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想成為脫口秀大王嗎?你需要掌握以下這些原理!論脫口秀的梗

由 越關山狼 發表于 遊戲2021-07-03

簡介保持好的節奏,可以使梗所含的資訊密度充分融化並被大腦吸收,同時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觀眾心理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正處於不同的層次而產生的意外感、荒謬(新奇)感、優越感等種種錯位

老田 car engineer什麼梗

小編最近一直在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

目前為止小編最喜歡的作品:脫口秀敲門人(楊笠)、這也不能全賴他(廣智)、B站大會員(rock)、不如收房租的拆二代(小塊)、中文無法交流的後發買藥法(周奇墨)。

從心理學角度講,笑是使

思維“變頻”

認知與心理“錯位“

的藝術。變頻,是指人對多重資訊處理時處於不同情境或體系下思維的快速的轉換,同時產生了認知與心理的錯位。一個好的脫口秀演員,必然是表演“變頻”和認知與心理錯位的藝術大師。而這些都是透過

這麼一個東西來實現的。

想成為脫口秀大王嗎?你需要掌握以下這些原理!論脫口秀的梗

梗是什麼?

梗,一般理解上和段子、包袱是同義的,但其實梗更是段子、包袱的核心,其在形式上是對一個典故或故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濃縮,資訊密度大,結構性強,因此是開啟心理防禦機制的鑰匙。

資訊密度是決定一個梗成敗的關鍵,也是定義一個梗是高階梗還是低階梗的重要標準。

資訊密度和結構化

資訊密度,簡單的講,就是一句話裡面包含了多少

結構化

的資訊。

結構化,要求所包含的資訊之間有聯絡且在形式上有美感。

一個低階的梗是怎樣的

一個低階的梗,比如在小品表演中多見,突然滑稽地摔倒在地上,這也是一個梗,大腦在接到這個梗時思維處理的頻道有兩個,一個是按原認知的,認為一個正常人應該繼續的穩當地坐著;一個是按照現有認知,在心理上產生

放鬆感:——他摔倒了(緊張),看起來沒啥事(放鬆)

意外感:——我本來以為他是個正常人,但他不是個正常人

荒謬感:——我好奇怪,我怎麼會沒有想到他不正常

優越感:——還好我是個正常人

想成為脫口秀大王嗎?你需要掌握以下這些原理!論脫口秀的梗

放鬆感、意外感、荒謬感和優越感都是一種認知與心理的錯位,從而產生了笑。這個梗低階在哪裡?一資訊密度不夠,二結構性差。資訊密度的不足是顯而易見,沒有什麼可品味的;結構性差,即所含的資訊:

他摔倒了。他沒摔傷。他不正常。

在結構化上,關聯性欠缺,他沒摔傷和他摔倒了、他不正常之間邏輯上是無聯絡的;形式上美感不足:他摔倒了與他沒摔傷是事件的前後關係,他摔倒了與他不正常有邏輯推理關係,最終形成的一個邏輯結構是一個弱的非對稱的結構,缺乏美感。而在人類天然的審美中,對稱性才是美的。

李誕總是想扣錢的“諧音梗”,用的好的話也高階,但通常是比較低階的。

一個高階的梗是怎樣的

脫口秀包括創作和表演兩個部分,透過文字與表演的結合來完成。一個高階的梗的過程是:表演者將梗拋給觀眾,透過

時間差

,讓梗融化且暈染於大腦皮層。大腦在處理梗時,會自動根據資訊邏輯景深不同而在不同的層面將資訊擴充套件、勾結,使大腦皮層在最廣闊的面積上進行輕微的運算,從而產生對腦力按摩和放鬆的功效,同時觀眾會因思維頻率變化而產生認知與心理的錯位,因而發笑(思維轉換通常是無意識的,而心理是主動意識的,這也是心理錯位於認知的原因)。

舉個高階梗的例子:

比如楊笠的“脫口秀敲門人”,採用了雙關的手法內含了三種以上的資訊,一種資訊是字面意思,就是在前面鋪墊了很久的敲門人,二重資訊是表達到的敲進總決賽的心志,三種資訊是對娛樂圈潛規則現象的嘲諷。三種資訊彼此關切而又在各自的邏輯體系中執行不悖,表現了高超的技巧。

想成為脫口秀大王嗎?你需要掌握以下這些原理!論脫口秀的梗

李誕家的門

那麼觀眾在處理這個梗時,就需要思維在至少三個頻道間轉換,產生至少三種認知,與心理有了錯位,分別是

放鬆感——認知上的:大腦有點壓力的運算後放松;心理上的:三種認知帶來的心理上的壓迫感與思維放鬆的錯位;

意外感——認知上的:想不到還有一層內涵;心理上的:產生意外的感覺,與認知的心理預期之間的錯位;

荒謬(新奇)感——認知上的:三種認知平行而透過“敲門人”一義多關;心理上的:具有美感,形式與審美的時間上的錯位(先有形式,再有審美)。

優越感——認知上的:自己能聽明白,能get到內涵;心理上的:產生優越感,認知到實際與想象的優越感之間的錯位,即對某圈潛規則現象的嘲諷以及對某些想象中的(潛規則)獲利者的優越感。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的梗前後呼應,比如:敲門人的梗與後面說到的“這不公平”的梗,前後對應又有邏輯聯絡,同時“這不公平”本身應該至少也包含了三重資訊:一是故事層面的,對敲進總決賽的現象的評價;二是對潛規則的迴應;三是影射了某件事。

這樣的處理使得文字邏輯嚴密,且表演在節奏上綿延不斷,給人一種高階的享受。

高階梗資訊量大,且相互關聯對稱。當然資訊量大不是非得有多少種話題,而是話題的層次足夠。

其實透過這兩個例子對比,可以看到,高階梗對觀眾更多地是透過大腦認知對心理產生作用,而低階梗則偏向於在內容上直接透過心理產生作用。

表演特點

在脫口秀表演中,最關鍵的就是節奏。脫口秀圈內有一句名言:只有等得夠久,梗總會響。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時間差。保持好的節奏,可以使梗所含的資訊密度充分融化並被大腦吸收,同時在很短的時間內,讓觀眾心理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正處於不同的層次而產生的意外感、荒謬(新奇)感、優越感等種種錯位。

放梗節奏快,時間差不足,會使資訊密度變小,俗稱get不到;時間差長,反而有時間會有奇效。因此,大家普遍喜歡說話節奏慢的穩一點的演員,比如工人階級子弟小卉,駭客韋若琛。廣智說話有點絮絮叨叨的,但他會重複前面說過的話,因此其實節奏是慢的。

想成為脫口秀大王嗎?你需要掌握以下這些原理!論脫口秀的梗

一個反的著名的例子就是海源。海源的文字創作是沒問題的,但他在表演時對於節奏的掌控不足。另一個反例是廣智在講錢那一期,其實本子也是不錯的,但他放梗的節奏快,時間差留得不足,最後效果大打折扣。

這一點,還要向car engineer老田多多學習。

Tags:認知心理錯位資訊脫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