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孔子為什麼會沒有將一夫一妻製作為儒教的教義?

由 終年時光 發表于 人文2021-06-12

簡介這就是孔子生活的時代特點,任何一個人都會受時代的限制,孔子也不例外,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提出一夫一妻子的觀點

教義學是什麼意思

一夫一妻制的前提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只有這個條件存在時才有機會談一夫一妻制。

古代人與人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比如刑不上大夫,雖然商鞅提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但真的到處理問題時,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如果太子犯法,就可以免罰,只處罰輔佐之人就可以了。

古代分為帝王一級,百姓一級,這裡的百姓指的是貴族。因為平民是沒有姓氏的。這兩種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接下去就是平民,然後是奴隸。

犯官被處罰時,妻女往往會被充當官奴,一些窮苦女娃也會在父母走投無路之時被賣豪門為奴。

孔子為什麼會沒有將一夫一妻製作為儒教的教義?

古代還有通房丫頭,也就是隨女主人一同陪嫁到男方家的婢女,這些女子實際上就類似於姬妾。男主人可以和她們發生關係,並且生育子女。

比如《禮記》中就明確規定:

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德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天下之婦順,故內和而家理。

這是天子可以娶的女子的數量。既然天子可以娶這麼多,諸侯肯定也不可能娶一個,只是數量少一些,大夫更少一些。

這就是孔子生活的時代特點,

任何一個人都會受時代的限制,孔子也不例外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提出一夫一妻子的觀點。

雖然古代沒有一夫一妻子,但一直執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正妻永遠只有一個,但妾可以是多個的。妻的孩子是嫡子以後繼承家業之用,但妾的孩子一般就作為未來嫡子的輔佐。正妻負責家中的內務。

孔子為什麼會沒有將一夫一妻製作為儒教的教義?

男主外,女主內,這個女的就指的是正妻。家中大小事務都由正妻負責,包括妾氏。

古代特別強調家族的延續,如果正妻生不出兒子,正妻的位置可能就保不住了,連皇后也是如此。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就是不育不孕的,最後就被廢了。衛子夫給漢武帝生下第一個兒子,就被立為皇后。

貴族多娶妻妾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家族變的更大。

孔子的母親也不是正妻。

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

孔子為什麼會沒有將一夫一妻製作為儒教的教義?

儒家的教義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不是永遠不變的。如果真是永遠不變,那儒家就僵化了早被時代拋棄了。

正如當你還在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時代,你會不會提出“家”這個概念呢?顯然不可能。因為那時只是以部落方式存在的。“家”是在物資充足,開始私有化之後形成的概念。你不能說那個時候的人不懂得“家”。這是時代的限制。

不管是茹毛飲血時代,還是孔子時代,還是現代,母親愛孩子、孩子孝順母親這一點永遠都不會發生變化。正如儒家不斷在變,變的是外在,但內在的孔子的道卻再過萬年也不會變。

Tags:正妻孔子時代一夫一妻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