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中單翼是什麼意思?中國空軍建立的時間比這個時間還早,比世界還早

由 河東三叔 發表于 娛樂2021-06-06

簡介說得有點遠,回到第一代噴氣式米格戰鬥機,蘇聯給我們提供了高亞音速的米格-17,以及超音速的米格-19,對應我們仿製出殲-5和殲-6機型(兩者正面有點像除單雙發外,垂尾也是最大外部區別)

中單翼是什麼意思

從1951年4月17日起算,

航空工業成立已滿70週年,不過有意思的是空軍建立卻比這個時間還早,與共和國同齡已有近72年曆史。不同於各航空大國先有航空事業再有空軍,中國空軍誕生之初直接投入戰場邊打邊建,滾滾硝煙中從陸軍轉空軍、繳獲敵機、引進仿製起家,72年過去終於從仰人鼻息到趕超世界成為一流。

開局一張圖這個習慣不變,空軍邊打邊建早期全盤蘇式裝備,從成品引入、維修仿製,再到自主研製。空軍也是從比較單一的殲擊教練機型,慢慢發展出集航空、防空、雷達、電子對抗、空降空等諸多兵種於一體的戰略性軍種,幾十年間也就形成了祖孫四代多型戰機格局。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從殲-5到殲-20

中國空軍建立時間雖然較發達國家晚,但起點可一點也不低,由於師承蘇聯幾乎是一步直接跨入噴氣時代。1954年,中國航空工業成功仿製出教-5(原型雅克-18教練機),1956年成功仿製殲-5(原型米格-17戰鬥機)。短短數年工夫已經有能力打造世界先進戰機,要說差距也就是在3-5年之內,關鍵是培養出了一大批宗師級設計師,包括:徐舜壽、葉正大、顧誦芬、陸孝彭、屠基達、程不時等人。由於機型較多,我們只選取最具代表性戰鬥機進行解讀,為了保證機型續承性取其中七款主力說明,特別說明雙發殲-6同比例下確實看起來和殲-7差不多大,絕對不是小飛機。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中國空軍祖孫四代戰鬥機

第一代戰鬥機

空軍第一代戰鬥機來自蘇聯米格系列,米格主打前線戰術小飛機,主要注重靈活機動性。這種特性有好有壞,在注意格鬥導彈還不盛行時代好用,但後期腿短的米格-29敗於蘇-27同樣是時代發展需要,直接結束了米格家族輝煌史。說得有點遠,回到第一代噴氣式米格戰鬥機,蘇聯給我們提供了高亞音速的米格-17,以及超音速的米格-19,對應我們仿製出殲-5和殲-6機型(兩者正面有點像除單雙發外,垂尾也是最大外部區別)。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第一代殲-5和殲-6戰鬥機

當年有全套資料圖紙,再加上實物參考研製速度很快,1956年殲-5就已仿製成功。採用機頭進氣後掠中單翼佈局,單發動力是一款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機體很小機動性超強。而且小機扛大炮火力很猛,裝備了一門37毫米、兩門23毫米口徑機炮,同時代對陣美製戰鬥機有極大優勢(美國戰機主要裝備12。7毫米機槍,以及少量20毫米機炮)。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5戰鬥機

1960年,新一代殲-6戰鬥機也仿製成功,相對應蘇聯是1955年正式服役兩者僅差5年。延續米格機頭進氣佈局,採用後掠中單翼,由於需要實現超音速飛行配套了兩臺發動機,效能較前型有著質的變化。殲-6入役後成為空軍主力機型,執行包括國土防空、奪取前線制空權、兼具對地攻擊等任務,誰也沒想到這款一代機居然堅持用了幾十年。

在國土防空中總能以弱制強,曾經擊落多款美國先機戰機(包括跨代F-4“鬼怪”),而且在它的基礎上研製了強-5強擊機,更是成為對地支援攻擊的主力。殲-6效能出色除了在國土防空中戰績輝煌之外,也大量出口創匯經過實戰考驗,甚至在當年被技術封鎖時代承擔起以物易物的硬通貨作用。從埃及、阿爾巴尼亞等國交換回不少好裝備,如米格-21PM全天候戰鬥機、米格-23變後掠翼戰鬥機,為後來的殲-7III、殲-8II、強-6研製提供重要借鑑作用。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6戰鬥機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6戰鬥機老照片

第二代戰鬥機

這次是基於米格-21仿製的殲-7,以及在米格-21/殲-7基礎上拉皮改進而來的殲-8,雖然已經進入二代機但米格系列還是以小型高機動為主。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米格-21戰鬥機,這次再升一級進入二倍超音速時代效能自然提升更多,而且基於米格-21/殲-7基礎的殲-8則進入了類似二代半水平,對自主研發之路有重大促進作用。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第二代殲-7和殲-8Ⅱ

其實米格-21的引進很意外,畢竟60年代開始中蘇關係已經趨冷,雙方軍事裝備引進就沒有那麼順暢。有別於以往可以無限制獲得技術,在獲知蘇聯已經打造出新一代米格-21之後,我們也給予了諸多關注但遲遲未能到手。直到60年代初,由於國際形勢發展需要,蘇聯迫切需要得到中方支援,於是主動提出可能出讓米格-21和相關配發動機制造許可。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然不能拒絕,雙方於1961年達成引進協議,包括由蘇聯提供全套生產技術資料,還有飛機和發動機散裝件等。這項合作談成沒多久,雙方關係再次進入低谷已滿十年的第一次航空合作暫告結束,但米格-21的引進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絕對是救星,因為接下來外部先進技術引進渠道突然消失只能自力更生。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米格-21戰鬥機

由於獲取的資料不齊全,只能大量依靠對實機進行測繪,在這樣的背景下殲-7首飛於1966年完成。早期基本型和

米格-21原型差不多,較長的空速管安裝在機頭正下方,機身右側安裝有一門30毫米口徑機炮。顯著特徵是包括:艙蓋和風擋呈整體式結構向前上方開啟,機身背部細長背鰭一路延伸到垂尾,飛機垂尾根部沒有安裝減速傘艙。殲-7同樣成為空軍主力,而且還大量外銷特別是兩伊戰爭時代創匯很可觀,在巴鐵手中也經受了實戰考驗是個搶手貨(70-80年代)。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7戰鬥機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7戰鬥機

殲-7型號太多大雜無法一一介紹,最大的升級改變是80年代打造的殲-7E,採用雙三角翼效能機動效能甚至達到F-16A的水平。至於終極改型教練-9“山鷹”,以及多少有點血緣關係的梟龍等,目前為止還在批次裝備中不能不說是個傳奇。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教練-9“山鷹”

接下來殲-8要登場了,米格-21拿到手時雖然還算先進,但考慮到下代效能更強戰機的需要開始了創新之路。包括殲-8、殲-9等都有了目標定位,殲-8就是米格-21/殲-7的拉皮放大雙發版本,由於身材比例太纖細了因此有了個“空中美男子”的綽號。不過修長的身材和它設計定位相關,當時定位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機,由於沒有外部技術可供引進最穩妥作法就是放大米格-21/殲-7。

早期提出的是雙二高指標,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2馬赫、最大升限超過2萬米、基本航程1500公里、最大航程2000公里。當然還必須安裝雷達以實現超視距作戰能力,同樣採用機頭進氣大後掠三解翼佈局,由於配套航電裝置無法按時完成,說好的全天候變成了白天型。1969年首飛成功,標配兩門30mm機炮,4枚霹靂-2空空導彈,論實際作戰能力還不如靈活的殲-7。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8白天型

隨著70年代之後中西方關係轉暖,有了機會跟蹤國際先進航空發展趨勢,對於我們的設計思路產生重大影響。原來單純追求高空高速,現在改為注重中低空高機動能力,同時配套更完善的航電裝置(雷達、火控、視距外武器等),1984年兩側進氣佈局殲-8Ⅱ成功首飛。殲-8Ⅱ雖然歷經了和平典範的挫折,但在後來努力下不失為過渡期重要型號,具備了超視距全天候作戰能力,而且發展出空中加油型號,是90年代後十多年間空軍主力機型。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8Ⅱ戰鬥機

空軍全家福,跨越72年戰鬥機簡史,從殲-5到殲-20祖孫四代(上)

殲-8Ⅱ戰鬥機

篇幅所限內容較大,前後分為兩章寫完,後續空軍三劍客成為現在的當家主力,特別是殲-10、殲-20發展同樣艱辛從殲-9起步歷經無數版本才成型。

Tags:米格戰鬥機21仿製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