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由 這是博物館 發表于 娛樂2021-07-04

簡介傳統的認識是使用失蠟法制作出來的,即先在可塑性強的蜂蠟上把完整的結構和紋飾雕刻出來(蠟模),然後內外裹上耐熱的材料(陶土)做範,加熱後蜂蠟融化,最後在陶範中澆灌青銅熔液,冷卻後便得到了與蜂蠟造型一樣的青銅鑄件

蟠虺紋銅尊盤是什麼時期的

關注“這是博物館”,掌握看文物的方法。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件非常有特色的青銅方鑑,它可能來自於戰國時期。鑑是盛放酒或水等液體的容器,可以理解為酒罈子;精美的青銅鑑往往用於高等級的祭祀場合。

廢話不說,直接看圖。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資料記載來自於1928年金村大墓

在開始欣賞之前,先介紹幾點這件青銅鑑的基本情況:

第一點,1937年出版的《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中,收錄了這件非凡的青銅器,並依據傳統命名方式稱它為“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官網描述她為“方鑑,帶有開放式器蓋的容器,用於酒的加熱或散熱”。

第二點,它的體量比大多數青銅鑑要小。鑑的器型往往較大,我看它的照片時,覺得穩重大氣,想來尺寸不凡;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博物館的記錄中,它的口徑邊長不過 30。3cm,高 19。8cm,是一件體量很小的青銅鑑(資料來自安博官網。或許這是早期學者將其稱為“方器”的原因)。

第三點,它完整的時候,四面原本都是有鋬的。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這和同時期的其他典型青銅鑑結構一樣,且四面的鋬造型應是同一種(如下圖示例)。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一件青銅鑑。圖片來源於網路

看鋬杵的結構可知,原本的四個鋬是留好插杵的兩個孔、分別鑄造好後,再安裝上去的。按常理它們是會跟青銅鑑一起出土的,至少不會離得太遠。可能有兩個原因讓它失去了鋬:鋬掉落了,盜掘者不知道它們和青銅鑑是一套;盜掘者刻意把它們分開賣掉了。

接下來正式開始欣賞。這件青銅鑑在我看來,有三點區別於其他青銅鑑的特殊之處。

第一,它有一件少見的、做工精巧的鏤空器蓋。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帶蓋的鑑本就不多,何況還是四面斜坡式的器蓋。我們看一下俯檢視,能更清楚的欣賞到器蓋工藝的繁瑣。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雖然已經破損嚴重,但依然能感受到完整形態的精美和氣勢。這種鏤空蟠虺(pánhuǐ,盤曲的小龍小蛇)紋結構工藝複雜,只出現在少數高等級墓葬的器物上,如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尊盤。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曾侯乙尊盤區域性。圖片來源於網易

這種鏤空蟠虺紋結構怎麼用青銅溶液澆鑄出來呢?傳統的認識是使用失蠟法制作出來的,即先在可塑性強的蜂蠟上把完整的結構和紋飾雕刻出來(蠟模),然後內外裹上耐熱的材料(陶土)做範,加熱後蜂蠟融化,最後在陶範中澆灌青銅熔液,冷卻後便得到了與蜂蠟造型一樣的青銅鑄件。

但是今天更多的學者認識到,失蠟法未必是當時工匠的首選。以這一件器蓋為例: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它的結構雖然看起來繁瑣無比,其實主要是棕色標記(吐舌頭的獸首)和紫色標記(帶小鉤的捲曲身體)的結構的組合。

另外鑄件之間有大量的疊壓關係: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一根壓一根的疊壓關係,說明結構中的大部分交錯是透過鑄件扭、拗來實現,而非整體澆鑄來實現的。

這兩點說明,它更可能是用“一模多範”的方法批次的澆鑄了棕色和紫色的獨立鑄件,然後透過扭拗和焊接的方式拼合在一起。不好理解?

把一個個獨立鑄件想像成樂高的小方塊就好了。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器蓋上能清楚看到蟠虺紋結構與框架之間的連線痕跡

想一想,即算是用蜂蠟,是不是也很難把每一個結構都雕刻得大小、粗細、長度和紋飾都完全統一,對嗎?何況失蠟法不需要也不方便去實現鑄件之間的疊壓關係。

這裡隱藏著一個技術發展的邏輯:技術總是朝著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向發展。

那像樂高一樣的單個鑄件拼合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很多的。從實用角度來說,可以不限於空間、時間的實行大批次標準化的零件生產,乃至定製生產;可以按照需求拼合出不同尺寸、不同形狀的結構;大大降低了報廢的損耗(一個鑄件沒做好或者損壞了,換一個鑄件就可以;而整體澆鑄出現意外,成本就高了)。從藝術角度,鑄件拼合拓展了整體澆鑄的美學邊界,能輕鬆實現更多藝術造型等等。

也就是說,

統一批次生產標準的零部件,是一種更高階的工藝理念

。當然也有一定的代價,比如鑄件拼合的結構在堅固性上未必強過整體澆鑄;零部件越多,使用過程中出現意外的可能性相對更高——對於高規格青銅禮器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方法來說,這些差距是可以忽略的。

不過我看這件器蓋的結構,總覺得少了什麼東西。於是我疑心它原本的結構是這樣: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在紅線標記處原本有四根支架支撐蓋體的框架結構,四面鏤空蟠虺紋純粹是裝飾性的。在埋藏地底的漫長過程中,墓葬發生了垮塌,作為受力結構的框架首當其衝的被損毀了。

這樣是不是更合理?

第二,它的主體器壁的造型別出心裁。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仔細看,器身的四側腹壁透過明顯的錯層分為了六個板塊(黃凸紫平)。這種造型真的很少見,典型的反映出了這一區域的紋飾工藝:每一板塊的紋飾是透過有紋飾的模具在泥範上分別印製出來的。“紋飾分割槽印製”跟“鑄件拼合”背後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分別製作區域性,再拼合為整體。

同時,我猜測凸起板塊部分在方鑑壁內部也是凸出的,當然需要實物驗證。這種工藝在春秋時期已經成熟並廣泛應用,主要是器壁“錯層分割槽”的設計理念有創意,我是第一次見。

第三,器身口沿和頸部的紋飾使用了多種材質。

我之前沒見過青銅鑑上使用金銀錯、嵌松石技術的例子(多見於青銅壺)。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所著《YIN AND CHOU RESEARCHES》(《殷周研究》,1935年出版)一書中,有對這件青銅鑑口、頸部紋飾的線圖和錯藝材質的研究: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四種顏色分別對應的材質是金、紅銅、綠松石和孔雀石——加上本身的青銅,一共使用了五種不同的材質。其中孔雀石與銅礦共生(銅的碳酸鹽形態),綠松石是銅礦的伴生礦石(銅鋁磷酸鹽形態),它們都是藍綠色——工匠是刻意區分使用,還是混用了呢?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礦石形態的綠松石(上)和孔雀石(下)

如果我們仔細看高本漢先生畫的線圖,會發現青銅鑑這一片區的口沿紋飾錯的是金和綠松石,頸部紋飾主要是紅銅和孔雀石(此處對高本漢先生的細緻表示佩服)——也就是說,

青銅鑑的製作者或使用者很可能追求的就是在青銅暗金色的背景上,亮金和松石藍、熟紅和孔雀綠的搭配效果。

以上是我認為這一件青銅鑑與同時期、同類型器物不同的三個特色。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件青銅鑑的使用場景。有沒有意識到,鏤空的蓋子雖然漂亮,但是完全起不到遮光蔽塵的作用呀!這種蓋子唯一的實用特點可能就是方便氣體流通,可能因為如此,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推測它的功能為“用於酒的加熱或散熱”。

不過適合加熱的往往為高柱足容器,這種圈足器型不適合底部加熱。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這樣的高柱足底部有空間,更適合加熱

“冷卻”倒是一個有趣的想法:在祭祀活動的流程中,某一步驟會將熱酒倒入方鑑,蒸汽透過盤旋的龍蛇上升,烘托出一種莊嚴的氛圍——從祭祀的藝術角度不失為一種好的猜想。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西周時期的青銅鬥。圖片來源見水印

但是按照鑑的基本盛放功能和蓋子的結構,我推測它在實際使用時會覆蓋上絲綢類的紡織物,祭祀流程中將絲綢揭開,用鬥從蓋子中間的方孔取酒。

最後的最後,我們再看一眼這件非凡的青銅鑑。

「硬核看文物」一件戰國時期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

資料記載來自於1928年金村大墓

請注意它的表面顏色基本是綠色的正常銅綠(鏽);而大多數的青銅鑑因為其容器功能,多次與溶液接觸後,容易出現侵蝕到本體的紅色有害鏽蝕(見上面引用的一張銅鑑顏色)。這說明這一件青銅鑑的使用次數並不多,在墓葬中的儲存狀況也不錯。

你覺得呢?

說明:

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現藏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根據記錄,出自金村大墓。

梅原末治定名的“金銀錯獸渦紋蟠螭方器”中雖然有銀,但“金銀錯”是一種技術,並不是指“錯金銀”。

所有此青銅鑑的圖片來源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官網,有備註的圖片由“這是博物館”的

這館長

製作。

你的轉發、點贊、評論,就是最好的支援。

Tags:青銅鑄件紋飾結構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