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由 大千新鮮事 發表于 遊戲2021-12-10

簡介有趣的傳言在中文網際網路圈裡,不知何時一樁有關13世紀的傳言甚囂塵上,那就是在蒙古西征之時,蒙古騎兵以精湛的騎射戰術痛虐了身著板甲的歐洲騎士團騎士

蒙古為何不打西歐

有趣的傳言

在中文網際網路圈裡,不知何時一樁有關13世紀的傳言甚囂塵上,那就是在蒙古西征之時,蒙古騎兵以精湛的騎射戰術痛虐了身著板甲的歐洲騎士團騎士。甚至更為誇張的說法是“醫院騎士團和聖殿騎士團在東歐被殺光,

條頓騎士團團長逃離戰場數月後傷重而死,臨死前大呼蒙古人是“魔鬼”。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有關騎士團鐵罐頭大戰蒙古輕騎的說法一直在網際網路上流行

在現代傳媒無比發達的時代,這則傳言迅速發酵,甚至吸引了不少國外軍事歷史愛好者的注意。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一檔名為《古兵器大揭秘》的節目中

有關“騎射無敵虐歐洲”的段落令海外油管歷史愛好者目瞪口呆

傳言當然是有部分根據的,但是經過某些人不斷的添油加醋,事實已被歪曲了。正所謂,真真假假最具備欺騙性。

筆者特來撥雲見日,分析蒙古西征時遇到的對手以及其征服整個歐亞大陸的可能性。

錯誤的裝備

首先要指出的是,歐洲13世紀的騎士絕非“哥特式的板甲騎士”。板甲作為一種歐洲裝甲的頂峰,其出現時間已是中世紀末期,

14世紀才出現板甲的雛形

,到百年戰爭時期全身板甲才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15世紀哥特式板甲

哥特式板甲是15世紀後半葉的產物,除非西征的蒙古人坐上時光機躍遷到兩百年後才有可能一睹罐頭騎兵的風采。

當時的歐洲騎士主要使用的是罩袍與鍊甲配合的裝備,稍微能與“板甲”攀上點關係的就是金屬板製成的巨盔、和在鍊甲外零星加裝的一些金屬片。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古兵器大揭秘》中“13世紀的騎士盔甲”

哥特式板甲主要在德國之類的西歐國家比較流行

,東歐國家並不以全身板甲而聞名於世。

至於“罐頭裝”的防禦能力那是不容置疑的,透過《騎士與風爐》一書的資料,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冷兵器對板甲作用乏力,早期火器也難傷其分毫。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歐洲千年鎧甲發展歷程(公元650-1650年)

可以明顯看到13世紀的歐洲士兵裝備著鍊甲

鍊甲的效果就沒那麼好了,這種偏軟的鎧甲雖然可以保證防護面積和活動效能,但面對穿刺和鈍器的打擊容易形變。但這並不意味著鍊甲不能進行有效防禦,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期,就有鍊甲士兵中數十支箭仍繼續衝鋒的事例。

畢竟在板甲出現之前,

無論是馬穆魯克抑或是十字軍騎士都將鍊甲作為其護身裝甲。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騎士與風爐》中的資料

其次,對於蒙古軍隊的裝備,很多人也有誤解,認為蒙古是一支

輕裝騎射手

部隊的觀點,其實是片面的。

13世紀的蒙古軍隊,其重騎兵和輕騎兵的比例大約在4:6之間,蒙古騎兵在其四處攻伐之時,善於吸收各地的技術。

蒙古騎兵不僅擁有流行於東亞的札甲,還有風靡西亞的鏡甲,絕不是一支缺乏重型裝甲的部隊。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蒙古騎兵也並非絕對的輕裝

而蒙古弓的威力也在長期被人所高估,從武器體系上來說,在對射方面,擁有

更穩定地面平臺的步兵比騎射手佔優

。騎射弓在威力和射程上難以與步弓媲美。

對蒙古戰士來說,除弓箭之外,騎槍彎刀骨朵也是必需品,

貼身近戰是每場戰役的重頭戲。

錯誤的主角

蒙古在西征之時,確實打到了東歐的部分地區,也確實與歐洲部隊交手並擊潰了對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網文中經常提到的覆滅三大騎士團的列格尼卡戰役的主角(也有網文說賽約之戰之類的戰役殺絕了騎士的,也不知道可憐的三大騎士團要被網友“殺絕”幾次?)。

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這倒黴的仁兄在這場衝突中陣亡。在許多網文中,他被安上了“波蘭國王”的頭銜。西里西亞地區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屬於波蘭,少量地區屬於德國與捷克,在歷史上有段時間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不知道亨利在九泉之下得知他由地區諸侯成了一國之君,該作何感想?

此外是他號稱四萬人的聯軍(不知那些“日歐均村戰”的寫手為何此刻不質疑歐洲軍隊數量了)。

實際上這支部隊中的戰兵大概也就在萬餘人,與其對手拜答兒人數相仿。

的確,該部隊裡頭有騎士團成員,但並不多,絕非全體精銳成員到場。沒有證據證明醫院騎士團當時在場,聖殿據說出動八十餘人,條頓可能出動百人左右。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蒙古在東歐的行動路線

網上盛傳的騎士團遭受毀滅性的打擊是經不起推敲的,據聖殿騎士團團長後來的信中反映其傷亡人數為個位數。

條頓騎士團就更不用說了,在網傳傳出被“全殲”的故事後的第二年(即公元1242年),條頓騎士們就率領一支一萬餘人的部隊參與了楚德湖之役,在損失數十騎士數百士兵後,仍多次與諾夫哥羅德兵戎相向。

其開疆拓土的生龍活虎勁頭,實在不像被元氣大傷了。

錯誤的過程

“在波蘭平原上,兩軍對峙。騎士們躍躍欲試的衝向蒙古士兵,而蒙古騎射手們假裝潰退;騎士不知是計,盲目追趕,但笨重的騎士趕不上靈巧的東方射手,累的氣喘吁吁,然後在箭雨打擊下,其裝甲如紙糊的一般被擊穿,最後全軍覆沒……”

打住你的想象。事實上,蒙古騎兵的戰術並非短弓放風箏,正如前文所說,

重騎兵衝擊

在蒙古人的戰術體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蒙古軍隊的配合(黑色:重騎,白色:輕騎)

蒙古人在作戰時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輕騎兵會負責襲擾,之後重騎兵會硬碰硬的上前較量,此刻輕騎兵會在兩翼完成側擊或包圍,雙管齊下制服敵人。

當時的波蘭勇士也是上了蒙古人的當,被輕騎兵引誘進入死亡包圍圈。

這套體系並非蒙古人所獨創,歷史上很多遊牧部落都使用,

真正使蒙古騎兵叱吒風雲的是其推陳出新的組織和兼收幷蓄的能力,

他們在保留原先部落的基礎上,以十為單位重新編組,保證了部隊的組織性,並在走南闖北的過程中吸收了各地先進戰術和兵員。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蒙古重騎兵

相比於蒙古人的紀律嚴明,波蘭聯軍的反應速率,配合效果都在蒙古軍團面前顯得粗糙,部隊各部分缺乏呼應和組織協調性。但戰術的落後並不是根本原因。封建割據極大削弱了波蘭的力量,

其並未組織出一支精良的部隊才是其失敗的關鍵。

波蘭此刻依其地緣結構,已被分裂成好幾個公國,但任何一個領導者,都無法充分調動全國範圍內的資源,這使得蒙古鐵騎到來時,只有受到威脅的地區,才會作出抵抗。

當然,13世紀的蒙古鐵騎也絕非天下無敵到成為“文明的噩夢”。

在其四處征討之時,不止一次的被打的落花流水,

艾因賈魯特的馬穆魯克在對付怯的不花時,採用弓騎兵“定點射擊”的方式將蒙古人射的人仰馬翻,接著在肉搏戰中屠宰了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蒙古騎兵交戰印度象兵

在印度,蒙古征服者們也大敗而歸,其戰俘被用大象一個一個踩扁腦門。

而第二次元日戰爭時,日本將戰場設定在狹長的海灘地帶,利用十里長的石牆限制蒙古人登陸,由於石牆的阻礙,蒙古人無法深入內陸劫掠,被牢牢限制在海灘上,無法獲得補給,連撤離都成了問題,在天公作美降下神風后,蒙古人拋下數萬人灰頭土臉地逃走。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馬穆魯克騎兵三次擊敗蒙古騎兵

辦法總比問題多,蒙古騎兵的肉搏能力和射擊技巧並不如職業化的戰士,指揮官也經常中圈套。

不是蒙古兵太強大,而是其對手太弱小。

蒙元帝國的輝煌,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亞歐大陸諸多民族的虛弱。如大宋王朝文恬武嬉,中國這一區域處於遼宋金三家並立的內鬥中,才讓蒙古乘虛而入。之後蒙古透過外交手段讓天主教國家袖手旁觀,繼而大舉進攻完成對匈牙利的征服。

如果具備嚴密的組織和高昂計程車氣,擊敗蒙古人並非難事,如1259年和1287年,韃靼蒙古又兩次進犯波蘭,由於當地軍民的英勇抵抗,蒙古人始終未能建立起對波蘭的控制。

蒙古戰術真能掃平歐洲嗎?

透過前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騎射殲滅鐵罐頭”不過是一則讓錯誤的主角穿著錯誤的道具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的段子。

但還有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

即窩闊臺不死,歐洲會被蕩平嗎?

蒙古騎兵真的完虐歐洲騎士嗎?

元太宗窩闊臺

答案是否定的,如前文所述,蒙古在後來不是沒有嘗試著吞併波蘭,而是折戟而歸。

再者,如果蒙古騎兵到達了西歐,他們不僅要面對大量易守難攻的城堡群,還要遭遇武力裝備均不遜色於馬穆魯克的騎士,更令人遺憾的是,蒙古人的戰術很快就被淘汰了,他們的對手很快就掌握了戰爭的套路,經常能夠痛擊蒙古軍隊側翼。

隨著原始火器的出現,蒙古人的戰術在流行一百多年後,終於壽終正寢。

蒙古並不是因為偶然原因而停止西征,而是因為得不償失、力不從心!

雖然蒙古騎兵曾經席捲亞歐是可謂是氣吞萬里如虎,但僅僅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就土崩瓦解。我們不僅要看到蒙古騎兵的輝煌,也要看到他們的不足。而不是出於特定目的神化其戰術,扭曲其事蹟,編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來!

尊重歷史,才是對戰士的最好紀念!

Tags:蒙古騎兵騎士團蒙古人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