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松江老字號:館堂行坊趙永強:我們的生意是這樣做出來的. . .

由 九哥說娛樂 發表于 美食2021-05-28

簡介章紹巖校長一到松江工作,就愛上了朱鴻興的豬油夾沙甜饅頭,當年一有朋友來看他,他就買一大籠帶回家給他們吃,飽滿的精細豆沙、晶瑩的豬油餡子,人人都喊太好吃了,他說朱鴻興店連大蒸籠也可以借給顧客帶回家

如何做生煎饅頭

松江

老字號

Songjiang

秀野橋頭的廠店館堂行坊(下)

趙永強

橋頭西

松江老字號:館堂行坊趙永強:我們的生意是這樣做出來的. . .

秀北街口以西的沿中山西路,門口面南的房子,它們原封不動地靜候著(趙永強 供圖)

西南角,是賣面的夏記麵坊與賣薪的丁家柴爿行,生意順心。

緊靠著的是老金伯伯的豆腐店。那時做豆腐是一板一板的,每板面積約兩隻課桌大小,四周有木條框住,豆腐壓成後用樣尺、銅刀劃成一分錢一塊的小塊,20×20共400塊,因質好量多,一板豆腐早上不到8點就賣光了,其他豆製品也是。有一天,我在店裡喝到了一碗由他舀給我的豆漿,濃、香、醇的味道永遠印在我童年的腦海裡。老金伯伯唯一的學徒沈明福,抗美援朝犧牲在朝鮮。

它的西隔壁是爿以熟菜為主的酒館,再過去是以糕點為主的茶水店。

往西,有一礱糠灶燒“餳糖”(松江方言“淨”,即麥芽糖)的糖坊,礱糠在梯形爐排上燒得紅火,面向中山西路,街面上行人走路,一目瞭然。“餳糖”特別引孩子喜歡,用兩根細筷子挑一團“餳糖”雙手繞,越繞越韌,繞一繞、舔一舔,何等的享受!它旁邊是醬園。

過了秀塘橋口(現大倉橋北口)西,賣水落小菜的街面房西有一塊因日寇轟炸而形成的較大的白地,成藝人們唱“小熱昏”、賣“梨膏糖”的地方,每次都有裡三層外三層的觀看者。有一位女“小熱昏”的唱詞及腔調我現在還能學得出來:“我的命兒苦,真嗯命兒苦,一生哎一世嫁不著好丈夫,人家的丈夫做官又修富,我家丈夫天天打花鼓,天天打花鼓來哎咿呀呀得兒歪,得兒籠統漂一飄,得兒籠統漂一飄,得兒籠統漂飄又漂飄!”她唱得悽愴、婉轉,動人心絃而讓人難以忘懷。

松江老字號:館堂行坊趙永強:我們的生意是這樣做出來的. . .

秀野橋灘(陳志偉 攝)

秀野橋灘是地貨八鮮行集中所在地,有張順記、恆成行、源泰順等8家貨行, 光前兩家就有職工35名。它們各有經營特色,每天早晨這裡蔬菜、水果、鹹淡水魚,買賣非常熱鬧。

西北角,首先是秀北街口。街東橋頭是三開門面的“同興南北貨號”,經營紅棗、桂圓、花生、瓜子、筍乾等品種繁多的乾貨,質好量準。秀野橋重造後,原先店鋪的位置現在已處在水中了。

秀北街口往西第一家樓下,是同樣用三橋之名的“三秀茶室”。每天凌晨天空才泛起魚肚白,老虎灶已開水滾滾,煤油燈的暗光下,喝茶者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有時也有說書人來說《楊乃武小白菜》《七俠五義》等等,往往人滿為患,很多人只能站著聽,為人至誠、熱心客氣的瘦小徐公公忙得燒水都來不及。隔壁樓上原是潘氏紙張店,後轉讓給阿狗(韓登強)做飯店。

往西有謝永泉謝永順兄弟理髮店、石灰行、三星雜貨店、銅匠店、郵政銀行、肉店。

接著是與路南的糖坊相對的朱鴻興點心店,它當年是百姓心中的一爿名店!除去大餅、油條、小餛飩、肉饅頭等外,最讓人惦記的是三樣:一是生煎饅頭。燒煤、拉風箱都有節奏:“撲哧!撲哧!撲哧撲哧-撲哧!”一鍋出爐,鐵鏟敲鐵鑊,“鐺!鐺!鐺!”三聲清脆響亮的聲音,似廣播喇叭聲,告訴大家可以來買肉香湯鮮皮軟底脆的生煎饅頭了!到中午了,即使有飯菜,家父還要到朱鴻興去買生煎饅頭吃,母親批評他“勿做人家”。我覺得這倒不能完全怨父親,實在是朱鴻興生煎饅頭太好吃了!多年來,清明上墳我總帶點生煎祭奠家父,雖已不是朱鴻興的了。二是糯米餈毛團。81歲老鄰居小金娥姐對我講:“冬天朱鴻興的糯米餈毛團,表面粘著閃亮珍珠般的糯米粒,頂頂好吃,皮糯、湯多、肉香,還好看。在秀野橋灘上做果蔬水產早生意的人都擁去買了當早飯。我一生中再也沒有吃到這樣好吃的餈毛團了。”小金娥姐的語氣斬釘截鐵。三是豬油夾沙饅頭。章紹巖校長一到松江工作,就愛上了朱鴻興的豬油夾沙甜饅頭,當年一有朋友來看他,他就買一大籠帶回家給他們吃,飽滿的精細豆沙、晶瑩的豬油餡子,人人都喊太好吃了,他說朱鴻興店連大蒸籠也可以借給顧客帶回家。十多年前,現永豐幼兒園西,開了一個門面朱鴻興點心店,我喜出望外,到那裡去吃了幾次,其小餛飩倒是正宗松江小餛飩,但詢問是否是原來朱鴻興的後代,他們卻是不置可否,幾年後又不知何因關門了,留了點惆悵。老店朱鴻興為松江點心界培養了大批人才,包括草廬、紅樓、松江飯店、松江機關食堂、松江水泥廠食堂,當年凡松江大小飲食點的點心師都曾經是朱鴻興的徒弟夥計。師兄阿狗逝世時,一大批師弟們為他送行,場景猶如老朱鴻興技藝傳人的集體展示,一時成街頭巷尾熱議。

朱鴻興往西是卞家同春堂中藥店、范家小飯店、金家茶館(因劈路被拆)、打鐵鋪、三個門面的嚴順興飯館等,還有名氣很響的杜晉泰醬園,它家做醬的缸都是七石缸,在孩童時代的我眼中像故宮裡的大缸一樣大。

松江老字號:館堂行坊趙永強:我們的生意是這樣做出來的. . .

秀北街口以西的沿中山西路,門口面南的房子,它們原封不動地靜候著(趙永強 供圖)

在“東到華陽西跨塘”十里長街的歷史長河中,秀野橋段曾經是商業繁華、百業興旺地段中的重要一段,這裡的廠、店、館、堂、行、坊、鋪、園,曾經為人們所熱愛、喜歡及生活必需。它們如天空中的流星,都曾發出過耀眼的光芒!傳說過有野史而沒有傳記、卻又動人心絃的許多故事(如乾隆皇帝微服到這裡為吃四鰓鱸魚而與縣官兒子大打出手等),而後逐漸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舊址上也只剩下了秀北街口以西、沿中山西路門口面南的房子,它們原封不動地靜候著。我想不久的將來,是會恢復往昔曾有過的熱鬧和生機的!

作者後記

本文經過四稿。

一稿完成後與關心秀北街當年歷史的77歲夏慧芳討論,進行逐句逐段糾正增減成二稿。又敬請當年老鄰居85、81歲沈惠林陳美英夫妻回憶逐店逐鋪,修改及補充,成三稿。考慮到配上畫能讓閱者更有位置概念,故又電腦繪製地圖,又對文字作多次檢查,成四稿。

通訊員:松史軒

編輯:秦天

Tags:朱鴻興松江饅頭中山西路撲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