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古代科舉制並非是王朝選拔官員的唯一方式,科舉制的標準是怎樣的?

由 望闌深處 發表于 人文2021-05-23

簡介由於察舉制的關鍵,在於舉薦人(即地方長官)的主觀意願,所以世家子弟出身的人,是更容易得到這個機會的

選官是什麼意思

科舉制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朝廷選拔官員的一種手段,它影響了中國社會上千年。無數學子因它而改變,從此改變命運。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但要算起來,誕生於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也並非是古代王朝選拔官員的唯一方式。那麼在科舉制出現之前,朝廷又是怎麼選拔官員的呢?

01、世官世祿制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選官制度,叫做世官世祿制,它首次出現在夏朝,又經歷商周時期,是一種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選官方式。、顯然,這種方式的唯一標準,就是看血緣關係。

從名字就很好理解:世世代代都有官做、世世代代都有俸祿拿。這個時代的階級是固定的,每個人一出生,其未來便已經註定了。

到西周時期,世官制的等級更為森嚴,並誕生出以

“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為核心的宗法制。周天子的後裔,可以成為一方諸侯;而一方諸侯的後裔,也能成為大貴族。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顯然,這種消極的選官方式嚴重阻礙了社會進步。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世官制便被進步的思想風氣瓦解了。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便是社會的急劇變革,從而導致了“天子失官,學在四夷”。以孔子、老子、莊子為首的思想家們,開始著書立說,並開展起了大規模的私人講學活動。

如孔子這般,講求

“有教無類”,

樂意把知識分享給每一位學生。由此一來,士大夫階層逐漸興起。他們擁有高明眼光和豐富學識,並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諸侯之間的爭霸,也讓人才得到了重視。當一個平民,因為才學過人而完成

“人生逆襲”

之時,他周圍的人自然也對學問充滿了嚮往。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於是,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便誕生了。隨著士大夫階層的不斷崛起,傳統的世官制受到嚴重衝擊,無能者退居,優秀者得到了盡情發揮。

當然,維繫上千年的世官制,也不是輕易被打破的。追溯其根源,不難發現這種選官制度的核心在於“宗法”二字。而圍繞著它的“孝悌”精神,卻始終流傳在社會之中。

因此在秦漢之後的朝代中,依舊能見到世官制的殘餘。比如兩漢時期,朝廷選拔官員也遵循

“任子制”。

一般情況下,官家子弟不必經歷多少波折,就能如願進入仕途。按徐天麟《西漢會要》所說:

“吏二千石以上,視事滿三年,得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這時候的皇帝,往往會將重臣之子納入宮中,一方面以示恩寵,一方面也可以為將來的太子培養班底。

三國時期,任子制依舊盛行,且廣泛存在於魏蜀吳三國之中。縱觀當時的入仕之人,也多是出身豪門世族,靠著祖宗餘蔭和人脈關係維持門第。

而這種現象,也始終貫穿於整個中國歷史社會。即便在科舉制盛行的宋朝,也不乏很多高官子弟進入朝堂。為此,朝廷還主動增設了不少閒職,用來安排功勳臣子的後裔。其中,有些孩童尚在襁褓之中,竟也能得到高官厚祿。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02、軍功爵制

春秋時代,隨著周王朝的影響不斷衰弱,一種新型的選官方式,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它就是軍功爵制。顧名思義,這是一種靠軍功來換取爵位、官職的選官方式。

最早將其發揚光大的,當屬秦國的商鞅。在變法時期,為了激勵秦國的軍士,商鞅便以殺敵數量與功勞大小來評判士兵們的軍功等級,以此授予他們不同的爵位與軍職。此舉,一度讓秦國軍士的戰鬥力,出現了較大增幅。

需要指出的是,軍功爵制的出現,是與戰爭緊密相連的。一旦社會處於急劇變革之際、或國家戰亂不休,便會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軍事人才,然後憑藉赫赫戰功改變命運,進而青史留名。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在世官制盛行的商周時期,這種現象便已經存在了。比如渭水河畔的姜太公,因其用兵如神,被文王、武王奉為軍師。在周朝建立之後,姜太公也如願被封為一國諸侯。後來的齊國,便是姜太公當年的封地。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或是因為士大夫階層的崛起,刺激了無數出身貧寒卻想要改變自身命運的人。這些人或遊走諸侯之間,成為各個國君的座上客;或投身於行伍,依靠戰功來換取自身地位的提高。

而這,正是“亂世出人才”的真實寫照。春秋戰國時期,有吳起、司馬穰苴等軍事名家;三國時代,有關羽、張遼等一代名將,隋唐交替,同樣有秦叔寶、程知節等草莽英雄。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除此之外,在社會穩定之際,也不乏有些年輕人透過軍事戰鬥,最終改變了自身的命運。比如漢武帝時期,因為長期對陣匈奴的原因,當時的軍隊中湧現出了衛青和霍去病兩位軍事奇才。他們雖出身平民,但憑藉著過人軍功,最終完成了封侯拜相的壯舉。

03、察舉徵辟制

由於時代的進步,並非每一種選官方式,都是一勞永逸的。在東周時期,諸侯爭霸讓士大夫和將才得到了入仕機會,因此軍功爵制和養士制度得以大放異彩。

但隨著大一統王朝的建立,這兩種選官方式也出現了一些弊端。

比如士大夫階層當中,有些人只會紙上談兵;而透過軍功爵制脫穎而出的將才,許多又不通政治手段。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便開始推行軍功仕進和舉薦仕進。而這,便是察舉徵辟制的雛形。

漢代的選官方式,以察舉製為主體,徵辟製為輔。其核心思想:是靠他人舉薦有才能之人,然後朝廷經過評判,給予其一定官職。

而察舉制與徵辟制的區別,也很明顯。前者有具體的一套流程,一般是地方長官聽說其轄內才子之名,然後推薦到朝廷。一旦透過考驗,便可授予舉薦才子一定的官職。

反觀徵辟制,便相當於一種“快速通道”,它是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任命,無需經過他人認可。其中,皇帝任命為“徵”,也就是“徵召”之意。不少名氣大的平民,便是透過這種方式進入仕途的。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而地方長官的任命,則是為“闢”。值得注意的是,地方長官“闢”來的臣子是直屬於他私人的,並非有“公務員”性質。當然,如果朝廷發放察舉制的名額到地方,這些被“闢”入大人府中的才子,一般有優先得到被察舉的機會。

所謂“察舉”,就是先考察後推舉。朝廷選拔人才時,要指定舉薦的科目。比如通曉經學的人,可以去“明經”科。如果成功入選成為“博士”,那麼仕途將一片坦途。

當然,在察舉制中最常見、也最容易的科目,往往是舉孝廉。

孝,就是孝道;廉,就是清廉。漢初年間的舉孝廉,往往是分開進行,可到了後來,便逐漸合二為一。滿足其中一個條件的,便可以舉孝廉的方式入仕。而相較於

“廉潔”

,人的

“孝義”

之名,又是最好“刷”出來的。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比如孔融,幼年時便以孝義而聞名;又如袁紹,曾連續六年為父母守孝,期間穿著麻衣住著茅廬,一時間聲名大噪。由此孝義之名,他們在年齡剛到的時候,便成功舉孝廉入仕。

由此可見,察舉制的出現,讓一大批中小地主階級的人才,得到了入仕的機會。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可操作空間”的提升。

由於察舉制的關鍵,在於舉薦人(即地方長官)的主觀意願,所以世家子弟出身的人,是更容易得到這個機會的。

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四個字:

鄉黨情懷。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兩漢時期的城市發展,還不是很健全,一般人想要出個遠門,都要花上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因此,鄉里、郡裡之間的宗族、世家,往往會抱團生長。他們之間透過聯姻的方式,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試想一下:受到鄉黨情懷影響的地方長官,在選拔人才之時,又怎麼不會優先考慮到與自己關係親近的人呢?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一例,便會一直延續下去,然後越來越嚴重。

比如曹氏與丁氏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當曹氏之人成為地方長官之時,丁氏之人想要入仕,簡直再簡單不過。數年之後,曹氏衰弱,但丁氏之人又重新成為地方長官,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曹氏之人也順利入仕,並逐漸恢復了之前的地位。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久而久之,一些世家的影響力愈發深遠。到東漢時期,袁紹所在的汝南袁氏和楊修所在的弘農楊氏,便成為當時有數的超級世家。他們的門生故吏和族人,遍佈全國各地,如此一來,又豈能不一呼百應?也正因如此,袁紹和袁術哥倆才能在亂世來臨之際站穩腳跟,一個成為中原最大霸主,一個橫跨江淮地區。

說到這,或許有人會問:

面對世家互相“套娃”的行為,難道朝廷就眼睜睜看著他們不斷髮展壯大嗎?

其實朝廷曾做出過一定抵抗。

當時,漢朝還流行所謂的“三互法”,大概意思就是說:

地方長官不能是本地人來當。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但隨著世族吞併土地的趨勢愈演愈烈,大多數百姓失去土地,不得不流亡外地謀求生存。如此一來,人口遷徙和流動的速度也不斷增強。

而地方長官為了維繫自己的統治,也樂於重用一些流亡到自己轄內的老鄉。這麼一來,同鄉郡之間的抱團也形成了。

不難發現,這時候的察舉制度,也淪為了豪門世族之間用來提攜子孫入仕的主要手段。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舉孝廉而入仕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孝義,便不得而知了。

只不過,東漢後期出現的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確實證實了察舉制已經基本崩壞。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04、其他選官制度

真要說起來,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其實也是一種新的選官方式。但拋開其外表來說,這顯然是察舉徵辟制的一種變化。

不同的是,此時的世家大族正式走上臺前,他們掌控政治與國家,併成功將這種任人唯親的選官方式合法化。人云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便是九品中正制的真實寫照。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選官方式頗為“奇葩”,那就是“納捐制”。

納捐,也叫做貲選,平民可以透過向國家捐贈財物,來獲取一定的爵位、官職和功名。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這個方式,往往多出現在一些中小地主階層中。他們的政治地位普遍不高,卻渴望進入仕途,因此不惜“花錢買個官”。

早在漢朝,貲選便頗為常見了。當時的錢非常有購買力,不僅能買來官職,也同時能免去刑罰。比如公孫賀,因為出征匈奴不利,面臨丟官的風險。但他及時繳納了一筆錢財,便立即免去了這個處罰。

同樣光明正大買官的,還有曹操的父親曹嵩。他身上的太尉之職,便是花錢買來的。

除了科舉制,古代還有哪些選官的方式?

到了後世,

賣官鬻

(yù)

的行為依舊屢禁不止。不同的是,這種行為不再是公開合法化的,而是已經轉為私下間的交易,成為不少貪官斂財的工具。

參考文獻:《戰國策》、《尚書》、《禮記》、《周禮》、《三國志》、《漢書》、《西漢會要》、《史記》、《後漢書》

Tags:選官察舉入仕軍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