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古文原文·郭攸之怎麼讀】原文賞析,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

由 學學詩詞讀讀書 發表于 人文2021-05-12

簡介哪怕他不知道這些,但他既然是偽造,總得考證一下吧,要萬一有一個人質疑,那諸葛恪就麻煩了)《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郭攸之怎麼讀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原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譯文

先帝開創的事業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蜀漢民力睏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啊。然而宮廷裡侍奉守衛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捨身忘死的作戰,大概是追念先帝對大家的特殊恩遇,想要報答在陛下身上啊。陛下確實應該廣開言路聽取群臣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絕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出不恰當的話,以至於堵塞了忠誠勸諫的道路。

宮裡身邊的近臣和丞相府統領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因在宮中或府中而不同。如有作壞事違犯法紀的,或盡忠心做善事的,應該一律交給主管部門判定他們受罰或受賞,以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切不應私心偏袒,使宮廷內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都是些品德良善誠實、志向思慮忠貞純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選拔來給予陛下。我認為宮內的事情,事無論大小,應當徵詢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去施行。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成效。

將軍向寵,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曉軍事,過去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讚他說能幹,所以大家商議推舉他為中部督。我認為軍營裡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徵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和睦,好的壞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後期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談論起這些事,對於桓帝、靈帝的做法,沒有不痛心和遺憾的。侍中郭攸之、費,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以死報國的忠臣,誠願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農親耕,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地處偏遠,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徵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激,從而答應為先帝驅遣效力。後來正遇危亡關頭,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囑託給我了。接受遺命以來,日夜擔憂興嘆,唯恐託付給我的大事做的沒有成效,從而損害先帝的明察。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瀘水,深入荒蕪之境。如今南方已經平定,武庫裝備充足,應當勉勵三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我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復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忠心於陛下的職責的事。至於考慮事情是否可行採取適當措施,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的任務交給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告慰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用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行謀劃,詢問治國的好道理,識別採納正確的言論,追念先帝遺願,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如今正當離朝遠征,面對著奏章眼淚滴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

註釋:

(1)先帝:指劉備。因劉備此時已死,故稱先帝。創:開創,創立。業:統一中國的大業。未半:沒有完成一半。(未:沒有)

(2)中道:猶言半路。崩殂(cú):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現在。益州疲弊:指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益州,今四川省一帶,這裡指蜀漢政權。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無,民生凋敝。三分:天下分為孫權,曹操,劉備三大勢力。

(4)此:這。誠:的確,實在。之:的。秋:時期,尤指不好的時候。

(5)然:然而。侍衛之臣:宮廷裡守衛(您)的臣子。侍,侍奉。衛,護衛。懈:鬆懈,懈怠。於:在。內:皇宮中。

(6)忘身:捨身忘死。

(7)蓋:連詞,表推斷原因。(可以翻譯為,大概,原來是。)追:追念殊遇:優待,厚遇。

(8)誠:的確,確實宜,應該。開張聖聽:擴大聖明的聽聞。意思是要後主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開張,擴大,與下文“塞”相對。

(9)光:發揚光大。遺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發揚擴大。恢,大。弘,大,寬。這裡是動詞,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隨便看輕自己。妄,過分。菲薄,微薄,輕視有志之士,有抱負的文臣武將。氣,志氣。之,的

(12)引喻失義:講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喻:比如。 義:適宜、恰當違背大義。以,以至,從而。塞,阻塞。諫,勸諫。路,言路。俱,通“具”全。

(13)宮:指皇宮。府:指朝廷(老版書、易中天品三國中解釋為“相府”)。

(14)陟(zhì):提升。罰:懲罰。臧(zāng):好。否(pǐ):壞。臧否(pǐ):善惡。這裡作為動詞,意:獎勵好的懲罰壞的。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只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15)異同:偏義詞,偏義於異。

(16)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觸犯科條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條,法令。及,以及。為,做。

(17)宜付有司論其刑賞:應交給主管官吏,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刑,罰。

(18)昭:顯示,表明。平:公平,明:嚴明。理:治。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內外異法:宮內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內外:指朝廷內外。異法:刑賞之法不同。這幾句話,據《三國志蜀志董允傳》可能是指劉禪偏袒宦官黃皓講的。

(21)侍中、侍郎:都是官名,皇帝的親臣。郭攸之:南陽人,當時任劉禪的侍中。費禕(yī):字文偉,江夏人,劉備時任太子舍人,劉禪繼位後,任費門侍郎,後升為侍中。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劉備時為太子舍人,劉禪繼位,升任黃門侍郎,諸葛亮出師時又提升為侍中。

(22)志:志向,慮:思想,心思。忠純:忠誠純正。

(23)簡:挑選。拔:提升。遺(wèi):送給,贈給,給予。

(24)悉以諮之:都拿來問問他們。悉:全部。諮(zī)之:徵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見。諮,詢問,徵求意見。之,指郭攸之等人。

(25)必能裨補闕漏: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裨(pí):補。闕:通“缺”缺點,疏漏。。

(26)有所廣益:增益實效。廣益:增益。益,好處。

(27)向寵:三國襄陽宜城人,劉備時任牙門將,劉禪繼位,被封為都亭侯,後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情品德善良端正。淑,善。均,平。

(29)曉暢:精通。

(30)試用於昔日:據《三國志蜀志向朗傳》記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秭歸一帶被東吳軍隊擊敗,而向寵的部隊損失卻甚少,“試用於昔日”指當此。

(31)督:武職,向寵曾為中部督。

(32)營:軍營、軍隊。

(33)行(háng)陣:指部隊。陳,“陣”的古字。

(34)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35)先漢:前漢,即西漢。所以: ……的原因

(36)後漢:東漢。傾頹:傾覆衰敗。

(37)痛恨:痛惜,遺憾。桓、靈:東漢末年的桓帝和靈帝。他們都因信任貪官,而加深了政治的腐敗。

(38)侍中:指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尚書:這裡指陳震,南陽人,公元二二五年(建興3年)任尚書,後升為尚書令。長(zhangshi)史:這裡指張裔,成都人,劉備時曾任巴湘鄉人,當時任參軍。諸葛亮出駐漢中,留下蔣琬、張裔統管丞相府事,後又暗中上奏給劉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39)死節:為國而死的氣節,能夠以死報國。

(40)隆:興盛。計日:計算著天數,指時日不遠。

(41)布衣:平民百姓。

(42)躬:親自,耕:耕種。南陽: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陽城西。當時隆中屬南陽郡管轄。苟:苟且。全:保全。

(43)聞達:顯達揚名。諸侯:這裡指當時割據一方的軍閥。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下。鄙,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

(45)猥(wěi):辱,這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駕屈就。諸葛亮認為劉備三顧茅廬去請他,對劉備來說是屈辱,自己不該受到劉備親自登門拜請的待遇。這是一種客氣的說法。

(46)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三顧”即指此事。顧,拜訪。

(47)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蘇教)許:答應。驅馳:奔走效勞。

(48)後值傾覆:後來遇到兵敗。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打敗,退至夏口,派諸葛亮去聯結孫權,共同抵抗曹操。本句,連同下句即指此事。

(49)爾來:從那時以來。即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出師北伐以來。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臨終前囑託諸葛亮輔佐劉禪,復興漢室,統一中國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52)五月渡瀘:建興元年(公元223年)雲南少數民族的上層統治者發動叛亂,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師南征,五月渡瀘水,秋天平定了這次叛亂,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瀘,瀘水,即金沙江。

(53)不毛:不長草的地方。毛,(長)草苗。

(54)獎率:激勵率領,獎勵統帥。三軍:古代諸侯國的軍隊分上、中、下三軍,三軍即全軍。

(55)駑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鈍,刀刃不鋒利。

(56)攘(rǎng)除:排除,剷除。姦凶:奸邪兇惡的敵人,此指曹魏政權。所以:用來(透過那樣的途徑來。。。。)

(57)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或西漢都城長安。

(58)斟酌:商討,考慮。損益:增減,興革。斟酌損益:斟酌情理,有所興革

(59)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託,委託。效,重任。

(60)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效,有成效。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顯揚。咎:過失。

(63)諮諏(zōu)善道:徵求好的建議。諏(zōu),詢問。

(64)察納:考察採納。

(65)雅言:好的言論。

(66)深追;深切地追念。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劉備臨死時曾對劉禪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67)臨表涕零:面對著《表》落淚。涕零,落淚。

(68)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寫作背景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奪取涼州,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這就是《出師表》。《出師表》選自《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諸葛丞相集》。

《出師表》分為《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兩篇,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兩次北伐(227年與228年)曹魏前,上呈給後主劉禪的奏章。《前出師表》作於建興五年(227年),收錄於《三國志》卷三十五,文章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諸葛亮北伐的決心。他在表中告誡後主要“親賢臣、遠小人”,多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興復漢室而努力。

有學者認為《後出師表》並非出自諸葛亮之手。陳壽修《三國志》時未收錄《後表》。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用《漢晉春秋》的說法《後出師表》並沒有收錄《諸葛亮文集》之中,而是出於東吳張儼的默記,這顯然不合常理。而且,《後出師表》內容與正史亦有出入,如“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即與《三國志》記載的趙雲卒年(建興七年,229年)不合。另外裡面的語氣非常沮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與《前出師表》積極的文辭截然不同。另外,諸葛亮此時獨攬大權,當時沒有人質疑北伐的前景,而文中卻談到“議者所謂非計”,不符合蜀漢當時的情況。因此有學者懷疑這是東吳諸葛恪為了執行自己北伐政策而一手炮製的偽作。至今尚無定論。

(另一人,我認為《後出師表》不太可能是諸葛恪所做,首先,諸葛恪是諸葛亮之侄,諸葛亮、諸葛瑾兄弟二人雖分事二主,但關係一直很不錯,諸葛恪豈敢借叔父之名而作?還有,上文已說,《後出師表》中記載的趙雲卒年與正史有出入,那麼,處於同一時期諸葛恪,應該知道這些;哪怕他不知道這些,但他既然是偽造,總得考證一下吧,要萬一有一個人質疑,那諸葛恪就麻煩了)

《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出師表》傳世有二,為《前出師表》,另有《後出師表》。因建興六年諸葛亮率軍出散關前,給劉禪又上一表,即《後出師表》。

現年公元 2001年。大約 1776 年前,諸葛亮(公元 181—234 年),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水縣)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早年避亂荊州,隱居隴畝(今湖北省襄陽城西南),藏器待時。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並建議劉備聯合孫權,抗拒曹操,以益州為基地,興復漢室,此後一直佐劉備。建安十三年即聯孫權,在赤壁失敗曹操,取得荊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拜為丞相。公元 223 年劉備死後,後主劉禪襲位,諸葛亮盡心託孤,被封為武鄉候,主持朝政。諸葛亮志在北伐,於是東連孫吳,南收孟獲,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卒于軍中。有《諸葛武侯集》。

公元 223 年十月派鄧芝赴吳與孫吳重新修好,公元 225 年諸葛亮親自南征,平定益州、永昌等四郡,安定了後方。這些都是為推進事業,出兵擊魏做準備的。蜀後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 225 年)。公元 226 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同年七月孫權徵江夏圍石陽,不克而還。這正是蜀漢進擊中原的良機。於是諸葛亮毅然決定出征討伐曹魏。經過一番準備,於建興五年(公元 227 年)三月率軍北駐漢中(今陝西省漢中市),準備北伐曹魏。可是後主劉禪庸愚懦弱,胸無大志,近佞遠賢,難以守成。這是諸葛亮最為憂慮的。為了開導劉禪,佈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勵眾志,所以寫了這個表。這篇《出師表》是他出師前向劉禪上的奏疏,篇名為後人所加。

《前出師表》出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後出師表》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註文中。裴注言:“此表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後人頗有穎此表為偽作者,但《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記諸葛恪(諸葛亮兄諸葛瑾之子)所說“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似指《後出師表》而言,又兩《出師表》言辭、情感非常一致,後表當不會為偽作。

表: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

岳飛書《出師表》

岳飛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雖出身軍伍,但文武雙全,能詩善詞,書法以行、草為主,傳世書跡,有《書謝眺詩》、《前後出師表》、《還我河山》等。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岳飛書法《還我河山》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岳飛書法《書謝眺詩》

據傳,岳飛書寫《出師表》事由,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飛路過南陽,謁武侯祠,岳飛在“跋”中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更深秉燭,細觀壁間昔賢所贊先生文祠、詩賦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覺淚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岳飛並識。”

《 出 師 表 》

——岳飛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除了南陽市武侯祠,全國各地武侯祠和岳飛紀念館都有《出師表》石刻。成都武侯祠進二門,長廊壁上,嵌有嶽代寫的前後《出師表》石刻。石碑共37塊,每塊高63釐米,寬58釐米,刻工精良。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不過,史籍上並無岳飛來南陽武侯祠題詞的記載,事實存在爭議。但是書法本身的藝術和人文價值不容忽視。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書法行氣十足,一氣呵成,字裡行間透露著雄渾與霸氣,典型的宋代寫意書風。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岳飛碑刻書法厚重激揚,字裡行間儼然筆墨的暢快淋漓,龍騰虎躍。那氣韻生動,章法嚴謹,剛勁不柔的行筆,自有一種淳正之氣,飽含英雄壯士的氣質!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古詩文名篇《出師表》賞析及岳飛書法版欣賞

Tags:出師表先帝諸葛亮劉備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