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佛教通史 113-三性說-從般若到如來藏

由 扎西哥哥很帥 發表于 人文2021-06-14

簡介第二期,即“佛性如來藏”容易偏“梵我見”,所以,到了大乘的晚期——瑜伽行經典的時候,就需要用“三性說”來調和它,因為,“佛性如來藏”思想是沒有被唯識化的,所以說,就必須把它唯識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境、行、果”系統

佛說每日三時是什麼意思

【感謝】

該文章源自整理喜馬拉雅音訊,閒者知無涯老師的《新佛學金剛經系列課》

感謝 【安端】 的引領和指點!感謝 STONE、蘆葦、厚朴、李潤、辛昕、深海玫瑰-果琋、天心師兄、雙林居士、生顯、幸運花413、唐木、乒乓SOD、松哥、天涼好個秋、小佔、質多醫伽阿羯羅多的幫助與支援!

本節課音訊首次上線:2018-3-30

佛教通史 113-三性說-從般若到如來藏

佛教通史-閒者知無涯

在大乘佛教興盛的這個時期,小乘教派為主的部派佛教在做什麼呢?一直有一個誤會,以為印度大乘佛教興起之後,小乘佛教就沒了——其實不是。不光有,而且小乘佛教在人數和規模上,它實際一直要比大乘多,即使在大乘佛教的鼎盛時期,它的力量也是要弱於小乘的,只是因為小乘的宗教影響力沒有大乘大了。因為在大乘階段,象世親已經做到帝師了,所以它的宗教影響力要大。

以五印度來分——就是:東、西、南、北、中,大乘佛教主要是在北印度和東印度強於小乘;在中印度大乘和小乘是相當的;在南印和西印,小乘要遠遠強於大乘。當然,歷史是誰也不會放過,部派佛教晚期和大乘佛教一樣,受到了新興的印度教的快速擠壓。

當伊斯蘭人從西北印進攻印度的時候,大概在公元八世紀左右,就給了部派佛教以毀滅性的打擊,因為以小乘為基礎的部派佛教,它是有相對嚴格的僧團制度的,而且它的思想也比較保守;它的集中地也在中印、北印,所以說,它最先受到了破壞,很快趨於消亡。大乘佛教就進行了變型,上節課說,到大乘的晚期,大乘佛教就迅速轉型為了密教,轉移到了印度的東部,偏安的時間很長,偏安了五百年。

伊斯蘭人公元八世紀來,滅掉了那爛陀寺,等於大乘佛教的80%就消亡了,剩下20%就轉移到了印度東部,五百年以後,公元十三世紀初,伊斯蘭軍隊摧毀了大乘密教的最後一箇中心——超巖寺,這樣就宣告著佛教在印度徹底消亡。

這樣,整個大歷史的節奏是這樣的。

下面講一下中、晚期大乘的經典。前面的課已經把瑜伽行派講了。大乘也講了——大乘佛教從總的分期來說,大分期是兩期,即,前期的以中觀為主;後期的以瑜伽行派為主。

學術分期是四期:早期經典,即,第一期——般若類興盛的時候的四類經典,前課裡講過:淨土、般若、華嚴、法華,淨土單講。般若、華嚴、法華課裡都介紹過了。

到了大乘佛教的中、晚期,瑜伽行派成為主力的時候,大乘佛教的經書就完全變了。從早期談“空”的般若類經書就轉變成了中、晚期的經書,在“空”說的基礎上,就第二步——前課談過嘛,第一步,是般若思想;第二步,是“以空示有”的“佛性如來藏”;第三步,是“三性說”的唯識觀;第四部,是“心性如來藏”——就在“三性說”基礎上把“佛性如來藏”改造的“心性如來藏”。

所以說,般若類經書,它的第一步轉移,就出現了“佛性如來藏”經典,比如:《大涅槃經》、《如來藏經》、《大法鼓經》、《勝鬘經》,這都是在“空”說基礎上“以空示有”顯示“諸法實相”的,叫:佛性如來藏。這類經典就告訴我們不是都“空”,成佛是必須要有基礎的,這個基礎就是“內在依據”和“可能性”。因為,如果都“空”,那你還有什麼成佛基礎呢?這個基礎就叫“佛性”,也叫“如來藏”。而且,這個“佛性”和“如來藏”一切眾生都有,可以說,在果體上它指“佛體”,在眾生上它指“佛性”——是“因果一體”,因此,一切眾生都能成佛。所以說,“以空示有”並非“一切法完全無有”,諸法的最根本“體性”即“諸法實性”——就是真實存在,也叫:法性、法界、真如。

最後,在學術四期的大乘分期的第二期——就是“佛性如來藏”時期,給出了一個大等式,就是叫:真如等於法界,等於自性清淨心,等於佛性,等於如來藏。這在《佛教哲學》課裡講過,佛教理論難學之處就在於:它的同義詞太多。這就是大乘佛教學術第二分期——佛性如來藏時期。

“佛性如來藏”時期的理論,引發了大乘思想以及大乘修行的一大轉向。在般若時期,成佛之路在於“智慧”。什麼意思?重“空觀”——要透過體證空觀證得般若波羅蜜多,然後成佛;到了第二階段——就是“佛性如來藏”時期,理論就轉移了,已經不是重“智慧”、重“證空觀”了,而是轉移到去除覆蓋在“佛性如來藏上”的煩惱和塵垢。什麼意思?人人都有佛性,只不過上面覆蓋了煩惱和塵垢。在第二期,就是要把這些塵垢去除掉,顯示出你本來的“佛性如來藏”。因此,這也意味著印度大乘佛教進入了它的中期——可以說,“般若”叫:早期;“佛性如來藏”叫:中期。

“佛性如來藏”理論——就是這個覆蓋在“佛性如來藏”上的汙垢這套理論,沒有發展起來。雖然,“佛性如來藏”有很多大經作支撐,比如《大涅槃經》、《如來藏經》、《勝鬘經》,有這些大經作它的理論支撐,但是它沒有發展起來。為什麼呢?因為,“佛性如來藏”思想,它沒有建立起一套“境、行、果”系統。前面的課講《華嚴經》時談到:一個學派起來,它不光要有經,它還要造論,它還要指導境、行、果;不光要有“法境”,還要有“修行”,還要有“果報”——要有完整的體系。

其實,不論是初期大乘的般若思想,比如,大家學過《金剛經》就知道,初期般若類思想也沒有給出“境、行、果”體系;中期的如來藏思想也沒有給出“境、行、果”體系。而且,我們在學術分期裡談過,第一期容易偏“空”;第二期,即“佛性如來藏”容易偏“梵我見”,所以,到了大乘的晚期——瑜伽行經典的時候,就需要用“三性說”來調和它,因為,“佛性如來藏”思想是沒有被唯識化的,所以說,就必須把它唯識化,形成一套完整的“境、行、果”系統。

到了中晚期的瑜伽行教經典,就形成了集合大乘、小乘思想的這種集大成者,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經書——他們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經書,比如《解深密經》、《阿毗達磨大乘經》、《楞伽經》、《密嚴經》、《佛地經》……這些經就是用“三性說”來做調和了,它是在“諸法實相”上,把“空”與“真如”,透過“依他起性”融合在一起了。那就是——依他起、遍計所執、圓成實,透過這“三性”把“空”與“真如”融合,在“法觀”上建立起來了“唯識觀”。

可以說,大乘四期的第三期最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這一期,就是透過“三性說”徹底改造了大乘的理論——既把早期的“般若空觀”,和中期的“佛性如來藏”,透過“三性說”徹底調和——就是,“法觀”上建立“唯識觀”;“緣起論”上建立了“種子現行說”;“道行”上建立了“轉一說”;“佛陀觀”上開示了“佛身”說,最終融合出了——就把“佛性如來藏”和“般若空觀”融合出了“心性如來藏”學說。

這段聽不懂,大家記一下就行了,就是,大乘佛教的第三期學術成就——就是透過依他起、遍計所執、圓成實這“三性”融合“空”與“真如”——在“法觀”上建立唯識——就是把“佛性如來藏”唯識化;在“緣起論”上建立起來了“種子的現行生燻”之說;“道行”修行的過程裡,建立起來了“轉識成智”的的“轉一說”;在“佛陀觀”上開示出來了佛的“三身說”——“佛身說”。最終,就有一套完整的學理體系——“境、行、果”系統全部有了。你看,果報是佛身嘛;修行是種子現行嘛,即“緣起”是種子現行;道行是轉識成智,等於“境、行、果”理論全部齊了,於是“心性如來藏”學說就完整了。但是,這一套系統特別地龐雜瑣碎,大家瞭解一下就行了,這不能講,這個講起來就太巨大了。

這裡只在中晚期的大乘佛教經典裡,挑一批對中國影響比較大的經書,簡單談一下——就談一下這些經書的概念,因為我挑的幾本經書都是對中國佛教史影響很大的,比如說,先講一本屬於“佛性如來藏”的《大般涅槃經》。這個等於說,在“佛教通史”課前面講過,整個中國佛教的學界就是立刻被改變了,就是這本經,叫:《大般涅槃經》。《大般涅槃經》,它提出了兩個特別震撼的口號,一個就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皆可成佛”,一個口號是“一闡提可以成佛”。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皆可成佛”——它提的這個理論,實際就是說:佛與眾生平等——佛身就可以看待成眾生身。這就是內在成佛的可能性問題,那就是佛性——就是眾生內在的佛體。你成佛,其實就是其圓滿的顯現,所以叫“如來藏”——佛性圓滿顯現了,就叫:如來藏。因此,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之所以不能成,只是因為“障”——就覆蓋在你身上的那個佛性上的灰的薄厚和時間問題。這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皆可成佛”開示的就是這套理論,是最早明確開示的這套理論——眾生都有佛體在,上面覆蓋著灰塵,當你圓滿顯現,就是“如來藏”。

第二個概念——《大般涅槃經》第二個重要的概念,就是“一闡提可以成佛”的問題。所謂“一闡提可以成佛”——就是說,不信佛法的人——斷盡善根、不信報應、不親善友,也沒朋友這些人,是否可以成佛呢?它說:可以成佛。因為在這之前,中國有一個僧人——道生,說:壞蛋也可以成佛,然後大家都不信,後來《大般涅槃經》傳來了,說,果然,一闡提也能成佛。所以,當時對中國佛教界的佛教觀,尤其是佛性觀,帶來了震撼性的影響。這個理論對中國的影響很大,但是它更大的影響是在日本——日本佛教後來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理論上建立起來的。後面的課講到日本佛教史的時候可以再講。這就是《大般涅槃經》——這是對中國影響比較大的。

第二本影響比較大的叫:《勝鬘經》。《勝鬘經》是一本男女平等經,全名叫《勝鬘夫人獅子吼經》,它在“佛性如來藏”思想裡佔有重要地位。它跟《維摩詰經》的性質是一樣的,即,在教化思想方面,它的性質跟《維摩詰經》的性質是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維摩詰經》是要推崇在家居士菩薩的無上功德,表明在家修行的居士和出家僧侶,作為菩薩行者是平等的——《維摩詰經》要表達這個概念,要推崇這個概念。《勝鬘經》的意義是一樣的,它是在讚頌女居士菩薩的功德——就是,不光是在家居士與出家僧侶的平等,《勝鬘經》強調了男、女修行者在大乘修行中的平等性。這實際就一改佛教一直一個陋習——就是“男女不平等”的這個陋習。

這是早期的兩本涉及到“佛性如來藏”的經書。晚期對中國影響比較大的,還有幾本“心性如來藏”的經書。最大的叫:《解深密經》。《解深密經》可以多說一點,因為它屬於“心性如來藏”的根本經典。《解深密經》是現存的,以阿賴耶識為中心,組織唯識思想的唯一一部大乘經典,唯一一部,所以,它在瑜伽行教思想裡,乃至全體佛教思想裡,具有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它的位置就像般若學的《金剛經》。《解深密經》就是瑜伽行教的根本經典。

第一,它闡發了一個“三性”與“三無性”之說。最早傳出的這個瑜伽行派經典——《解深密經》和《阿毗達磨大乘經》提出了“三性說”。這“三性”叫: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對應著《解深密經》還提出了“三無性”,即,叫: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然後,“三性”與“三無性”互相融通,成立“唯識中道”。

在“三性”裡,“依他起性”最重要,是中樞地位——它是因緣和合之法,即,緣起之法;而“遍計所執性”是對“緣起法”的執著所成法;“圓成實性”是“依他起性”的平等體性,即,真實體性。(我不知道大家聽懂沒聽懂,反正聽不懂就聽一下吧,以後會有人專門講《解深密經》的)

在“三無性”裡,又稱:“三無自性”性。其中,“遍計所執性”本無,稱為:相無性;“依他起性”非自然有,稱:生無性;“圓成實性”非凡夫所執之我性,稱:勝義無性。在“三無性”中,特別強調的是“圓成實性”,又叫:勝義性、勝義諦。(這個大家也聽不懂,就過去吧)

在《解深密經》裡明確眾生執著為“我”之體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作為一個種子體,它相續流轉。《解深密經》指出一個以“阿賴耶識”為中心的緣起圖景——凡夫就執其為“常一自在”的“我”,這不同於其他大、小乘部派的一個解釋立場。

為什麼一定要講《解深密經》呢?因為《解深密經》給出了大乘的一個叫“三時判教”的說法。什麼叫“三時判教”?實際就是它自己對佛教的一個學術分期評判。但是後來,這個“三時判教”的說法被人利用了,就(用)來評判教理的高下。前面課裡就說過,“三時判教”不具有評判教理高下的能力。所謂“三時判教”,它是假借佛陀所說,把大、小乘判為三個層次。這裡必須要明確說,《解深密經》的“三時判教”是假託佛說,對大乘判了三個層次,這不是真有的。

第一層,叫“四諦教”,屬於小乘教;其後兩個層次屬於大乘教——就是“般若教”,即,空教;後面是瑜伽行教,就是“聖教”——就是闡發“真如”的“聖教”,這實際也包括早期“佛性如來藏聖教”以及“唯識聖教”。它這個劃分很粗糙——這個“三時判教”。這三個層次,對應著佛陀聖教傳出的三個階段,所以叫“三時教”。

這個判教的意義——就是站在瑜伽行教的的立場上,給全體聖教予以判攝。而且,為什麼說它在學術分期上還是對的呢?因為它跟佛教的歷史展現展開是一致的。透過“三時判教”的這個說法,跟歷史階段進行劃分對比,會發現它是比較清晰的,它是有學術意義的,就所謂學術上的叫:四期分期——第一期,般若空觀;第二期,佛性如來藏;第三期,唯識;第四期,心性如來藏。“三時判教”也是這麼幹的,只是它把瑜伽行教後來分成兩個——叫早期“如來藏聖教”,還有一個“唯識聖教”。判法是一樣的。

所以說,三時判教具有學術意義,但是,假託這個判教來自於佛陀——為什麼我們要專門說呢?因為有好多同學動輒就用“三時判教”來評判佛法高低,妄說佛法高下,我客觀地說——這叫“居心不良”。

“心性如來藏”經典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還不是這本《解深密經》。《解深密經》,它的影響大,大在——提了“三時判教”。

哦,這課時間長了,先講到這兒吧。

Tags:如來佛性大乘佛教解深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