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由 小陳茶事 發表于 美食2022-12-05

簡介這些小樹茶身上採下來的銀針,芽頭雖然像模像樣

白豪銀針 屬於什麼茶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看直播時,聽到這樣的介紹。

“買白毫銀針,也不是看白毫越多越好,毫毛多茶湯會渾濁,毫毛少的湯水更清甜透亮。”

聽完後,感慨良多,這番話肯定不能輕信。

道理很簡單,毫渾≠湯渾。

泡白毫銀針,將茶湯倒入杯中。

不論湯水錶面,還是茶湯當中,都能看到纖細的茶毫。

觀察湯色時,區分“毫渾”與“湯渾”的關鍵是看清透度。

茶毫不影響茶湯清透度和光澤感。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拿起透明玻璃公道杯,迎著光去看白毫銀針的湯水。

茶湯璨若星河,纖細茶毫,如遙遠天邊的點點星光那般。

然而,因雜質碎屑影響導致的湯水渾濁,會讓茶湯看著類似霧霾天那樣,黯淡不堪,不清亮。

清澈透亮與否,一眼就能看出差距,買茶時可別輕易被騙了。

對白毫銀針而言,茶毫內部含有可觀的茶氨酸,為茶湯帶來清甜鮮爽口感。

同時,還能提供毫香。

為此,買白毫銀針,茶毫數量自然是多多益善。

白毫稀疏,可是劣質銀針的一大標誌!

很多茶客買白毫銀針,心態都是一樣的——怕買貴也怕吃虧。

為了順利買對好茶,以下5種問題銀針,可得多加當心。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2》

第一,平地銀針。

提到買春茶,很多茶客的潛意識裡會覺得,早採是寶,晚採是草。

買白毫銀針,要買最早採的那批。

事實並非如此,以平地銀針為例。

平地與高山,海拔差距明顯。

按地理常識,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氣溫自然下降0。6℃。

春茶季前夕,山下氣溫回暖速度更快,茶芽發得更早,採茶時間自然而然會提早。

正如同那句古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採得早,不等於品質好。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茶圈裡,人人都知道這樣的道理——高山雲霧出好茶。

平地茶園,四周開闊,相對平坦,缺少雲霧滋潤。

晝夜溫差,不像高山茶園明顯。

陽光傾灑而下,光線也不如山上那麼柔和,以漫射光居多。

再加上,過去山下的平坦土地,多數是用來種菜、種水稻。

直到白茶行情慢慢轉好,才改種成茶。

這種“田改地”,土壤透氣性有限,不適合茶樹生長,難以產出高品質白茶。

這點從茶青表現上,能看出極大差距。

抓一把剛採下的平地銀針,茶青聞著香氣極弱。

但高山銀針的茶青,清香無比,花香馥郁,能讓人心曠神怡。

從茶香馥郁程度差距,可見一斑。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3》

第二,小樹銀針。

小樹茶,是過去幾年新種下的茶樹。

樹齡太淺,根基不穩,年紀未到。

從製茶規律看,它們還沒進入適合採摘的階段。

如果揠苗助長,非要將它們採下來。

這些小樹茶身上採下來的銀針,芽頭雖然像模像樣。

很細嫩,很小巧,很精緻。

但內在茶味很空洞。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糟糕的時候,甚至會有生臭、嫩臭味。

嘗入茶湯時,你會感覺面前的這杯茶不夠香,不夠淳,也不夠鮮。

毫香、花香,存在感不高。

茶湯入口,淳和飽滿程度有限,缺乏漿感。

細品茶味,更是缺少清甜、鮮爽感。

相反,茶湯裡面的水味比較重。

所謂水味,指一杯茶喝著無限接近白開水。

茶味寡淡,內在茶味物質有限,毫無可圈可點之處!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4》

第三,外地銀針。

隨著福鼎白茶的走紅,外地跟風做白茶的現象,越來越多。

將白茶樹(福鼎大白、大毫等)移植到外地外省後,再採下它們的春季茶芽加工。

做出來的,就是外地銀針。

從身份界定上看,採用特定樹種為原料,並嚴格按照白茶萎凋、乾燥工藝進行加工。

做出來的成品,也算白茶。

問題在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些外地銀針在香氣風味上,和福鼎銀針相差甚遠。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另外,還經常會遇到工藝不成熟的問題。

畢竟,白茶加工自有一套標準。

對外省外地的茶葉產區,貿然改弦更張,製作白茶。

從採茶工的標準採摘習慣培養,到陽光房搭建,再到熟練製茶師的培養。

方方面面的配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對外地製茶師而言,他們或許會熟悉烏龍茶、綠茶、紅茶的加工,未必能做得好白茶。

就像川菜大廚未必擅長做粵菜那樣,背後涉及術業有專攻。

外地銀針從明面上看似便宜,但實際面臨的品質短板不小。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近幾年在鑑茶時,陸續遇到過不少外地銀針。

直觀看著,外地針不像福鼎本地的針。

或芽頭偏瘦,偏短,偏小;

或者沒有標準的一旗一槍,只剩光桿司令般的芽頭;

或者新茶看著白毫灰白、茶毫稀疏偏短……

從許多細節處,能敏感看出它們的不似之處。

最後,即便外形能做到高度相似,茶味差距也是天差地別。

貌合神離,不可同日而語。

買茶時,為避免買到外地銀針假冒的“福鼎針”,建議認準4個風味關鍵詞。

鮮、香、醇、爽。

不鮮,不香,不醇,不爽的白毫銀針,即便不是外地銀針,品質也不高!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5》

第四,月光白。

可以明確肯定,月光白不屬於白毫銀針。

因為它的樹種,不符合白茶適制要求。

採用雲南當地的大葉種為原料,並非大白茶、水仙茶的芽頭。

樹種不對,意味著茶味基礎截然不同。

就像選皮薄肉嫩的豆腐魚去做紅燒,魚肉隨便用筷子一夾就斷。

紅燒爆炒時,無從下手。

有的茶樹品種,適合做普洱,不適合做白茶。

就像有的魚,做成椒鹽魚塊好吃,紅燒未必適合那樣。

背後都牽扯到“適制性”問題!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之前,實拍過一組月光白和白毫銀針的對比圖。

有不知情的網友看了後,如是評價:

“看來還是選月光白好,人家的茶芽個頭更大。”

這樣想就太片面了。

不可否認,以大葉種為原料的月光白,茶芽看著個頭更大,更粗壯。

但它的芽身是彎曲的,類似鐮刀那般。

茶芽個頭雖大,但茶湯的鮮味、爽口程度、毫香馥郁程度,不如福鼎銀針。

同時,在市場價格上,月光白普遍比福鼎銀針便宜一大截。

若是以買白毫銀針的價格預算,買入手月光白,那就太吃虧了!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6》

第五,牡丹王假冒。

牡丹王,是特級白牡丹的俗名。

春白茶在採摘時,牡丹王緊跟在白毫銀針身後採摘。

外形上,香氣上,滋味上,都具有“近銀針”的屬性。

芽頭相對飽滿,毫香比較突出,茶味也很鮮美。

但可惜,丁是丁,卯是卯,白毫銀針與牡丹王之間,不是同一個概念。

至少在價格上,相同品質前提下,牡丹王的價格比白毫銀針便宜。

買茶時,如果買到牡丹王冒充的白毫銀針,那就太吃虧了。

話說,如何區分這兩種外形相似的白茶呢?

很簡單,認準一旗一槍結構。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標準的白毫銀針,有旗有槍。

“槍”指芽頭本體,“旗”是芽頭旁的護旗,也叫小葉殼。

剛下來的茶青,小葉殼緊貼在芽頭旁,充當“刀鞘”般的保護作用。

成品的白毫銀針身上,經過萎凋乾燥後,慢慢失去水分,不少小葉殼與芽身略微分開,也是正常現象。

但小葉殼,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葉片,它呈現為殼狀。

而茶芽再繼續生長,展開的新葉卻是平展的。

採摘茶樹粗壯單芽(一旗一槍)與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為原料製成的白牡丹,最大區別在於小葉殼的有無。

若是將牡丹王剝掉多餘葉片後,“剝葉”冒充白毫銀針。

這時剩下的,只是光桿司令那樣的茶芽,並沒有護旗的存在!

買白毫銀針認準5不買,3類劣質銀針,2大“假銀針”,一次說清楚

《7》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茶季,是白茶重要的產茶季。

春白茶裡,白毫銀針無疑是重磅看點。

畢竟,白毫銀針的採摘,要採春季飽滿茁壯的芽頭為原料。

而這些芽頭,堪稱是茶樹的精華。

是茶樹在經歷一個冬天的休養生息後,迎來的生長大爆發。

鮮味突出。

活力飽滿。

養分充足。

喝入一口,自然能感受到無比滿足的鮮爽、淳和風味。

若是原料不對、產區不精、樹種不符合要求。

買到“李鬼式”假銀針或劣質銀針,那就太吃虧了。

不鮮爽,不鮮香,算什麼好銀針?!

更多關於白毫銀針的知識

今年的白毫銀針,一年的白毫銀針,三年的白毫銀針,香氣會變嗎?

白毫銀針的新茶花香、毫香,那老白毫銀針的香氣是以花香為主的?

什麼?沖泡白茶時,新白毫銀針投茶8克,老白毫銀針投茶5克?

白茶中的一級白毫銀針、荒野銀針,都是頭採的嗎?

相對於老銀針的湯感醇厚,新的白毫銀針缺的就是時間!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Tags:銀針白毫白茶茶湯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