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對不同階段修證智慧的印證,流傳在南傳佛教的“十六觀智”

由 名偵探七瀨美雪 發表于 人文2021-07-01

簡介10、審察隨觀智修行者觀察到一切身心現象的生滅極端地分明,心極端地專注在觀察目標,所以他感覺到非常的平靜安祥

十六觀智是什麼

“十六觀智”的概念出自於南傳佛教覺音尊者的著作《清淨道論》,在以北傳佛教為主的我國,可能很少有人聽說過,但在南傳佛教國家裡,卻是幾乎人人皆知,人人都要學的一個重要的修證次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哪怕是不同宗派的佛教行者也可以瞭解一下十六觀智的概念是什麼,增長一下自己對於佛法聞思修方面的收穫。

佛學是智慧之學,無論什麼修行法門,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洞察世間真相的智慧。南傳佛教認為,如果按照正確的方法努力修行內觀法門,那麼內觀智慧就會次第生起,這種智慧可以分為十六個階段。

對不同階段修證智慧的印證,流傳在南傳佛教的“十六觀智”

1、名色分別智

佛法的修學過程中,戒定慧三者密不可分,修行人應該認真遵守戒律,以達到“戒清淨”。然後持戒持續一段時間之後,藉由修定或修觀等方式達到“心清淨”。上述兩種清淨是繼續修行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繼續精進的話,禪修者將會達到一種智慧境界,能夠分辨身體現象與心理現象的差別,這種智慧就是名色分別智,是第一觀智。這種智慧能夠令修行者從有“人、我、眾生”這種錯誤見解當中清淨出來,所以這個時候也就是達到了“見清淨”。此時他沒有“人、我、眾生”這種錯誤之見,但是他只是暫時去除“我見”,還不是完全拔除“我見”,唯有當他證到初果須陀洹時,他才完全拔除了“我見”。

2、緣攝受智

隨著繼續精進修行,定力更深,內觀力更敏銳,修行者就會了悟因果法則,可以觀照得到名、色法個別的生起因緣。這種了悟使修行者去除疑惑,去除對於過去、現在、未來有沒有“我”存在的這種疑惑。他非常清楚地看見到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人、我、眾生”,真正存在的只有因和果。這種了悟因緣或緣起法則的智慧就是第二觀智,而此時也是達到了“度疑清淨”。

3、三相思惟智

然後在繼續精進修行之後,修行者就能夠了悟到身心現象的三項共同性質,也就是無常、苦、無我。隨著定力加深,修行人能夠觀察到身心現象的生滅,所以他判斷一切身心現象是無常。因為是無常,所以就是苦,是受到剎那剎那生滅壓迫的這種行苦。既然是無常,是苦,所以就是無我,這時候他就達到了第三觀智,這一個觀智慧幫助我們斷除對五蘊的執著。

對不同階段修證智慧的印證,流傳在南傳佛教的“十六觀智”

4、生滅隨觀智

此智是體會身心的生滅並且相續的感覺,在這個階段修行者可以見到身心同時生滅,身心現象一生起他就觀,一觀就迅速滅掉,這是觀察身心現象迅速生滅的智慧。此智有助於告訴修行者修行正確與否,如果修行正確可以導向涅槃。

5、崩壞隨觀智

持續觀照下去的話,修行者可以覺知到名、色法的壞滅。他不但感覺不到身體形狀,而且連知道的心也消失掉,這時達到第五觀智,此智也叫作“壞滅隨觀智”(bhagānupassanā-āa),了悟到一切身心現象壞滅的現象,因為它們不斷地消失,消失。

6、怖畏現起智

在觀察到沒有任何現象能夠持續,一切都在消失當中,修行者會感覺到恐怖,一切現象是可畏懼的,這是第六觀智,即是生起對諸行法的怖畏。有些修行者他會感覺到恐怖並且好像在害怕某一件事情一樣,但是問他害怕什麼,他也找不到他之所以害怕的原因,他沒有任何理由害怕,事實上他所害怕的就是一切身心現象不斷地消滅,消滅。

7、過患隨觀智

在達到第六觀智之後,修行者會感覺到悲哀,因為沒有什麼是可以貪愛執著的。有時候他感覺想家,事實上他並不是真的在想家,但是他感覺到想家,他對一切身心現象都感到悲哀,這是第七觀智,是觀照色法的過患與危厄。

對不同階段修證智慧的印證,流傳在南傳佛教的“十六觀智”

8、厭離隨觀智

然後當修行者繼續觀察身心現象,他會感覺到厭倦,一點快樂也沒有,因為他觀察到一切現象迅速在消滅,消滅,他感覺好像自己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安住,沒有地方可以生活,沒有地方可以去。假如他在修行內觀之前非常喜歡看電影,然後當他修行到這一個階段的時候,即使別人強迫他去看電影他也不會去,這種智慧即是第八觀智,是對諸行法的厭離。

9、欲解脫智

修行者對一切不斷消失的身心現象感覺到厭倦,但是這時候如果讓他休息一下不必繼續修行,他也不願意這麼做。從第七觀智體會到身心的危險和過患,從第八觀智生起了厭離,現在修行者對於身心已經充滿了一種求解脫的樂欲;就像被關在監牢裡的人,無時無刻都想逃跑一樣。第六、七、八觀智是相關聯的,怖畏現起智引發過患隨觀智,而再由過患隨觀智引發厭離隨觀智——然後產生欲求解脫智。此智是欲解脫出離於一切行,欲求解脫可以導致對修行更精進而求證涅槃。

欲解脫智

由於欲求身心解脫的結果,激發修行者想找出一條解脫的路——但還不知道怎麼做,只是體會到身心中的三法印,而生起一種強烈欲求脫離身心的感覺。在此階段,修行者比前幾個觀智更常見三法印,因為見到身心的無常、苦、無我,就引發想要滅苦的強烈欲求。這個階段是審察前面的六智,它其實也是一種三相思惟智。

10、審察隨觀智

修行者觀察到一切身心現象的生滅極端地分明,心極端地專注在觀察目標,所以他感覺到非常的平靜安祥。他這時候的心既不痛苦也不快樂,心境非常平靜穩定,觀察一切身心現象的生滅極為迅速。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內觀境界,叫作“行舍智”,是舍離諸行的智。

對不同階段修證智慧的印證,流傳在南傳佛教的“十六觀智”

11、行舍智

隨順智是世間範圍的最後一智——世間範圍亦即以身心為所緣。從現在起涅槃成為心的所緣。此智是隨順於前面的八智及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以行道而得其道果。

12、隨順智

此智是超越凡夫種姓的智。前一個階段觀智的心和所緣都還屬於世間,而此智不同於前面其它觀智的地方是此智以涅槃為所緣,即出世間。雖然此時不再以身心為所緣,但此智尚未完全達到出世間。在此觀智中,心的智慧使修行者從凡夫轉變成聖者,這是在生死中,心第一次以涅槃為所緣,雖然是以涅槃為所緣,但此智還無法完全斷惑。

13、種姓智

種姓智是凡夫和聖者的界線,再進一步就從凡夫進入到聖者的境界。當修行者越過這一個界線的時候,他感覺到好像一下子落入某一種身心狀況,這時候就是“道智”,這是第十四層智慧。經上說,道智是以涅槃作為觀察的目標。是走向四位聖者的道,道心第一次生起時稱為須陀洹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又會生起三次。修行者第一次成為聖者,他不會再墮於四惡趣中了。共有四個出世間智: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

14、四道智

果心總是緊隨著著道心而來,果心是從道心而生的出世間果,這是第十五層的智慧,是產生四位聖者的果智。果位共有四種,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15、四果智

達到果智之後,修行者開始回顧自己修行的過程,並且回顧自己是否已經滅除了煩惱,是否已經達到苦的止息,於是他能夠了知這些情況,這就是第十六觀智,是審察自己剩餘的煩惱,並用擇法去斷除這些煩惱的智慧,又名為“返照智”。

Tags:修行者身心觀智修行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