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曹操詩歌《觀滄海》詩歌賞析 「氣韻沉雄 古直悲涼」

由 文藝百科網 發表于 遊戲2021-10-02

簡介由於景物不是客觀的描寫,而著重刻畫了詩人對海景的獨 特感受,所以詩中對於氣勢雄渾的滄海的歌詠,也正表現了詩人自己的壯闊胸懷和宏偉氣魄

觀滄海描寫了怎樣的環境

《觀滄海》和《龜雖壽》是樂府《步出夏門行》中的兩章,也可以獨立地看成兩首。前者透過對於滄海的描繪和歌詠,表現出壯闊的胸懷:

曹操詩歌《觀滄海》詩歌賞析 「氣韻沉雄 古直悲涼」

《觀滄海》詩意圖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曹操在北征烏桓時登臨碣石山的時候寫的。

開頭兩句 雖純為敘事,但言語之間也流露了第一次覽觀大海時的興奮而莊嚴的心情,使人感到滄海不是尋常的景物:“觀滄海”也不同於隨意登臨。

“水何澹澹”六句 是 對大海的直接描寫,除了刻畫海的博大動盪之外,也寫出了有關景物的蕭瑟氣氛。雖然著墨不多,卻使人想見整個海景,並似乎感覺到詩人此時的心情。這幾句詩看 起來並不是精心刻畫,而只是現現成成地說出了目中所見,心中所感,但卻更顯得質樸自然,錯落有致,了無雕琢的痕跡。同樣是觀海,站在岸邊,坐在船頭,或者 是登上山頂,我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這時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當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從大處落墨,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

曹操詩歌《觀滄海》詩歌賞析 「氣韻沉雄 古直悲涼」

《觀滄海》詩意圖

特別是詩的末尾,詩人以豐富的想象把我們帶進—個宏偉的境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四句, 是 對大海的間接描寫。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了宇宙間的奇觀,創造了一個博大宏偉的境界。前邊的描寫是寫實,這幾句是寫—個想象的境界。這寥寥十六個字, 就寫出了滄海之大,寫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天連水,水連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實在是壯觀極了。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繞天一週,又 向西方落下去,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於滄海一樣。太陽、月亮和銀河可算是自 然界最輝煌、最偉大的形象了,可是詩人覺得它們的執行仍然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彷彿是日月星辰的母親一樣。這樣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詩裡是並不多見的。 這幾句描寫使整個海景更有立體性,它不僅是在平面上向遠處伸展,而是海與天空渾成一體。同時海中既有“洪波湧起”,天上的日月群星又執行不息,所以那渾然 一體的海天之景又始終是處於激盪運轉之中,這就是透過眼前景物與活潑想象的結合構成了一種極其雄偉的奇觀。

曹 操這首《觀滄海》生動地描繪了滄海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反映了滄海的形象,同時也 寫出了它的性格。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作形似的摹擬,而是力求表現滄海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 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由於景物不是客觀的描寫,而著重刻畫了詩人對海景的獨 特感受,所以詩中對於氣勢雄渾的滄海的歌詠,也正表現了詩人自己的壯闊胸懷和宏偉氣魄。

《觀 滄海》寄託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建安十一年(公元2 0 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 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征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 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圖實現統一中國的願望。把前後的事件聯絡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麼重要的 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 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裡,藉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深蒼勁的風格,成為—篇優秀的作品。

曹操詩歌《觀滄海》詩歌賞析 「氣韻沉雄 古直悲涼」

《觀滄海》詩意圖

我 們不難看出,《觀滄海》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和《龜雖壽》是一致的。但是,它們的寫法卻很不同。首先,《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 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龜雖壽》卻是直接抒發自己的胸懷,就好像是一聲聲喊出來的一樣,節奏十分急促,頓挫非常分明,從反、正兩個方面一句緊似一句地逼 出一箇中心思想,達到了全詩的高潮。這就是那四句有名的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其次,《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龜雖 壽》的高潮卻在詩的中間,高潮之後,詩人用四句議論來煞尾,這樣就把滿腔的熱情都凝聚在一個哲理之中,顯得非常穩重有力。當然,這並不是說《觀滄海》那種 寫法不好,《觀滄海》有《觀滄海》的好處。比如,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 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象,更耐人尋味。

曹操的詩學習漢樂府,而又有自己的風格。《詩品》:“曹公古直,頗有悲涼之句。”敖陶孫《詩評》:“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都正確地指出了他的特點。

文人學習樂府是從建安開始多起來的,它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五言詩的大量出現,而曹操是開此風氣的人。他開始用舊題樂府寫時事,對後代有很大影響。他的詩“被主管絃,皆成樂章。”(《見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他不但五言樂府寫的好,就連典雅板滯的四言也能運用自如。(文:肖旭)

Tags:觀滄海滄海大海詩人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