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5版)考研真題整理

由 鑫易成學習 發表于 人文2023-02-02

簡介[北京師範大學2014年研]答:這段話體現了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對生產關係具有決定作用,尤其強調生產工具的變化對社會發展的變革作用

私有制天然合理會永遠存在嗎

分析題

陳先達《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第5版)考研真題整理

1、馬克思:“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機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談談如何理解。[北京師範大學2014年研]

答:這段話體現了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生產力對生產關係具有決定作用,尤其強調生產工具的變化對社會發展的變革作用。

(1)生產力

生產力是指人們征服、改造自然,使之適應人的需要的客觀的物質力量,集中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標誌著人類改造自然的實際能力和水平。生產力包括三個要素:

①勞動物件。

②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技能的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力中首要的能動的因素。

③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物質標誌。它是生產方式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性質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發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關係。生產關係體現了人與人的物質利益關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構成統一的生產方式,即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3)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決定作用

①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和水平。

從根本上說,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有什麼樣的生產關係,一定的生產關係只能依據一定的生產力狀況才能建立起來。

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革。

生產力總是隨著人的需要的變化和物質生產的發展而處於不斷髮展之中。在生產方式的運動過程中,生產力首先發生變化,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原有的生產關係就會阻礙生產力發展。人們這時就要改變原有的生產關係以適應新的生產力。

(4)對材料的分析

材料中,“手推磨”體現的是一種較低的生產力水平,“封建主的社會”是其相對應的較低的水平的生產關係;“蒸汽機”體現的是一種較高的生產力水平,“工業資本家的社會”是其相對應的較高水平的生產關係。生產工具從“手推磨”發展為“蒸汽機”表明生產力發展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必須改變原有的封建生產關係以適應新的生產力,社會形態便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這是生產關係必須同生產力相符合規律的具體體現。

2、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裡的話“在第一條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在第二條道路上,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地再現。兩條道路連線起來才是馬克思完整的認識方法。”[北京師範大學2012年研]

答:馬克思的這段話揭示出辯證思維方法中的抽象與具體這一認識方法。馬克思認為這兩條道路是由抽象聯結起來的,抽象的第一條道路的終端,又是第二條道路的開端。思維的抽象是對感性具體的否定,它離開了具體。但是,抽象又是走向思維的具體的一個步驟和階段,它在接近著具體,思維的具體是由一系列的抽象構成的。抽象和具體的辯證關係如下:

(1)具體-分析-抽象

抽象是指思維中的一種簡單規定,這種規定是客觀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徵和屬性在思維中的反映。人們在作這種抽象規定時,要把物件的各種特徵和屬性從統一體中分割開來,抽取出來,單獨地加以反映,形成為一個個規定。因此,抽象規定相對於客觀事物的具體來說,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要完整地全面地反映事物,認識必須在再現具體。思維具體同感性直觀中對事物的具體反映是根本不同的,它是對抽象基礎上的各種規定性的綜合,是對事物內在本質屬性的同一反映。

(2)抽象-綜合-具體

由抽象的規定開始,經過一系列的中介,到達邏輯終點即思維具體,這是思維運動的一個週期。相對於某一認識物件,是完成了一個認識過程。但對於更廣範圍和更深層次的認識物件來說,只是認識的一個新的起點。思維運動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行程,這一運動永遠也不會完結。客觀事物是具體的,真理也是具體的。學習、觀察、實驗、模型等獲取客觀事實材料的方式,學習概念、判斷、推理、假說等全部思維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引導人們對具體事物的客觀認識,達到具體的真理。

因此,在認識和把握事物本質過程中,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從感性具體出發,透過分析而達到抽象的規定,再透過綜合,由抽象的規定達到思維中的具體。

3、請指出下列文字出自哪一位作者的哪一部著作,並分析其基本思想,然後簡要作出自己的評價。

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因而是透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和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範圍內生成的。[中山大學2012年研]

答:上述文字出自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基本思想

這段話具體體現了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論證。具體從兩個方面展開:

①異化勞動

馬克思透過對異化勞動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暫時性,論證了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他對異化勞動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

a.私有制不是天然合理的和永恆的,它是異化勞動的產物,也必將在這種勞動的發展中被消滅。

b.異化勞動和私有制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聯絡著的,因而要揚棄異化勞動就必須揚棄私有制。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私有財產的運動集中表現為勞動和資本的尖銳對立,同時也為消滅私有財產和人的解放準備了條件。共產主義是以往全部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即在經濟中,為自己既找到經驗的基礎,也找到理論的基礎。”

②共產主義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還從異化勞動理論出發,批判地研究了各種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論述了共產主義的基本思想。上述那段話表明:

a.共產主義的基本要求是消滅私有財產和人的自我異化,但並不取消或否定私有財產運動和人的自我異化過程中產生的積極成果。

b.共產主義實現人的本質的復歸,並不是恢復人類的原始狀態,不是非自然的單純倒退,而是在儲存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基礎上進一步到更高的發展階段。

c.共產主義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不應當僅僅被理解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理解為佔有、擁有。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即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佔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

(2)評價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裡馬克思第一次比較完整地闡述了共產主義理論。該理論為以異化勞動為突破口,立足於人類主體,從經濟學、哲學、共產主義三者統一的視域進行了詳細的論證。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產主義”“按政治性質是民主或專制的共產主義”等等,提出了共產主義是以揚棄私有財產為主題,人性迴歸為目的的運動和原則。馬克思從哲學語境到經濟學語境對共產主義進行描述,為通向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開闢了道路。他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論述帶著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和浪漫主義氣息。

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麼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爾基

Tags:生產力生產關係抽象具體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