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由 逗趣星娛 發表于 人文2021-12-14

簡介魏文侯執政時,師事卜子夏、田子方,以段幹木為友,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為將,西門豹為令,不斷開疆拓土,一躍而成為中原霸主

什麼人好士

在歷史上,魏文侯是以尊賢好士、任人唯賢聞名於世。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賢人段幹木聲名遠揚,魏文侯為此親自上門拜訪。可段幹木卻無心仕途,聽說魏文侯來了,竟然從家中後牆爬了出去,來個避而不見。見此情形,萬般無奈的魏文侯只能悶悶不樂地回去了。不過,此後每當魏文侯駕車經過段幹木家門口時,都會忽然站起來,憑軾向他致敬。

手下人問為什麼要這樣慎重,魏文侯答道:“段幹木是位賢人啊,他不趨炎附勢,心懷君子之道,隱居在窮巷之中,名聲卻傳到千里之外,我怎敢不憑軾致敬!幹木德行在上,我卻是威權在上;幹木富於義理,我卻富於錢財。威權不如德行尊貴,錢財卻不如義理高潔啊!”

此後,魏文侯又屢次請段幹木出山做國相,可還是被拒絕了。魏文侯不死心,又卑辭請求了好幾次,段幹木這才答應與他面談。在兩人交談之時,魏文侯緊張得連站累了都不敢坐下來休息!

如此畢恭畢敬,魏文侯求賢若渴的姿態已躍然紙上。

除了段幹木外,魏文侯還師從於卜子夏、田子方,經常向他們學習治國之術。

一次,魏文侯邀田子方共飲美酒,同時欣賞音樂。突然間,魏文侯聽出了異常:“鐘聲有些不協調吧?左邊音調有些高。”可這時,田子方卻莫名其妙地笑了起來。

魏文侯問:“為什麼笑?”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田子方迴應說:“下臣聽說,明理的國君喜歡治官之道,不明理的國君才會深研音樂。如今國君善於辨識音樂,下臣恐怕您治官就有些‘聾’了!”田子方之意,管理者的首要之務在於管人,而不是去幹涉具體的事。

聽了田子方這番話,魏文侯恍然大悟,馬上就認錯了:“對,謹聽您的教誨!”

正因魏文侯尊師重教,禮賢下士,列國人才紛紛湧向魏國,推動魏國走向了興盛。魏文侯執政時期,秦國曾想攻打魏國,卻被人勸阻了:“魏國國君禮遇賢人,世人盛讚其仁義,國內又上下齊心合力,這可不是入侵的時候。”

魏文侯尊賢好士,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足見魏國文教之盛!

不僅僅是重賢、好賢,魏文侯用人也有獨到之處。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魏文侯即位後,計劃吞併中山國,任命樂羊來作領軍主將。可中山雖然是小國,抵抗卻異常頑強。樂羊領軍攻打了許久,都沒能攻破中山城池。戰事長期僵持不下,魏國朝中頓時謠言四起,不斷有人上書詆譭樂羊。但魏文侯接到這些謗書後,卻一概置之不理。

三年後,樂羊終於攻破中山國,得勝而歸。在向魏文侯報告時,樂羊臉上不禁露出了驕色。魏文侯仍然不動聲色,命人將大臣三年來的謗書都呈了上來,展示給樂羊看。看過這些謗書後,樂羊不由得冷汗直冒,心悅誠服地下跪致謝:“攻破中山國,並非下臣功勞,而是國君之力啊!”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袁紹本是家世最好、實力也最為強大的軍閥,為人又以好賢而聞名於天下。可袁紹好賢卻不能用賢,結果在官渡被曹操擊敗後,就再也無力爭雄天下。對比袁紹,魏文侯不但好賢,還能切實用賢——除樂羊外,魏文侯還重用吳起經營河西之地,啟用西門豹來治理鄴,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魏文侯執政時,師事卜子夏、田子方,以段幹木為友,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為將,西門豹為令,不斷開疆拓土,一躍而成為中原霸主。

可惜,雖然魏文侯尊賢好士、求賢若渴,他的後裔卻差了一些火候。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魏文侯太子擊曾在朝歌(今河南淇縣)偶遇田子方,他急忙下車避讓並當眾行禮。可是,田子方卻倨傲地不予答禮。太子擊十分氣憤,馬上追上去質問:“是富貴者能傲慢待人還是貧賤者能傲慢待人?”田子方聽了,答道:“當然是貧賤者能傲慢待人了!諸侯們驕傲就會失國,大夫們驕傲就會喪家。貧賤之人如果與諸侯行為不合,意見不被採納,就立刻會轉投楚、越,像脫鞋一樣輕鬆,二者怎麼能放在一起比較呢?”

聽完這番話,太子擊滿臉不高興地走開了。

雖然太子擊不敢再冒犯田子方,但由此可看出他的心胸已遠不如魏文侯開闊了。

也就是在魏武侯時期,為魏國抵禦強秦立下汗馬功勞的吳起,就遭到公室猜忌,被迫出走楚國。後來,吳起在楚悼王支援下進行變法,讓楚國興盛一時。魏武侯死後,兒子魏惠王繼位為君。魏惠王執政期間,魏國又有多位人才流失:衛鞅出走秦國,在秦孝公力挺下,助力秦國變法圖強;孫臏受龐涓迫害,克服重重困難出走齊國,成為齊軍征戰天下的重要軍事參謀。人才嚴重流失的魏國,在魏惠王時滑向了下坡路:在東部,先後遭遇馬陵與桂陵之敗,被齊國全面壓制;在西部,受盡秦國欺壓,喪失了河西大片土地。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秦、齊二國先後崛起,宣告魏國稱霸正式終結。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秦、齊二國之所以能壓制魏國,都是依靠往日在魏國出仕的人才。

為什麼魏文侯時期海納百川的魏國,在魏文侯去世後卻成了人才流失最快的國家?僅僅是因為魏武侯、魏惠王不能再求賢若渴、尊賢好士嗎?

其實,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不在於魏武侯與魏惠王,恰恰是在於求賢若渴的魏文侯。

《呂氏春秋·慎大覽》記下了魏文侯鮮為人知的另一個故事。魏文侯與段幹木交談之時,站累了也不敢坐下來休息。與段幹木談完後回到朝中,魏文侯馬上接見了上卿翟璜。因為與段幹木談話站得太久腿有些酸脹,見翟璜時魏文侯直接蹲坐下來,然後再開口說話。見此情形,翟璜很不高興,覺得自己被輕視了。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魏文侯看了出來,說:“段幹木這個人,給他官做不肯,給他爵祿不受。現在你想當官,就給了相位;想要爵祿就給了上卿。你既然已接受了爵祿卻還要讓我禮敬你,這恐怕很難吧?”

賢士不受魏文侯籠絡,魏文侯對他恭恭敬敬;一旦賢士接受了爵祿,進入魏國朝廷,魏文侯的態度就大為改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招攬人才,不過是項交易:人才接受爵祿以後,無論他貢獻再大,在管理者眼中都是投資應有的回報。正因如此,管理者對人才的尊重程度也就大大下降。人才,無論是誰、地位多高、貢獻多大,接受了爵祿就相當於賣身給魏國,聽從國君使喚都是理所應當之事。魏文侯怠慢翟璜,魏武侯懷疑吳起,魏惠王無視商鞅和孫臏,根源上都秉持這樣的觀念。

但實際上,如此對待人才的態度就是“葉公好龍”:對不受籠絡的賢人畢恭畢敬,卻倨傲對待手下卿相,怎麼可能讓大臣心服口服?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需要層次的最頂端是尊重和自我實現。高階人才,往往低層次需要都已得到滿足,渴望達成更高層次的需要。而人的高層次需要,光是高薪厚祿已不足以滿足,還需管理者對人才有足夠的尊重和充分的信任。只有這樣,人才才能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沒有管理層的尊重和信任,人才就是在帶著鐐銬跳舞。

在幫魏國攻破中山後,樂羊就被長期賦閒,默默無聞一直到老。如果魏文侯能繼續啟用樂羊,難道他不能為魏國做出更大貢獻?閒置名將,簡直就是巨大的人才浪費!可魏文侯卻絲毫不以為過。這一方面是他認為樂羊吃兒子肉太過殘忍,不宜重用;另一方面是他認為樂羊既然接受了俸祿,自然魏國就擁有對他的處置權。賦閒雖然浪費了樂羊才幹,但浪費也是魏國之事,關他人何事?

可對樂羊本人來說,賦閒在家是他心甘情願嗎?樂羊本人難道不想創出更大事業嗎?

吳起出走後,在楚悼王支援下變法,力助楚國二度崛起;衛鞅出走後,在秦孝公支援下變法,為秦國富強奠定了紮實基礎;孫臏出走後,被田忌收留,成為魏國兩敗於齊的關鍵軍師;……。吳起、商鞅、孫臏在他國大放異彩的經歷,充分證明魏國已無法令人才都人盡其才了。

吳起等人為什麼要出走?

除了孫臏外,或許吳起和衛鞅更擔心步樂羊後塵、浪費了自身才幹吧?為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吳起、商鞅等人才不得不逃離了魏國!

所以,侷限於滿足人才低層次需求,漠視人才高層次需求的達成,對人才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功利性態度,才是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而這種功利性的用人風格,恰恰是源自於魏文侯執政時,後世魏武侯、魏惠王不過是在照貓畫虎。

魏文侯尊賢好士?不過是“葉公好龍”!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魏國功利性的用人風格,直到今天依然屢見不鮮。許多企業在對外宣傳時,都誇耀自己是如何如何重視人才;可人才進入企業後,卻往往是“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畜生使”;人才長年累月工作積勞成疾、體力與精力都大不如前時,企業又毫不猶豫地將其裁員——美其名曰“不養閒人”。

用人比魏國還功利的眾多現代企業,還能長期吸引人才嗎?

歷史上的魏國,正是前車之鑑!

Tags:魏文侯魏國段幹木樂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