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禪修之調心,即如何調伏內心紛亂的思想。

由 大乘禪師 發表于 人文2021-06-28

簡介網路配圖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我們在學習禪修靜坐中還最易發生兩種現象,一種是初坐時,心中浮躁散亂,無法堅持,內心搖擺不定

何為調伏自心

我們禪修靜坐的目的不僅僅是在於促使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還是在於我們妄心的調伏。妄心調伏則智慧明朗,我們身體上的健康,只能算是禪修靜坐過程中的附屬。

禪修之調心,即如何調伏內心紛亂的思想。

網路配圖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我們的思想是紛紜雜亂,最難以控制的。那麼我們禪修靜坐時,該如何去調伏呢?關於調心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繫心一處法。在我們的意識界裡,就好像是一個舞臺,各個念頭就像演員一樣,來來去去,時而停留在舞臺中央,時而隱沒在舞臺後,沒有片刻的停止。所以讓我們不起妄念是極為困難的。根據心理學上的研究表明,當我們把自己的心中意念集中在某一點時,那麼這一個點就會無限放大,這樣我們就很難升起其它的念頭,其它的念頭就會自然的隱藏在我們意識的深處了。因此,我們在禪修靜坐中,能夠注意於某一點,那麼妄念便會漸漸消除。繫心一處法就是放下一切雜念,專心觀想臍間和鼻端,這樣因心有所緣,循序漸進,便不再胡思亂想。這個方法就像是我們把動物用鐵鏈子栓住一樣,讓它們無法逃離一樣。

禪修之調心,即如何調伏內心紛亂的思想。

網路配圖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我們在學習禪修靜坐中還最易發生兩種現象,一種是初坐時,心中浮躁散亂,無法堅持,內心搖擺不定。第二種是靜坐稍微久一點,妄念開始較少時,心就開始昏沉,容易瞌睡。我們禪修靜坐時注意臍間的方法,不但可以對治散亂浮動,還能有強身健體,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根據生理上的定律,我們心念專注在什麼地方,那麼我們體內的血液也必定集中在什麼地方,繫心於臍間和臍下,能使血液下降,這必然有治病健身的作用。至於對治昏沉的辦法,最好是注意鼻端,使我們的心念向上,就會使精神振作,並且有助於調息。通常情況下,在晚上靜座時,由於我們日間工作繁忙,容易有昏沉現象,如果是早晨靜坐,昏沉便不會發生。

禪修之調心,即如何調伏內心紛亂的思想。

網路配圖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二、反照內觀法。心繫一處法,是集中無數妄念歸於一處,使我們內心不會信馬由韁,鬆散不定,這種方法一種較淺的對治內心浮沉的止心辦法。實際上這種方法,我們內心既然有著落,仍舊是不離攀緣妄想,也就不是究竟的安靜。因此我們能夠做到心繫一處的時候,必須捨棄這種方法,更進一步的由淺入深,用內觀的方法。這種內觀的方法,也叫內視術,我們平常雙眼看到的都是身外的物體,當我們靜坐的時候,先放下身心的一切萬緣,將雙眼輕輕閉合,向內細細返看自己的念頭。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覺我們心頭的妄念來來往往,生滅不停。對於這些妄念,我們既不要去攀緣它,也不要有意識的去遣除它,我們只要明白這些念頭本來就是空寂的,耐心靜靜觀照即可。我們念頭一起就返照它,這個念頭會消失,再起一個念頭再返照,念頭又消失。就這樣念念升起,念念返照,便會念念空盡。這就是正本清源的調心方法。

禪修之調心,即如何調伏內心紛亂的思想。

網路配圖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我們初學禪修靜坐的人,往往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不學禪修靜坐,妄念還比較少,一學以後,反而妄念很多。這是極其不正確的,要知道我們的念頭忽生忽滅,本來很多,不過平時在動亂的工作生活之中,不易察覺罷了。一旦開始學習禪修靜坐之後,方能把一些我們不在意的念頭都看清了。這就好比,我們室內雖有灰塵在空中飛舞,我們卻看不見,一旦有陽光從門窗投入到室內,那些飛舞塵埃,我們都能清晰明見。所以能夠察覺妄念多,正是自覺的第一步,我們只要守住內心不亂想,用堅定不移的毅力,精進勤奮的練習觀照功夫,到一定的時間,妄念便能自然銷落,從而讓我們達到心意寂然的境地。這種觀照功夫,我們在禪修靜坐中能夠練習純熟,漸漸的便能運用在平常生活之中,時刻用心,凜然覺照,做到不靜坐,也能有靜坐的時候,那種心志靜定,這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END——

禪修之調心,即如何調伏內心紛亂的思想。

網路配圖 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

佛教是一個博大精深、紛繁複雜的世界,如果你對佛教感興趣或者喜歡,請點選上方關注。護持正法,歡迎收藏、轉發。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文章資料來源相關文獻或網路

湖北監利縣萬佛寺

雲門宗第十六代弟子大乘禪師

Tags:靜坐我們妄念禪修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