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恩施地方舞蹈板凳龍,古老傳統中說著硒都地方文化的讚歌

由 喲恩施 發表于 娛樂2023-01-01

簡介人們見此,對它很是感激,於是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線起來,希望透過此種方式使它能夠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世世代代以舞紀念它的功德

硒哪裡最多的地方

恩施地方舞蹈板凳龍,古老傳統中說著硒都地方文化的讚歌

板凳龍是盛行在恩施市西南部芭蕉侗族鄉及周邊地區的一種非常獨特的民間舞蹈,每逢當地的重要節日或者活動時,都會耍上一回板凳龍,現已經被入選為恩施市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在這舞蹈之中彰顯著獨特的地方文化,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屬於他們的民間故事。板凳龍的樣式多樣,一般是在板凳上紮上由皮紙或布及竹篾製成的龍形彩繪然後起舞,觀賞性很強。有―個的為獨凳龍,道具為―條家用長板凳,一般為一至三人起舞。根據參演的人數確定拿凳子的方式,按規定套路,踩鼓鑼點子,循序漸進地舞出各種動作來。多個的板凳龍,一般是由五至十―條板凳組成,每人各舉―凳,最前―名為龍頭,最後一名為龍尾,其餘者組成龍身,還有另一人舉寶珠逗龍行進。

恩施地方舞蹈板凳龍,古老傳統中說著硒都地方文化的讚歌

關於板凳龍的來歷可謂是眾說紛紜,在這之中還有一個載滿傳奇色彩的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地上的人們遇上了大旱,東海的一條水龍看到民不聊生,心生憐憫於是不顧一切躍出水面,下了一場大雨,但水龍由於私自施雨違反了天條,被懲罰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見此,對它很是感激,於是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線起來,希望透過此種方式使它能夠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世世代代以舞紀念它的功德。

恩施地方舞蹈板凳龍,古老傳統中說著硒都地方文化的讚歌

板凳舞講究動作協調,凳凳相隨,時起時落充滿了動態美感,動時極似蛟龍戲水,活潑歡快。傳統動作由龍抬頭、龍回首、龍翻身、龍纏樹、龍戲珠、龍搶寶、龍飛天、龍入海、龍擺尾等動作組成,動作特點主要是以龍為靈感來源,展現龍的各種形態,注重圓、翻、纏等動作,觀賞性強。舞到高潮時,龍上下翻舞,起伏多變,讓人看的目不轉睛。伴奏樂器以民樂嗩吶、笙為主,配以鼓、鑼、鈸,整個旋律歡快優美,鏗鏘有力,民族風味濃厚,舞與樂的結合給人以一種立體的享受。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後來對板凳腿進行了改進增加了舞蹈的靈活性,同時在龍的裝飾上下了更多的功夫,讓龍變得更加靚麗與靈動,呈現給人們一場視覺盛宴。

恩施地方舞蹈板凳龍,古老傳統中說著硒都地方文化的讚歌

恩施“板凳龍”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舞出了“恩施風”, 以多變的舞姿勾勒出了恩施人粗獷豪放、樸厚勤奮、膽大心細及對自由快樂的追求形象。過去的生活多是在溫飽的邊緣徘徊,能在艱苦的日子中藉助現有的物體起舞,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彰顯了當地人浪漫文藝的情懷和敢於創新的意識。恩施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這裡交融,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搖籃,歷史的車輪不斷地前進積澱出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讓人難以忘懷的恩施風情。

Tags:板凳恩施動作起舞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