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五禮通考》:一份禮儀之邦的文獻證明

由 新華網客戶端 發表于 人文2021-07-02

簡介”從2004年開始點校到2020年正式出版,16年來,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方向東、王鍔兩位學者傾注心血所做的,就是讓《五禮通考》這部重要的、沉甸甸的古籍“活起來”,為人們開啟一座中華禮樂文明的資料寶庫

文獻通考是什麼意思

《五禮通考》:一份禮儀之邦的文獻證明

中華書局近日出版的整理本《五禮通考》(資料圖片)

“洪武元年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先期,皇帝散齋四日,致齋三日。前祀二日,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省牲器……”這是公元1368年的一場天壇祭天儀式,時隔600多年,這場祭天儀式的種種細節仍然有跡可循,翻開近日出版的點校本《五禮通考》,這一場儀式有著一千多字的記錄,我們看到冬至這一天,南京明代天壇裡奏起了《中和》之曲,一場隆重的儀式正在開啟:陳設祭品、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整個儀式有著嚴密的流程。

清代成書的《五禮通考》被稱為“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百科全書”,12月19日,中華書局年度好書評選現場,點校本《五禮通考》被多位文史專家點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過常寶說:“清代的《五禮通考》是我國禮學名著,對中華禮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系統性總結梳理,南京師範大學的兩位學者此次能夠整理點校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對我們的學術研究非常有益。”

從2004年開始點校到2020年正式出版,16年來,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方向東、王鍔兩位學者傾注心血所做的,就是讓《五禮通考》這部重要的、沉甸甸的古籍“活起來”,為人們開啟一座中華禮樂文明的資料寶庫。

“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幾千年的禮樂文明,我們拿什麼來證明呢?《五禮通考》就是一份文獻證明。”方向東說。

為何清代的《五禮通考》到今天才出點校本

“難”——在記者向多位文史學者提出“為何清代的《五禮通考》到今天才出點校本”這個問題後,學者們都認為禮學古籍整理研究頗有難度。

“禮,一直在經部裡是最難的。”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說。王鍔則表示,全國研究禮學的學者只有數十人,到目前為止,通看過《五禮通考》這部書的人更少。

“《五禮通考》把先秦到清朝的禮儀制度‘一網打盡’,中華禮樂文明體現在哪裡?就在這本書裡記載著。”據王鍔介紹,《五禮通考》是清代學者秦蕙田在錢大昕、戴震、王鳴盛等學者的幫助下,歷時38年,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編纂完成的一部禮學總集,收錄先秦至明代中國古代禮儀制度的演變,全書以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凶禮五大類分類編排。這項前無古人的工作,曾被曾國藩評價“舉天下古今幽明萬事,而一經之以禮,可謂體大而思精矣。”

《五禮通考》正文262卷,字數多達600萬字,這樣的體量,一天看一萬字的話,也要看上兩年。從2004年開始,南京師範大學禮學專家方向東、王鍔開始點校整理《五禮通考》,這項許多專家都“望而生畏”的事業,兩位學者做了16年。

啃下《五禮通考》這根“硬骨頭”有多難,從點校的三項工作裡可見一斑。

第一項工作是為古籍加標點、分段。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事實上,一天點校一萬字常常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古籍難讀,禮書尤其難讀”,王鍔說,《五禮通考》中有一段文字涉及青海少數民族地區的地名,他查閱對照了許多材料,花了一個星期,才把一百多字的古文斷開。

第二項工作是校勘,改正底本的錯誤。這是一項給古籍“挑錯”的工作。《五禮通考》有六個版本,此次整理,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同時利用味經窩本、乾隆本、光緒本進行對校,不斷訂正底本訛誤,補缺改正,寫校勘記說明依據。王鍔說,“一部《五禮通考》裡引到幾百種古籍,我們能做的,是透過我們的工作儘量讓這套書的錯誤降到最低。”

第三項工作是對《五禮通考》徵引的《十三經注疏》《二十二史》《通典》《文獻通考》等資料,進行核對,訂正謬誤。整理結束後,撰寫整理前言,修正凡例,書尾附錄有關序跋,為讀者研讀提供便利。這些工作還沒完,在把成稿交給出版社後,再度修改、校對清樣,又花了五六年時間。

“這部書,在沒有點校之前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即使能看到,也要求有紮實的古漢語基礎和禮學功底才能讀懂。”王鍔說,經過點校整理後,有一定古文基礎和禮學知識的人就可以閱讀了。

從深藏圖書館走向大眾出版,一座沉睡的中華禮樂文明寶庫,已被緩緩開啟。

《五禮通考》點校出版有何現實意義

電視劇《羋月傳》裡有這樣一句臺詞:“眼下我已經開始學三禮了”。這裡的“三禮”指的是《儀禮》《周禮》《禮記》,它們被稱為中華禮樂文明的源頭。但事實上,在羋月所在的時代,《禮記》尚未編纂完成,更不用說“三禮”的這個稱呼,是東漢末年才出現的稱謂。

“歷史題材影視劇裡的錯誤太多了。”方向東感嘆。“比如古代的‘拱手禮’也有一定的儀式。平時行禮,男的要把左手抱在右手上,女的要把右手抱在左手上。迎接賓客時,進門時主人從右邊走,客人從左邊走,每到拐彎處都要行拱手禮。禮讓對方先行,《儀禮》中的‘三揖、三讓’說的就是這些儀式。這些細節,如果沒有紮紮實實地去研究古代的文獻,是很難理解到位的。”方向東說,《五禮通考》中記錄了歷朝歷代各個時期的禮儀制度和禮節儀式,參考這套書,可以很好地避免一些錯誤。

王鍔介紹,吉、兇、賓、軍、嘉這五禮中,吉禮主要是祭祀典禮,賓禮是古代天子和諸侯接待賓客的禮節,軍禮是軍中儀禮。而嘉禮和凶禮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嘉禮主要指飲宴婚冠、節慶活動方面的禮儀。凶禮包括與兇喪有關的禮儀,還有與災難有關的荒禮、救災禮等。

系統整理研究《五禮通考》後,兩位禮學學者對禮樂文明與當代生活產生了更多的思考。他們認為,禮儀仍然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只是有些禮儀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曲解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勸酒和勸食。

方向東說,古人制定禮儀考慮得非常細緻,很多禮儀的形成是源於對人的心理的關照。“勸食”作為一種禮節行為,是因為古代物質匱乏,主人宴請時考慮到客人出於謙讓、拘束等心理,會吃不飽,因而主人便禮貌性地勸酒、勸食,是關照他人心理的行為。但現在的勸酒在很多地方變成了“灌酒”的陋習,這就完全曲解了這種禮儀的本質,從關照、禮讓他人變成了強迫他人。在古禮中,古人勸酒但不許喝醉後胡作非為,孔子也說“唯酒無量,不及亂”。

“搞古籍整理要不辜負古人、不辜負自己、不辜負讀者。”方向東說,整理《五禮通考》對我們後人的一大啟示是,應該更好地繼承、延續我們的禮樂文明。

今天,我們該如何繼承禮樂文明

“以前我們認為禮儀是‘繁文縟節’,是因為我們沒有很好地理解這些禮制背後的文明。”方向東認為,古代很多儀式不只是形式,其背後有很多意義。禮樂文明的實質,是透過禮儀制度,用一些禮節儀式來貫徹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道德觀念。不過,只講形式的禮讓也會出現副作用,會帶來拘謹和束縛。方向東補充道。

方向東認為,除了我國,日本、韓國這些“儒家文化圈”的國家仍保留了許多古代禮儀,比如,韓國人每年大年三十還要祭祖,寫長長的祭文,這就是《論語》中說的“慎終追遠”,很多古禮,都是從中國傳播過去的。

“古之所謂禮,其範圍之廣,與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過之而無不及。”王鍔說,古代的禮,本指祭祀鬼神之事,隨社會發展,禮的範圍初步擴大,由祭祀之禮演化為人倫之各種規範,包括治國平天下的各種典章制度,這些在《五禮通考》中都有收錄。《五禮通考》對中國禮學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把天文、地理、曆法、音樂等都納入了“禮”的範圍。

雖然《五禮通考》中的很多禮儀形式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社會了,但方向東認為,禮的內涵並沒有改變,比如“禮以變為敬”,禮讓的深層次的內涵就是和諧和互相尊重。“今天,對於禮樂文明的傳統,我們要創新性繼承、創造性發展。”王鍔認為,只講形式而沒有禮義的禮,行之不遠,禮也要與時俱進,“禮,時為大”,就是這個意思。

“正因為整理了這一套書,我認為這是一套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創新型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王鍔說,《五禮通考》是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安邦的智囊,是一座中華禮樂文明的資料寶庫。(記者 陳雪)

Tags:五禮通考王鍔禮儀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