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爛柯山】福建炒飯同鄉會什麼梗,這個故事裡的人生都有哪些道理?

由 深讀史計 發表于 美食2021-05-17

簡介在崔氏眼裡,上次見面還是臥在荒山裡奄奄一息的買臣,今天怎麼就成了會稽太守,省裡的頂頭上司

福建炒飯同鄉會什麼梗

文/姜楠

【爛柯山】福建炒飯同鄉會什麼梗,這個故事裡的人生都有哪些道理?

本文部分來自 戲劇《爛柯山》

01

老王給韭零後找到這個故事~

特別合適

編輯

“今年的上已節一定很熱鬧吧?”崔氏想著。

聽說從前的閨蜜、現在的郡守夫人,隨上計吏從長安來了。

“她插著長安最時興的春勝,裹著最好看的繡錦”,崔氏聽姐妹說。

崔氏已經六、七年沒去上已節聚會了,年輕時她非常熱衷聚會,總是穿上最好看的衣服,打扮的也特別好看。

而在上一次聚會,姐妹們都是深衣曲裾,金銀華勝,她卻粗布短褐、銅釵草繩,崔氏顯得格外扎眼。

“算了算了,今年不去了,買臣都不記得吃飯”。崔氏給找了個的理由,儘管沒有人在乎。

想起買臣,崔氏嘆了口氣。

02

年輕時,給崔氏提親的可真不少,她卻獨獨看上了窮書生朱買臣。

買臣有著一種迥異於粗野村夫的書卷氣,這讓崔氏急急說動了父母哥嫂,隨著朱買臣來到了這間破茅屋,一住就是三十五年。

春天的穹窿山野花鮮豔,冬日裡遍山白頭。

無論季節更替、歲月變遷,夫妻倆都住在這間陰溼茅屋,漏風漏雨也沒錢修補。

春節,別人家殺豬煮菜,吃煎肉餅、魚鮓,還按風俗將剩下的年夜飯扣在馬路上,寓意去疾祈福。

這兩口子糙米豆粥的僅能果腹,面黃肌瘦,連口水都不捨得往外吐。

過年回孃家,崔氏只帶些糙米、雞子、乾柴,這已是崔氏能拿的出手的了。

買臣好酒,平時喝不起,去了丈人家就放開了喝,敞開了吃。

丈人很吝嗇,款待姑爺,一次只上一壺酒、一碟獐子肉。但每上一次,買臣都一口而盡。

如是再三,丈人臉色難看,叫來女兒訓斥:“你們窮,都是因為姑爺喜歡喝酒。。。”

哥嫂臉色也都很難看。

崔氏不忿,催著買臣做生意,不僅被騙的血本無歸,還惹上了官司,嚇得夫妻倆連夜逃進穹窿山裡,一連住了十多天。

後來,崔氏託孃家哥哥給買臣尋了個郡裡寫文案的差事,油水足,還有機會見到郡守,甚至太守。

可不到一月,買臣就跑回來了,憤憤地說同儕小吏欺壓他,瞧他不起,可以捱餓,但絕對不能丟面子。

天無絕人之路,這幾年碳價高昂,買臣進穹窿山砍柴,有人收來燒炭,崔氏在家紡布,日子倒也過得下去。

崔氏想著,嫁他了,就事事輔佐他,背後彌補,日子只要過得下去,總還有白頭到老那天。

夜裡,崔氏在柴火旁縫補衣裳,買臣一旁吟著那些古老的詩詞。

那些晦澀神秘的詩詞,被這個40歲失意的男人有聲有色的演繹,加上略顯浮誇的表情,崔氏忍不住嗔笑。

崔氏試圖弄懂那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可即使買臣破開字,掰開句,大白話講給她,她也懵懵懂懂。

兩人之間彷彿有堵牆,一邊的崔氏妄圖撞過去,那邊的買臣卻在那邊揹著手,誦著詩,悠遊的笑著。

買臣活在這裡,但不屬於這裡,他的眼神總是穿破頭頂的棟樑爛瓦,穿到不知名的地方去,那是一個崔氏連想象力都夠不著、觸不到的地方。

【爛柯山】福建炒飯同鄉會什麼梗,這個故事裡的人生都有哪些道理?

03

大雪封山前,崔氏決定跟買臣一起砍柴,必須得去,家裡已經斷糧了。

別的柴夫一天背三十多捆柴,去市場上能買一、二斛糙米,而朱買臣卻連十捆都背不到。

山路崎嶇,買臣在前,崔氏在後,耳邊傳來買臣聒噪的吟詠,一折三嘆。

崔氏餓著肚子,默默低頭撿起買臣灑落的乾柴。

這對夫妻引得路過樵夫訕笑。

“別背書了,天都晚了,趕緊吧。”

崔氏催促著,她餓的難受。

聽見妻子抱怨,難得被搭理的買臣像喝了醇酒一樣興奮,越發急促的誦讀,引得周圍遊客樵夫訝異的盯著夫妻倆。

崔氏到了忍耐的邊緣~

突然想起年輕時,去參加祓禊節,她一襲長裙、帶著孃親的春勝,亮晃晃的壓在烏髮上,耀眼!引得多少人駐足回頭。

她想起一直以來的怨念,“回孃家能帶口小豬、牛犢,年夜飯吃上煎肉餅,黍米飯裡拌上肉醬油脂”,有這麼難嗎?

不是說江南豐饒,不憂凍餓嗎?

為什麼她只能跟著男人,在寒風裡背柴,忍飢挨餓。

“夠了”,一個念頭不可抑制的蹦出,崔氏沒有能按住它,儘管在幾十年裡,這個念頭已在潛意識了千尋百轉了無數次。“我們離婚吧。”

崔氏側身把柴火卸了下來,立在路邊,不往前走了。

這是個曾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現在卻已經成熟了的念頭。

她不能忍了。

崔氏頭上的黃色野花被寒風催地瑟瑟發抖,撩起了一縷白髮。

“納尼?”朱買臣問,崔氏就又說了一遍。

“我五十歲註定富貴,你都跟了我三十多年了,再等等,我會報答你的。”

朱買臣依舊笑著,因為他難得跟妻子說這麼多話。

“再等等吧!”

朱買臣還是笑著,只是略顯牽強,但並沒有做什麼。

聽到妻子要離開,他恐懼了,並不是因為失去崔氏而痛苦,而是因為要跟某種安穩生活做決裂,突然被一腳踢到未知的懸崖上而感到恐懼,他並沒有做好準備。

崔氏冷笑一聲,轉頭尋下山的路。

朱買臣依舊沒動,揹著長長一捆乾柴站在那裡。

突然,她回身大聲咒罵了一句:“像你這樣的,註定終身餓死在溝渠裡,別做夢了”。

說完掉頭而去,終已不顧。

04

後來崔氏嫁了一個木匠,木匠心地好,人也安分,兩口子精打細算的,總算撐起了一個家,崔氏多年惶惶的心有了著落。

她偶爾也會想起買臣,像母親惦念不成器的子女。

穹窿山周圍數十里,縣城雖小,但也可以一輩子碰不到。

一個清明,崔氏挎籃,盛著祭祀的食物,隨小木匠到穹窿山上墳,碰到了路邊的買臣。

買臣面黃體瘦,又餓又冷縮在荒草地裡。

崔氏心下憫然,眼裡湧起一股熱氣,她趕緊掀起蒙在籃子上的粗布,拿出尚溫熱的炒飯和煎肉餅給買臣吃。

她看了小木匠一眼,半跪下,遞給買臣水,買臣像往常一樣接了。

他沒有多看夫妻倆一眼,一口一口,將食物送進肚子裡。

崔氏收起碗盤,在上山的轉角處,回望了買臣一眼。

崔氏不知道,這一眼才是兩人人生真正的分界線,她的人生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大漢朝想要當官,只有賢良方正和舉孝廉兩個正當渠道,要不就是長官推舉下屬。

20萬人的郡縣才推舉一個孝廉,買臣想都不要想。

在崔氏贈飯的第二年春日,45歲的朱買臣爭取了一個押車的差事,跟著上計吏去京城送文書賬本。

他聽說,只要伏闕上書,在皇宮腳下,把自己的策論投給皇帝,就可以得到召見。

這也是一條渠道,主父偃不就是因此得到面見皇帝的機會,步步高昇,衣綢緞食五鼎了嗎?

朱買臣在皇宮腳下徘徊月餘,糧食吃光了,去會稽蹭飯吃,小吏們可憐他,拿糧食賙濟他。

如果再這樣下去,上計吏返鄉,買臣終究得回穹窿山砍柴。

人生有趣的地方99%集中在意外。

05

那天,會稽官邸來了個貴人老鄉——漢武帝的重臣嚴助,他是漢武帝的智囊文臣,太中大夫。

嚴助與買臣交談中,發現買臣對春秋,楚辭研究甚深,隨即將他推薦給了漢武帝。

買臣口才極佳,在漢武帝面前絲毫沒有畏懼,他對春秋、楚辭的演繹,完全符合漢武帝的文學審美。

漢武帝非常喜歡朱買臣,沒猶豫,直接將買臣提拔為頂級文學侍臣,與嚴助一樣的太中大夫,俸祿千石。

要知道,天才儒生賈誼花了一年時間才被文帝提拔為太中大夫。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從穹窿山砍柴的柴夫,到未央宮天子身邊的貴人,朱買臣逆風翻盤,水漲船高,擺脫了舊階層,實現了階級跨越。

那年東越王在浙南、閩北一帶叛亂,朱買臣提出,東越王剛遷到泉山以南,瀕海而居,犯了極大戰略姓錯誤,很容易被朝廷包抄剿滅。

漢武帝說,你提出的戰略,就你來實行吧。

於是封買臣為會稽太守,負責儲備糧食,治戰具,等到朝廷大軍到來,一起剿滅東越。

兩漢最重太守,太守不僅享受頂級俸祿二千石,權力也非常大。

所屬縣令的任免均由其薦議,郡府各屬吏均由太守自己從本郡人中任免,掌握虎符,竹使符,以此節制本郡駐軍。

黨政軍權一把抓,就是本地百姓的王。

會稽郡管轄長江以南至福建一部分,疆域遼闊,實打實封疆大吏。

臨行前,漢武帝半玩笑的說:“富貴不還鄉,猶如衣錦夜行,您感覺如何?”

買臣伏在騰龍凸起的階下,激動的渾身戰慄。

終於,可以了!

當夜早時,買臣沒有帶侍從,著舊衣,徒步到了京裡的會稽官邸。

人們都認識他,買臣坐在小吏中間,一同吃喝。

吃飽喝足,朱買臣微微起衣襟,露出大漢太守官印 ,旁邊小吏看不真切,當那個小吏湊近看清,大驚,跌跌撞撞的跑向外面,把郡守等人叫出來。

一個平素輕視買臣的傢伙自告奮勇進去檢視,也是連滾帶爬出來,所有人齊刷刷跪在院子裡。

買臣整理了一下襟袍,慢慢踱了出來。

這時 已經派車馬來接他了,他也不看眾人,上車而去。

【爛柯山】福建炒飯同鄉會什麼梗,這個故事裡的人生都有哪些道理?

自此,那個穹窿山砍柴的窮酸書生徹底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天子親封的會稽太守朱買臣。

之前那些,負過他,幫過他的人們,來吧,一筆一筆清算。

軒車羽蓋下的貴人是買臣,伏在路邊勞作的是崔氏和她現在的男人。

好友嚴助是上任的會稽太守,卸任前,給買臣安排了最盛大的歡迎儀式。

郡裡出動百輛車馬迎接新太守,在通往太守官邸的路上,官吏們安排了民間勞力來擴充套件鋪平道路,其中就有崔氏和木匠。

在崔氏眼裡,上次見面還是臥在荒山裡奄奄一息的買臣,今天怎麼就成了會稽太守,省裡的頂頭上司。

她與前夫伏在路邊,混跡在人群裡,被買臣看到了。

買臣偏頭向御者說了什麼,御者停了下來,官吏隨即上前將崔氏和木匠請到了後面的馬車上,一起載歸太守府邸。

在新府邸,崔氏和她男人被安排到後園居住,每日有專人送衣食,人們讚揚新太守的不計前嫌,連忘恩負義的前妻都養在府中。

還把當年對自己有恩的人或以官或以錢,都有所報答。

沒有人知道,這個前妻,每日閉鎖園中,出不去。

侍奉的婢子們面上恭敬,但背地裡喚她為傻子。

即使出去,包括孃家人在內,所有人也都會指責崔氏,說她短視愚蠢,她成了會稽忘恩負義的道德典型,在郡裡已無容身之地。

她不僅一次的想,自己究竟錯在哪裡了?

朱買臣如今的煌煌富貴,跟自己究竟有什麼關係。

她只是想好好的安分的過日子,這有什麼錯?

幸運的是買臣,妻子無償付出三十年,供他吃穿,讀書。

不幸的是崔氏,如今已是全郡人恥笑的重點。

一個黑夜,崔氏等木匠入睡後,來到一間裝舊帛棉的倉庫,一條綾子繫到脖頸上,一踢凳子,很快就像風裡的樹枝一樣,簌簌搖擺,歸於安寧。

崔氏死後,買臣賞給了木匠一些喪葬費。

這一頁也被無聲無息的翻去了。

從此後,這女人再未出現在會稽太守的夢裡。

戰爭沒等開始,東越內亂,買臣兵不血刃就贏了。

買臣因此升任為主爵都尉,那是中央九卿之一,回京任職。

宦海險惡,自己的貴人也是同鄉嚴助,陷進劉安謀反案裡,被酷吏張湯殺掉了,買臣因嚴助的死而仇恨張湯。

張湯在發跡前曾經在買臣麾下奔波聽命,恭謹且卑微,買臣犯錯被貶為丞相長史,地位一落千丈,被代替丞相行使職能的張湯屢次羞辱。

新仇舊恨,買臣心下怨毒,於是聯合他人誣陷張湯洩露皇帝機密,導致張湯自殺,事情被揭穿後,買臣被武帝下令棄市,拖到市場上殺掉了。

離他榮華富貴發跡,不過十餘年。

東漢墓室壁畫(內蒙古出土)

有好事之人在,給崔氏修建了一座羞墓,羞辱她嫌貧愛富的短視。

老王感覺韭菜們 都該去拜拜。

Tags:買臣崔氏朱買臣太守穹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