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清平樂》中提到的孝和禮,源於這兩部著作,盡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由 讀書話生活 發表于 人文2021-06-24

簡介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孝經》所宣揚的“孝”的觀點不免有些誇大和含有維持統治意義,甚至中華民族的孝文化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也難免走歪路,讓許多人和家庭誤入“愚孝”的歧途,比如《孔雀東南飛》中講述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愚孝”:焦仲卿的妻子賢惠能

而德教加於百姓什麼意思

文/讀書話生活

隨著電視劇《清平樂》的開播,宋代年間的歷史文化故事一幕幕重新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更有歷史文學名人如晏殊、歐陽修、范仲淹一個個登場。而我,關注到的是經常被君臣隻言片語間提及的兩個字——孝和禮。

宋朝是我國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相比於它那實力強悍的前輩或者後輩,似乎看起來顯得有那麼些“柔弱”,甚至在當時,儘管宋朝經濟繁榮,卻仍是被周圍的“虎狼”時刻盯著。

“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遂罷兵。”清代詩人查慎行的這首《詠史》寫的正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因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舉結束華夏民族的黑暗動盪。宋朝建立後,趙匡胤偃武修文,對文化高度重視,對文人也極其重視。學者陳寅格曾說:“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確,我們中華民族崇尚的仁愛、忠孝、禮儀、和平、天道自然等,在宋朝全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清平樂》中提到的孝和禮,源於這兩部著作,盡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宋仁宗趙禎

那麼,在《清平樂》所展示的宋朝生活中,那些被君臣提及的孝和禮儀文化都來自哪裡呢?

《孝經》孔子

幼年的趙禎皇帝在私自探望生母卻被老師晏殊阻攔而不得見時,曾氣憤地引用這句話來反問晏殊: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自己作為天子,連對親人應盡的孝都無法做到,又怎麼在萬民面前樹立德君德形象呢?

這句話出自《孝經·天子章第二》,原文是: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能夠愛護自己父母的人,就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能夠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以愛戴恭敬的心去盡心盡力侍奉雙親,這樣的德行就會教化天下的黎民百姓,使得他們紛紛遵守並效仿,孝心和孝行遍佈四海。這就是天子的孝道。

對於普通人而言,自己的孝僅僅只是對於自己的父母長輩,甚至沒有法律或者輿論的強力約束;而天子則不同,既受命於人民掌管天下,一言一行都時刻展現在平民大臣的面前,必須時刻以身作則,才能樹立良好的形象,政權和威信才能穩固。從我們的歷史可以看出,德行兼備的君王才能獲得民心,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永存”,暴君的王朝永遠都是短暫的。我們今天的黨和政府以及名人都是如此,靠人民而立足就必須時刻表率,一失足往往就是萬劫不復。

中國的孝文化自古長久存在,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孝文化,而中國的社會,植根於孝道之上,行事均依孝道而為,這也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古希臘、羅馬、印度文明的區別之一。“孝”大約源於周朝,初始的意思本指尊敬祖宗、不忘本以及生兒育女、延續生命,後來到孔子時期,“孝”從宗教和哲學意義轉化為盡心侍奉父母的純粹倫理意義,從宗族道德轉化為家庭道德,由此也就形成了《孝經》。

《清平樂》中提到的孝和禮,源於這兩部著作,盡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孝經》肯定了“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是諸德之本: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並認為“孝”無所不能,能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它主張把“孝”貫穿於人的一切行為當中: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是孝之始;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

是孝之終。它認為"孝"要

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孝經》還將“孝”分為幾種:

天子之"孝"要求

愛敬盡於其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

諸侯之"孝"要求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卿大夫之"孝"要求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士階層的"孝"要求

忠順事上,保祿位,守祭祀;

庶人之"孝"要求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孝經》所宣揚的“孝”的觀點不免有些誇大和含有維持統治意義,甚至中華民族的孝文化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也難免走歪路,讓許多人和家庭誤入“愚孝”的歧途

,比如《孔雀東南飛》中講述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愚孝”:焦仲卿的妻子賢惠能幹,但他的母親十分不喜歡,處處挑剔,並要逐出家門,焦仲卿雖然對妻子感情非常深厚,但礙於孝道,不敢違逆母親。妻子不堪受辱投河而死,焦仲卿為了殉情也上吊自盡。還有舊時代婚姻男女所必須遵從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等,都是將“孝”當成一道束縛人心的枷鎖來禁錮思想,使得子女對父母原本應盡的“孝”的含義變得畸形,這是我們應當摒棄的。

然而在思想文明日趨開放的今天,孝道也逐漸淡出了很多人的內心,甚至不知“孝”為何物,更不用說什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了,這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呱呱墜地到獨自行走於社會,父母日夜陪伴三年,養育照顧二十餘年,而當他們老去的時候,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無法照顧自己,需要子女反過來去照顧他們,這是報父母前二十多年的恩情,是天經地義的。

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古人尚有守孝三年的禮儀,而現今人所需做的,僅僅只是那首《常回家看看》所唱的那幾件事:帶著孩子回家看看,說說笑笑,洗洗刷刷,團團圓圓,就夠了。

《詩經》

《清平樂》中范仲淹被派往應天書院任職時在書院的門口被一群孩子嘲笑,原因是他急著趕路,一身衣服顯得有些破爛,不修邊幅。那群孩子甚至朗誦起了一首詩來嘲笑他不注重禮儀: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這首《相鼠》出自《詩經》,詩的意思是說看老鼠都有皮,做人怎能沒禮儀!做人不守禮儀,不去死還幹什麼?看老鼠都有牙齒,人卻不知廉恥,人若不知廉恥,不去死還等什麼?看老鼠都有肢體,人卻沒有禮教,人若沒有禮教,為什麼還不快死?明面上是描寫老鼠,其實是人民痛恨統治者用虛偽的禮儀來欺騙他們,將之比喻為鼠。這首詩在當時顯得特別粗俗暴力,卻也見人民內心的憤怒。

《清平樂》中提到的孝和禮,源於這兩部著作,盡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范仲淹

除了這首《相鼠》,《詩經》中還有許多關於社會風俗禮儀的篇章。如《詩經》中對於藉田禮、蠶祀禮、祭祖禮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藉田禮是我國古代十分重要的一個禮儀。在西周,朝廷大力倡導農耕,在當時不是靠政令的宣示,而是經由隆重的“籍田”大典來完成。春耕到來之際,選擇好吉日,周王率百官及其親屬前往王室直屬的籍田,操起農具表演性地耕種一番,此即所謂“籍田”禮,整個親耕大典,有儀式,有歌唱,還有周王親耕“表演”,實際就是一出鼓舞重農精神的大戲。

《詩經》中還描寫了蠶桑之禮、蠶桑源流、蠶事神話、女性參祭等生活內容及宗教信仰,也即蠶祀禮,先是養蠶收集蠶繭,繅絲織成祭服,並準備祭品,然後穿祭服參加祭祀蠶神的儀式,以祈求年年豐收。最為重要的是,歷來禮儀大事都以男子為主,而蠶祀禮是由女人來完成。

還有祭祖禮。祭祖不僅是一種先民極其重視的祭祀儀式,其中包含著複雜的祭祀程式,還包含了地天通的巫術遺存,體現了神人同構的社會模式以及侑祭的結構模式,凸顯了慎終追遠的宗族意識,進而影響著民族認同的構建。

《清平樂》中提到的孝和禮,源於這兩部著作,盡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許多方面都有禮儀的存在。比如吃飯的禮儀,有鄉一級的飲酒禮,稱“鄉飲酒禮”,也有貴族的高階飲酒禮,稱“饗禮”;耕種典禮時要宴饗,祭祖之後要行飲酒禮,射箭典禮之後也要行飲酒禮;一般節日族群內要飲酒,招待賓客也要飲酒。並且不同的物件不同的場合遵守不同的禮儀,其他一言一行均有禮儀法度可依。從這點上看,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十分博大精深,難以一言以蔽之。

孝和禮儀在文化史上從出現發展到現代,有些已經漸漸被廢棄,而有些則被保留了下來,並糅合時代的特點不斷變化。我們可以以現代的眼光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含義,比如遵守孝道但不盲從,以開明的態度去對待父母和其他人,彼此權衡,可以處理好父母和妻子朋友的關係;比如禮儀在今天依然能教導我們在戀愛中如何熱烈地追求對方但不失尺度,或者被追求時如何理智對待雙方的關係發展,在婚姻中要忠於對方,保持良好的婚姻關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傳統文化中的孝和禮儀永不過時。

Tags:禮儀父母孝經孝道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