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由 域鑑 發表于 遊戲2021-08-13

簡介第249窟是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的代表窟之一,左頁圖為窟內所繪兩個飛天

飛天如何表示飛動的姿態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3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15時5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埠,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按計劃,3名航天員將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航天,加油!”

飛天,大概是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所追求的夢!

浩瀚的敦煌壁畫裡,飛天以其豐富多姿的造型和自由無忌的飛翔,令觀者欣賞、感動與渴望!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永平十年(67年),東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為夢境所啟,於是派遣使者出使天竺,“問其道術而圖其形象焉”,後從西域帶回了佛典與佛像。飛空而至的金人是什麼神靈?大臣傅毅將其解釋為西域之神,也就是佛。以佛為中心,佛教造像中還塑造了形象繁多的各級侍從,而那個明帝夢飛來的天人,或許是佛祖,或許就是他的侍從之一,他在中國有個美麗的名字——

“飛天”!

飛天從形象上來說,是多重文化的複合體。飛天的故鄉雖然在印度,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等共同孕育而生的!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從東漢、北涼、北魏、西魏至宋、西夏、元歷經1000多年,飛天又經歷了哪些演變?

北魏以前

,莫高窟早期西域風格的飛天都是上身半裸,雙手合十或散花。下身著長裙,露出赤腳,飄頻寬短,缺少飄逸感。在印度、伊朗早期佛教藝術中,作為天人的乾闥婆,體肥身短,造型是典型的印度舞者“三道彎”式,衣服也很樸素,幾乎沒有飛動的體態。印度馬圖拉早期佛教雕刻中,佛光兩側各有一位表現出飛行狀的天人,身體直立,一手託花,一手散花。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公元1世紀印度馬圖拉地區(北印度)雕刻中的飛天

這種雙飛天形式,在印度較為常見,表示佛說法時,天人散花供養的場面。

北魏前期

飛天臉型圓胖,有女性還有男性,飄帶較短;東西魏、北齊時期,面相趨於“秀骨清象”,飄帶漸長,凌空之感增加,勢如翔雲飛鶴。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本圖飛天來自鞏義石窟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之時

飛天一手持蓮花,一手捧蓮蕾,身著透明薄紗,飄帶縈迴,飛在雲中。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第249窟是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的代表窟之一,左頁圖為窟內所繪兩個飛天。上者褒衣博帶,清瘦柔弱,呈V形;下者半身裸露,強壯有力,呈U形。著裝、體態、姿勢各異,分別體現了中原和西域兩種不同的風格。雖然整體上不失輕盈飄逸之感,但仍略顯稚拙。在另外一種解釋中,此飛天造型和漢代羽人形象相似。羽人是畫像磚石上有羽翼的仙人,和飛天的本義——飛行的神仙悄然暗合,飛天的演化即融合了羽人的元素。

隋代

飛天,身體彎曲幅度較大,臉型豐富,身材比例適中,靈活多姿,融合了“西域式”和“中原式”的藝術特徵,形成了較成熟的藝術風格。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隋 莫高窟305窟 窟頂東坡 飛天群

藻井外以蓮花火焰摩尼寶珠為中心,一群飛天在天花流雲中穿行,姿態瀟灑不拘於形式。造型顯出世俗化,有的梳雙髻像少女,有的穿右袒袈裟似比丘,服飾有長裙、袈裟、裙圍、長腳褲,多種多樣。

在莫高窟窟四壁,環窟繪帶狀飛天一週,有天宮欄牆紋為界線,以飛天代替過去的天宮伎樂,這是隋代飛天變化的特徵。此時還有一種特殊形態,莫高窟276窟有反彈箜篌飛天一身,在莫高窟反彈琵琶圖形甚多,反彈箜篌僅見此例,反彈樂器有悖於人體自然規律,實屬想象中的藝術造型。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隋 莫高窟276窟 窟頂北坡 反彈箜篌飛天

飛天頭束雙髻,背身彈箜篌,動作寫實,飄帶飛揚,形象瀟灑。敦煌壁畫中背身彈奏箜篌的圖象僅此一例。

這時的飛天最多,且流傳較廣,不僅石窟寺院有飛天,帝王寢宮也有飛天。據說隋煬帝是一位飛天迷,別出心裁地設計出了“活動飛天”的機關。帝國東都的國家圖書館有一處不為人知的玄妙機關,每當隋煬帝行幸,引路的宮人持香爐前行,只要腳踩殿門前的地面機關,圖書室門上的木雕飛天,就會帶動帷幔,徐徐上升。隋煬帝離去後,飛天又放下帷幔,恢復如初。

唐代

飛天藝術發展到了頂峰,外型塑造和內在精神表達都本土化了。其基本形象是菩薩裝,女性體型,特別是盛唐時期受到宮廷舞蹈、仕女畫經變畫等影響,其畫法由浪漫、誇張步入現實,由天人轉變為楚楚動人的宮娥舞女,粉壁丹青完全進入了人物畫的範疇,工筆勾勒,重彩平塗,形象鮮明。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初唐 莫高窟322窟 西壁龕頂 散花飛天

飛天頭上梳髻,修眉細眼,肢體柔軟,一手託蓮花,一手散花,手勢生動。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盛唐 莫高窟39窟 西壁龕內 獻花飛天

飛天豐肌秀骨,珠光寶氣,一手持蓮花花盤,一手拈牡丹花蕾,飛身而降。線描流暢有力,用色絢麗多彩,層層迭染,加金線提神,驚豔絕倫,表明盛唐飛天已進入工筆仕女畫範疇。

五代時期

,繼唐後密教經變畫、出行圖等興起發展的影響,飛天造型單一缺乏新意,幾乎全為女性。頭梳單髻,顏面秀美,朱唇微點,情態婉委,帔巾飄逸 ,一派淨土仙女模樣。雖然其形象尚保留著唐代畫風,表現出嫻熟的工筆仕女畫的風範,但已遠不如唐代時富麗,逐漸轉向衰敗。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五代 莫高窟468窟 西壁 散花飛天

飛天為菩薩裝束,一手託蓮花,一手拈花蕾,仰臥在彩雲中飛舞。此時敦煌的飛天進入程式化,風格單一。此圖雖工整,但云朵、飄帶、服飾及至面部表情都有圖案化傾向,缺乏生命氣息。

在這時期,焦墨中略施微染的繪畫技法被廣泛採用,這種畫法色彩豔麗,勾線剛勁,使人物形象的處理都很精到。但技法上的強健表現力,卻掩蓋不住藝術上的蒼白,有創新意境的佳作銳減。

宋時期

飛天繪製的整體趨勢是逐漸走向衰落,飛天一般面相豐圓,神情持重,身材窈窕如少女,菩薩裝束,斜披帔巾,飄帶飾有條紋。造型多以線取勝,勾線勁健流暢,基本為白描人物,僅在飾物、裙、巾帶上敷彩,色彩以石綠、赭紅為主要用色,冷暖相濟,簡潔雅緻。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宋 榆林窟26窟 北壁 佛寶蓋飛天

淨土變中的佛寶蓋兩側,飛天駕雲繞行而下。其面相短圓似女童子,額上有吉祥痣,頭後梳雙髻,雙手捧花供養。墨線勾輪廓,以石綠、赭紅和白色為主色調,風格鮮明。瓔珞華蓋之華麗有五代之遺風。

元時期

飛天均具中亞西亞民族臉形,造型頗寫實,已無佛教飛天的姿態風貌,而像是兩位乘雲飛行的道教仙童。在技法上表現出濃郁的中原畫風,構圖豐滿,筆法細膩,抑揚頓挫,堪稱中國元代壁畫中的傑作 。然此時密宗盛行,飛天漸漸消失於天際。

厲害了!“神十二”飛天成功!讓我們看看歷代的飛天夢

元 莫高窟3窟 南壁 簪花飛天

飛天飄在黃色翔雲上,腦後垂雙環髮髻,頭上簪花,高鼻,濃眉大眼,面豐體壯,捧蓮花供養千手千眼觀音,十分虔誠。此線描功力在敦煌壁畫中堪稱一流,千手千眼觀音為密宗題材。

美麗靈動的飛天,就是絲綢之路上印度佛教文明與中國道教文化,乃至希臘文化元素,互動碰撞所激起的一朵絢麗的浪花。

飛天的發展變化,體現出了古代藝術家的博大胸懷。以相容的姿態,吸收異域的藝術精華,融合本民族傳統藝術風格,經過不斷提煉、加工,才創造出了充滿生命力的、內涵豐富的飛天形象。而飛天的瑰麗色彩,也一直渲染至今!

資料來源:

【1】敦煌莫高窟中所見的飛天紋。王雪嬌

【2】中國國家地理 中華遺產 2016年第12期

【3】文史博覽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可刪

Tags:飛天莫高窟散花飄帶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