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食

如何成為中產,我為你總結了三點建議

由 可可聊歷史 發表于 美食2021-12-07

簡介書中的一組資料:美國中產以下家庭,平均會用月收入的60%-70%支付房租(America Housing Surver,1991-2013)

中產是什麼意思

原創觀觀魔都財觀

如何成為中產,我為你總結了三點建議

最近,我讀到一本紀實文學,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救濟金一下來,柯林就直奔雜貨店買了兩條龍蝦尾,買了蝦、國王蟹腳,沙拉和檸檬蛋白霜派……

回到家料理完畢,他一鼓作氣,搭配百事可樂一起囫圇下肚,這頓飯用掉了他整個月的食物預算。

柯林覺得,就算是接下來29天只能每天去教會食堂領一份麵條,他也心甘情願。

他說:有些疙瘩我永遠沒法解開,顯然龍蝦可以讓我好過一點。

……

柯林所說的疙瘩,指的是房租,具體點是指那張黃色紙條上寫著的房租欠款,2748。60美元。

如果這個月他還不能還清,那麼房東就有權申請“驅逐令”——一種合理合法的,公務執行的掃地出門。

書中的一組資料:

美國中產以下家庭,平均會用月收入的60%-70%支付房租(America Housing Surver,1991-2013)。

剩下的40%-30%,還會被基本的生活開銷,以及過度消費所瓜分。

所以,在capitalism社會的冷漠利己影響下,這類家庭幾乎沒有階層跨越的機會,這類家庭在全美的佔比是43%。

從房租與收入的佔比,再到階層跨越,有意思。

如果按照書中的邏輯:

上海目前的平均工資是10338元/月(2020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21年7月);

平均租金是100。04元/月/㎡,全市房租的均價是7038元/月(全國房價行情網,中房協,21年8月)。

如果也按照43%的佔比來粗算,上海414。7萬戶家庭,摺合962。1萬人已經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摸到中產門檻的機會。(964。4萬戶*43%*2。32戶均人口)

當然,以上的推演並不嚴謹。

文化、制度、政策導向、住房保有率的統統不同,註定我們不會在貧富差距的歷史泥潭裡陷入太久。

但如果聚焦到個體,我還是想和你聊聊中產階級這個群體;

之前的文章我們討論過上海中產的門檻,並量化成了具體數字;

——1000萬總資產打底。

但你發現沒有,這個數字只是結果,不是過程。

所以,請你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將收入、財產、資產等等這些數字拿掉;

什麼才是中產階級?

或者換個問法:

典型的中產特質有哪些?

一共有三個關鍵詞:消費、心力、佔有。

1

消費主義下的剋制

沒有一個時代,比今天更容易把錢花出去了。

現代金融的輔助下,階層間的消費界限越來越模糊,這是一場“消費者剩餘”的全面潰敗。

走進低收入家庭,看到門口擺著一雙全新的耐克鞋,或是房間裡的大螢幕電視,有些中產階級的朋友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感到憤怒。

保守派的智庫和媒體會這樣報道:“有平板電視的人,還能算窮人嗎?空調、有線電視、Xbox主機,在美國到底何為貧窮?”

到底何謂貧窮?

當一個人的“消費者剩餘”被榨乾,被擊穿,才是真的窮。

“消費者剩餘”是一個微觀經濟學概念,指的是:

消費者購買商品,其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與這些商品的實際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

打個比方,我願意為一頓普通工作餐支付20元的價格,30元也可以,40、50元還能接受,60元我會想想,但70元我會拒絕。

所以在我心中,一頓普通工作餐的價格上限應該是69元;

就在昨天中午,我花了25元就解決了工作餐,那麼69-25=44元,這就是我個人工作午餐的消費者剩餘。

無數商家都在開動腦筋:如何讓我心甘情願的套出剩下的44元。

某天,公司附近一家網紅餐廳的老闆告訴我,他們餐廳專為月薪超過5萬的金領服務;

並且聘請了專業營養師每天更新選單,一份工作餐的價格是69元。

好吧,我想試試,說不定每天去那裡吃飯,我的月薪也會超過5萬。

過了一段時間,老闆告訴我,他們店裡還有升級服務,專為年入千萬的企業家服務,有國宴大廚,還有空運食材,甚至歌舞助興,一份工作餐的價格是100元。

我說:太好了,我太想和成功企業家一起就餐了,但這個價格嚴重超過了我的預算。

老闆說:沒關係,我們與金融企業有合作,今天吃飯,下月結賬,還有年卡服務,預付費一年可以打95折……

以上,雖然只是個故事,但你知道的,這樣的橋段每分每秒都在發生;

比如某網紅吹風機、某中產標配的筋膜槍、潔面儀,都透過類似的設計與營銷手段,將原價100-200元的商品,賣出20-30倍的溢價。

小到手機、筋膜槍、白T恤,大到筆記本、冰箱、家用車。

當你徹底沉迷於商家的造夢,你就叩開了貧窮的大門。

用消費去標榜階層,就相當於一群猴子覬覦水中的月亮;

家裡或身上掛滿了“中產標配”,這一點也不酷,每個人只要想,就都可以做到;

但剋制消費,精準投資,最終攢出一套內環大平層,這簡直太酷了。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我們沒必要活得像苦行僧;

但要牢牢守住自己的消費者剩餘,將它用在更有效用的事情上。

貧困無度消費,中產節制選擇,這無關面子,但會持續拉開階層差距。

2

心力是一種稀缺資源

你的專注,決定你的現狀。

當真正意識到,心力是一種稀缺資源;

並開始有意識的分配,甚至統計其使用情況,才可能跳出“窮忙”的怪圈。

米特斯夫人生活的主要來源是聯邦救濟金,不過她也會推著裝雜物的小推車,開始撿破爛的一天。

撿瓶子換到的錢,會用來買一些討喜的小零食,如果哪天“大豐收”,那她就會帶女兒去Chuck E。cheese‘s開心一下,打打牙祭。

在路過拖車營“最高階地段”時,米特斯夫人會特別留意,裡面住著噴砂除鏽工人、機修工等等,這裡工作“最體面”的一群人。

經驗告訴米斯特夫人,這裡容易“大豐收”。

實際上,米斯特夫人非常勤勞;

但可惜,她的心力幾乎全部集中在撿瓶子這一件事情上了。

認知心力(cognitive effort)是心理學術語,代表日常資訊負荷所需的心智,它是有限的。

還記得之前“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間”的舉措嗎?

這是透過限時,強制保護小朋友心力的動作,我舉雙手贊成。

實際上玩過遊戲的朋友都知道,打遊戲一點都不輕鬆,甚至需要高度精神集中;

這種高度精神集中的狀態,對心力的耗散十分可觀;

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每個人平均一天只能保持4個小時的精神集中;

如果套用這個結論,你準備怎麼分配這4小時?

在生活中,你一定見識過“窮忙”案例;

明明很辛苦,但為什麼收入、職位,或者技能停止增長了;

每天一回到家,攤在沙發上,連話都不想說,吵架都懶得回嘴;

這時候希望你明白,你所專注的事情,已經耗盡了你的心力,並且你的心力很可能錯付了。

如果你對現狀不滿,請你停下來想想;

你目前的專注,值不值得你耗費所有精力;

以及有哪些事情,值得你劃撥一部分珍貴的心力給它;

以我的經驗來看,股市和房產是兩大中產不可迴避的心力花費。

特別是房產,有些人告訴我,他們這輩子只准備買2-3次房子,頻率不高;

所以沒必要在房子上耗散太多心力;

而這些人沒想到的是,平均一次買房會影響個人未來15年的財富走向;

這真的不重要嗎?

Tags:心力中產工作餐房租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