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錢穆先生:何謂“先秦”、“諸子”、“百家”?

由 九州新儒家 發表于 人文2021-07-05

簡介“先秦”二字,依字義應是秦以前,但從前講歷史,必言上古唐、虞,以及夏、商、週三代,再分西周、東周,東周又分春秋、戰國,為何近代人卻提出“先秦”二字

先秦文化的主體是什麼

錢穆先生:何謂“先秦”、“諸子”、“百家”?

編者按:

今人頗有言“先秦諸子百家”者,然其內涵所至,或不甚明瞭,在錢先生的《講堂遺錄》中有對此類術語的解讀,特此摘錄,以饗讀者。題目為編者所加。

何謂“先秦”

這次講演題目是“先秦文化”。“先秦”二字,依字義應是秦以前,但從前講歷史,必言上古唐、虞,以及夏、商、週三代,再分西周、東周,東周又分春秋、戰國,為何近代人卻提出“先秦”二字?原來此二字通常用來講諸子。

諸子起在戰國時期,最先則由春秋末期開始,即如儒家之必尊孔子便是。但前人則同尊老子、孔子,均以為乃春秋時人,若講戰國諸子,則孔、老二人不在內。但不能不提此二人,乃統稱之曰“先秦諸子”。

依舊觀點,先秦諸子自老子始。依新觀點,諸子應肇始於儒家之孔子。但仍不說戰國諸子,而必稱先秦諸子。因此,講思想史或學術史,宜可把先秦劃作一時期。但若講文化史,則整個古代,不能劃分先秦一期為代表。

我今且講先秦時代之學術思想。此亦文化史中一部分。而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正是重要的一部分。但若講古代藝術,則應更往前講,先秦已屬不重要。

若講古代文學,則應自《詩經》講起。《詩經》主要時代在西周,而下及春秋,不能稱之為先秦。可知“先秦”二字不宜隨便使用,更不應以此二字來代替上古三代。講秦以前中國文化,至少尚可遠溯二千年之久,而且其重要性,則更超於秦後之二千年。

何謂“諸子”

今且講“先秦諸子”之“子”字。古代封建時期,貴族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列國諸侯或為公,或為子或男。至春秋後期,大夫亦稱“子”,此已是一種僭稱。

孔子曾任魯司寇,地位高在一般大夫之上。大夫可分兩級:一為“卿”,地位較高。一為“大夫”,地位較低。但可同稱為“大夫”,猶如公、侯、伯、子、男皆可同稱為“諸侯”。孔子為魯司寇,為時雖甚短,但其弟子卻習稱孔子為“子”。因當時大夫例得稱子之故。

再後則學生稱其師皆為子,如墨家稱其師為“子墨子”。墨子二字,已隨孔子而成為當時之通稱。上面再加一“子”字,乃是稱其師。此後遂簡稱孟子、莊子。故弟子尊師稱子,凡有三變。

首如孔子,僅稱子。後如子墨子、子宋子。又後如孟子、莊子。若把老子放孔子之前,此項稱呼之演變,便說不明白。又後乃以“子”為“男子”之通稱,其實以前甚不然。

何謂“百家”

再論百家之“家”字。《漢書·藝文志》分儒、墨、道、法、名、陰陽、縱橫、農、雜、小說,稱“九流十家”。漢書·藝文志》乃根據西漢劉向、歆父子校禁中群書,撰《七略》而作此分類。

何謂“九流”?流,如一水之流。如今之稱“門類”。同在一水,即同成一流。同在一門,即同歸一類。故《漢志》每敘一家,必稱“某家者流”。“小說”家分流社會,可以不專門覓師,故與其他九流自成分別。此為劉氏父子之分法。以前人並不如此分。

如太史公父司馬談,將戰國學者分為儒、墨、道、法、名、陰陽六家,撰有《六家要旨》。但在戰國先期,則僅分儒、墨兩家。《韓非子·顯學篇》,即以儒、墨為“顯學”。此等分法孰當、孰不當,此刻暫不論。

今所欲討論者,乃此“家”字,如“一家之言”等,此“家”字在開始使用時,其涵義究如何?加以說明,實甚有關係。

劉向、歆父子將從古全部學術分為《七略》。“略”即類義,七略即猶言學術之七大類或七分野。其第一類稱《六藝略》,第二類即為《諸子略》。在《諸子略》中則又分九流十家。

《諸子略》,《漢志》稱之為“百家之言”,而《六藝略》,《漢志》則稱之為“王官之學”。可見當時本以“百家”與 “王官”為學術之分野,“家”與“官”從字義均從“宀”,“宀”象居屋。

若是一衙門,作為政府辦公用者,即稱為“官”。若供私人居住,則稱為“家”。可知官有“公”義,家有“私”義。百官必統於一尊。官家辦公衙門之地位最高者為“王”,王乃天下百家之唯一領導,一切官皆當隸屬於王,故稱“王官”。家則各自有主,社會私人各有自由,不相統率,故稱“百家”,亦稱私家。

若“官”字與“家”字,得其正解,可知古代學術應有公的王官學與私的百家言。這一分別,卻極重要。

選自錢穆先生《講堂遺錄》之《先秦學術思想》

Tags:先秦諸子孔子百家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