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唐詩“為文造情”,詩的功能和精神有巨大發展

由 治明探劇 發表于 人文2022-11-29

簡介如此,詩就離開了“為情造文”的功能——為了抒發情緒,或為了表達道理,或為了說故事,所以去創造一種相應的形式來予以配合

一行詩是指一節嗎

詩愈寫愈短,而且愈寫愈工整,使得詩的功能、精神有了巨大的反轉。這樣的詩當然完全不適合說故事,也很難記錄經驗來歷,甚至無法表達複雜的感情。

如此,詩就離開了“為情造文”的功能——為了抒發情緒,或為了表達道理,或為了說故事,所以去創造一種相應的形式來予以配合。例如像東漢時的《孔雀東南飛》,詩的長篇形制是為了配合苦命女子的哀怨故事而產生的。

唐詩“為文造情”,詩的功能和精神有巨大發展

將她的生命來歷娓娓道來,才能彰顯在婚姻中所受的委屈。故事為什麼要寫成詩?因為詩的內在聲音性使其好聽、容易記誦,讓人更願意聆聽、同情這個故事,也可以讓這個故事流傳更廣。

然而到了唐代的近體詩,格律如此嚴謹,那就不太可能有什麼感受、經驗、思想,更不要說故事剛好適合用這樣的形式來表現了。於是創作上的程式就必然倒過來了,變成“為文造情”,必須刻意去尋找適合這種嚴格形式的內容才能放進去。

唐詩“為文造情”,詩的功能和精神有巨大發展

要找什麼樣的內容呢?逐漸地近體詩在體裁的規範上有了相應的內容要求。我們可以用其他文化中短小形制文類的對比來掌握近體詩的特質。日本的詩歌傳統中,最短小的,是短到只能容納17個音,而且規定要按照“五—七—五”三段安排的俳句。稍微長一點的短歌,也只有37個音。這樣的詩怎麼寫?

基本上很像肖邦的《前奏曲》。肖邦創作《前奏曲》時,這個曲式已經存在了上百年,絕對不是新的,然而在此之前,前奏曲就真的是前奏,意思既然是前導,那麼一定有別的曲子跟在後面。巴赫寫的前奏曲,有時候後面接著賦格曲,有時候更是連上一串不同的舞曲,成為一套組曲。

唐詩“為文造情”,詩的功能和精神有巨大發展

但肖邦偏偏寫了24首前奏曲放在一起,每一首前奏後面都沒有其他樂曲。這太奇怪了,甚至是太不合道理了!然而,這就成了肖邦了不起的創造。他說這是個開頭,應該引領出後面的主體,但你只能聽到開頭。或說肖邦只負責給你開頭,後面的你可以自己去想象,你必須自己去想象。

俳句或短歌的精神也是如此。短短的內容,才開始就戛然而止,誘引讀詩的人好奇後面應該還要接什麼,還要有什麼變化或發展,但詩人不說了,留下很長的餘韻,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

然而中國的近體詩不是獨立的前奏曲,也不是俳句。即便是短到只有20個字的五言絕句,也要求應該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完整小宇宙,小而完足。這樣的要求還必須在嚴格的音韻規律中有限選字的條件下完成。西方詩學傳統中在音韻上最嚴格的當屬商籟體(sonnet),或譯作“十四行詩”。雖然大部分商籟體詩都只有十四行,但倒過來卻絕對不成立,並不是只要將詩寫成十四行就是商籟體。真正的關鍵在於商籟體的特殊“步韻”要求,一行詩總共有幾個音節,重音必須有幾個、放在什麼地方。那麼嚴格要求聲音,在篇幅上就至少有十四行,有比較大的鋪陳、揮灑空間。

Tags:前奏曲商籟體肖邦故事近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