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由 松吉多傑 發表于 人文2021-06-13

簡介精進心是對善法的歡喜心,如果對善法恆時歡喜,就會對善法恆時精進,就會覺得修行很有意義:每天的修行讓我積累了世出世間很多的福慧資糧,又讓我離阿彌陀佛更進一步

怎樣憶念上師的功德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把卷了的紙拉直,一鬆手,紙又會自然捲曲回去。我們無始以來造作的惡念習氣如同捲紙一樣,遇緣就很容易再次生起。依靠短暫的修行,很難破除我們無始以來的迷亂。如果在修行時出現厭煩心、滿足心乃至退轉心,怎麼辦?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可以用長久心來對治。

宗喀巴大師說:“對於手足斷殘的麻風病人,僅以一兩個療程的藥物治療,是不可能痊癒的。”有長期的打算來耐心治療才是合理的。“

同樣,對於我們從無始以來患染的,根深蒂固、極其沉重的煩惱病根”,比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比自己富有或者更為豐衣足食時,我們有沒有一點點嫉妒或者羨慕?這些都是內心中具有煩惱才會出現的心態,所以說病根真的是根深蒂固。

“僅僅對教言之義進行一兩次的修持也無異於杯水車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如同奔騰不息的江河一般持續不斷地修持”,這樣可以使我們的修行與日俱增。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誠如嘉爾瓦羊袞巴所說:“慣於惡念習氣如捲紙,新生覺受依緣而毀滅,短暫修習不能破迷亂,諸位修士應當恆常修。”

我們無始以來造作的惡念習氣如同捲紙一樣(把卷了的紙拉直,一鬆手,紙又會自然捲曲回去),遇緣就很容易再次生起;而新生的覺受、信心、決心,依靠小小的違緣也會被毀壞。所以,依靠短暫的修行,很難破除我們無始以來的顛倒、迷亂和執著。因此,修行要有恆常心,不能虎頭蛇尾。水持之以恆地一滴一滴往下流淌,就可以逐漸融滿一個大容器;同樣,我們如果持之以恆地修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會發現自己逐漸已經積累了很大成果。比如,從一開始就一直參加共修的道友,到現在為止,不知不覺中已經唸了很多遍,比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積累了更多的善法功德。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以決心來對治。

我們可以隨學發願,如頂果欽哲法王所說,“以全然的決心思維‘直到埋葬此身,我會一直的修行’”或者“我們應該從此刻起一直修行到最後一口氣”,我們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直到最後一口氣,我要好好修行。為什麼呢?因為“佛法只屬於那些對法堅韌不拔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堅韌不拔地修持佛法,就會有圓滿的結局。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隨學前輩大德、傳承上師來對治。

《前行筆記》中說:“

疲厭也是障礙大家修行的一種常見情況。沒有恆心耐心,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新鮮勁兒一過去馬上就厭煩了。學佛也是這樣。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呢?

精進心對治

如果在修行的時候產生疲厭心,我們要以精進心來對治

。精進心是對善法的歡喜心,如果對善法恆時歡喜,就會對善法恆時精進,就會覺得修行很有意義:每天的修行讓我積累了世出世間很多的福慧資糧,又讓我離阿彌陀佛更進一步。所以,如果我們對善法有歡喜心、希求心,就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堅持修行。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憶念上師

憶念上師也是一種有效對治懈怠的方法

,如《前行筆記》中說:“憶念上師是對治懈怠的有效方法。”什麼時候我們懈怠了,我們就應該憶念上師對我們的恩德:上師曾經用什麼樣的教言教育過我,上師是怎樣對待身邊其他眾生的,上師是怎麼慈悲護念眾生的……

當我們懈怠的時候,還可以觀想上師就在自己面前,此時再這樣做,上師會不會歡喜?

我曾經試過這個方法,特別有效,大家也可以試一試。

比如當你想造作惡業的時候,觀想上師在你面前,惡業就會被有效地終止。

“法王如意寶那樣偉大的聖者,一生示現修行精勤不輟,別的不說,僅本尊心咒,他老人家就圓滿唸誦了十幾億遍。……與法王如意寶一樣,才晉堪布一生也圓滿唸誦了十幾億遍本尊心咒。……晉旺堪布幾乎每天都是凌晨兩三點就起床做唸誦功課,直到啟明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這時,他開始長時間地禮拜。

前輩高僧大德都是用自己的精進修行圓滿了一生的修行生涯。出家人沒有那麼多的世俗瑣事,修行起來要方便一些;在家人不得不做世間的事情,但是也要在懈怠、提不起精進的時候生起慚愧心,驅使自己在下一刻憶念佛法、修行佛法。

文 | 整理自菩提洲網站 >普賢講堂

《普賢上師言教 · 淺釋》第七十七課

慧覺法師 講釋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眾生?

Tags:修行上師對治我們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