規定什麼是人應當做的。人本性雖然即是道,但人人氣稟不盡相同,賢、患不等,愚、不肖者自己難以率性合道,自會有過或不及。朱熹的註解將天理和聖人品節割離開,以聖人為典範,沒有直指人心。同時,也將禮、樂、刑、政作為教。

先生曰:“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減不得,不假修飾的。何須要聖人品節?卻是不完全的物件。禮、樂、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謂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若如先儒之說,下面由教入道的,緣何舍了聖人禮、樂、刑、政之教,別說出一段‘戒慎恐懼’功夫?卻是聖人之敢為虛設矣。”

什麼是教化?每個人修道即是教,而 道就是人性,就是天命。道原本人人具足,個個圓滿,完完整整,不需要增減,也不需要修飾,率性而為,純粹這般做便是了。如果需要聖人來評價、規定,那就不完整了。雖說禮、樂、刑、政是治理天下的法則,也可以稱之為教化,但不是子思《中庸》所說的‘教’的原意。

如果按照朱子的說法,資質偏下的人要以聖人的品節來教化,為什麼《中庸》另外說出一段‘戒慎恐懼’的功夫來?能讓人做到戒慎恐懼的,就是良知,之所以說出“戒慎恐懼”功夫,是教人以良知為照心,切己修行,不僅僅是效法先聖。

子莘請問。

先生曰:“子思性、道、教皆從本原上說。天命於人,則命便謂之性;率性而行,則性便謂之道;修道而學,則道便謂之教。率性是‘誠者’事。所謂‘自誠明,謂之性’也。修道是‘誠之者’事。所謂“自明誠,謂之教’也。聖人率性而行即是道。聖人以下未能率性,於道未免有過不及,故須修道。修道則賢知者不得而過,愚不肯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著這個道,則道便是個教。此‘教’字與‘天道至教’、‘風雨霜露,無非教也’之‘教’同。‘修道’字與‘修道以仁’[6]同。人能修道,然後能不違於道,以復其性之本體,則亦是聖人率性之道矣。下面‘戒慎恐懼’便是修道的功夫,‘中和’便是復其性之本體。如《易》所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7],‘中和’、‘位育’,便是儘性至命。”

講談《傳習錄》127.率性而行需要誠意的功夫

馬子莘再次請教。陽明先生說:子思的性、道、教都是從本原上說起。

天生稟賦叫做“性”,依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修養自身叫做“教”

。上天安排好的、天的命令,稱作性,就是天性、天命、本性;普遍地賦予在萬事萬物中,就各自表現為物性、人性、自然之性、社會之性。天命在人身上體現,稱為性(人性),率性而為,那麼性就是道。

講談《傳習錄》127.率性而行需要誠意的功夫

率字的本義,張網捕鳥,率字就這一個用法,率領、兜率、率胸而言及直率(直著張網,要麼網住鳥,要麼鳥飛跑)等,都是同一個意思。按照自己的性情行事,體現自己的真實性情。你是什麼樣的人 ,就做什麼樣的人, 不為世俗所累。引申一下,率,遵循之意,你循著這個性走,率性而行,這就是道。透過修道來學習,那麼道就稱為教。

陽明先生十分透徹講解:率性即為道,生知安行的聖人“自誠明(自然而然的真誠而由“誠”而明道、明理的人)”,從來就率性,不存有修道一事;聖人以下的人,不能做到率性並且合乎道義,所以難免有過度或不及之處,所以要修道。修道,學知利行,去做誠明本心的事,賢明的人不至於做過了頭,才智愚鈍的人不至於出現做得欠缺的地方,這就是《中庸》所謂“自明誠,謂之教”。

所以,《中庸》“修道之教”的本旨只是在“道”上用功夫,這個“道”和《禮記》中所說‘天道至教’‘風霜雨露,無非教也’是一個意思的‘教’;這個修道,和《中庸》裡說的‘修道以仁’是一個意思的修道。人能修養聖道,而後不違背聖道,以恢復天性的本體,也就同於聖人遵照天性行動。後面所說‘戒慎恐懼’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復天性的本體。正如《易經》所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中和’‘位育’,就是儘性,充分發揮天性,全然照天命行事。”

Tags:修道率性聖人品節戒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