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由 新京報書評週刊 發表于 藝術2023-01-31

簡介作者 | [加]西德尼·史密斯01起初我想寫的是另一個故事《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是我第一次獨自創作的文字與圖畫

繪本的創作過程如何寫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本文轉載自“新京報小童書”)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插圖。

凱特·格林威獎是為紀念19世紀英國童書插畫家凱特·格林威 (1846–1901)而於1955年設立的獎項。每年由英國圖書館協會在9月提名,次年3月公佈入圍名單,6月的頒獎典禮上公佈獲獎者。

今年加拿大插畫家西德尼·史密斯(Sydney Smith)憑藉《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Small in theCity)獲獎,這是他繼2018年的《海邊小鎮》(Town is by Sea)後第二次獲得這個獎(城市那麼大,我卻這麼小 | 童書新品)。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加]西德尼·史密斯 著/ 繪,奇想國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21年6月。(點選書封可購買)

繪本是用一組圖畫的連貫韻律來傳達一個主題的創作形式。有的繪本內容一目瞭然,有的繪本似乎暗含深意,這背後考驗的是讀者的“眼力”。現在繪本普遍被認為是給兒童閱讀的書,但即使是獲得童書領域大獎的繪本,它的讀者也並不僅限於兒童。因為繪本不僅僅透過某個故事或人物傳達某種意義,它的創作技藝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達,因此,繪本與攝影等其他藝術的關係也十分緊密。

優秀的繪本總是簡潔而深邃,同文學作品一樣,關聯著創作者的情感。在《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的扉頁上寫著,“謹以此書紀念加拿大童書出版人希拉·巴里”,也許你會想知道創作者為什麼要寫這句話。

我們一起來看看西德尼·史密斯創作《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的過程吧。繪本看似寥寥幾幅圖,幾行字,但它是作者與圖畫的融合,也是作者與編輯的配合,其構思與創作過程足以寫成一篇小說。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作者 | [加]西德尼·史密斯

01

起初我想寫的是另一個故事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是我第一次獨自創作的文字與圖畫。創作這本書的目的,是想對我在多年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創作技巧進行一次全新的集中探索,比如復調(音樂術語,也是一種寫作技巧,指多條故事線並行發展)、蒙太奇(電影剪接手法,指多個視覺畫面的拼接)、多義性主題,以及一種新的敘述方法——敘述物件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包括孩子在內的所有人。我想看一看,這些令我感到興奮的表達方式能讓我在創作之路上跑多遠。

關於這本書,起初我想寫的是另外一個故事,名字叫《雪地堡壘》,講的是一個沉迷於在雪地裡挖隧道的孩子,最終迷失在了迷宮般的雪堡裡面。隨著故事創作的推進和發展,我發現虛構類的故事很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真實的暴風雪擁有改變一座城市的能力——這讓我看到了更多實質內容。

於是,故事發生了改變,現在是關於在一座遭受暴風雪侵襲的城市裡感受到孤獨,從而不斷尋找安慰的故事。不過,整個故事還缺乏一個敘事基礎——氛圍渲染太多了,核心內容還不夠。因為,當我向朋友們講述這個故事時,他們只用茫然的眼神看著我。於是我便知道,我還需要更充實的內容來支撐故事,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敘述就夠了。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當我訪問波士頓時,我和編輯尼爾·波特(Neal Porter)見了面,並向他描述了我的創作情況。他建議我在故事裡加一隻狗,但我很快就拒絕了這個提議。然而,這個想法在我腦海中徘徊不去。一個月後,當我開車穿過新斯科舍省的鄉村時,我無意中聽錯了瑪莎·溫萊特(Martha Wainwright)的一首歌的歌詞,這個“錯誤”竟然激發了我的靈感。

我以為她唱的是:“為什麼我再也無法見到你?因為我已經竭盡所能,去做那些正確的事。”這歌聲聽起來自信而又謹慎,實際上表達的卻是一個無比悲傷、絕望的請求。我把這一點運用到了故事中,就有了這個關於一個孩子在城市中尋找走失小貓的故事,那個孩子的心聲就是故事文字。

我依然保留了暴風雪的背景,因為這可以渲染出角色的孤獨感與無助感,並且這感覺會隨著情節的發展越演越烈。除此之外,暴風雪也提供了貓咪最終被尋回的線索——結尾處,雪地上留下了貓咪回家的腳印。

最終,故事漸漸成型了。

02

是否有同類的故事存在過

當然,此時不能高興得太早,我還需要看看其他關於雪和城市的書。我擔心這個故事早就被別人寫過了,為此我做好了“部分”心理準備去接受這個災難性的發現。

所幸的是,我們的圖書館以及我們的朋友,也就是圖書館員們,對圖書特別瞭解,他們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喬安妮·施瓦茲(Joanne Schwartz)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童書作家,還是一點陣圖書管理員,她幫我整理了一堆關於冬天和城市的書,有尤里·舒利瓦茨(Uri Shulevitz)的《下雪了》(Snow)、馬修·科德爾(MatthewCordell)的《我遇見了一隻小灰狼》(Wolf in the Snow)、大衛·約翰遜(David Johnson)的《雪的聲音》(Snow Sounds)、雷蒙·布力格(RaymondBriggs)的《雪人》(The Snowman)、喬伊斯·西德曼(Joyce Sidman)和貝斯·克羅姆斯(Beth Krommes)的《黎明之前》(Before Morning)、珍·尤倫(Jane Yolen)和約翰·秀能(John Schoenherr)的《月下看貓頭鷹》(Owl Moon)、艾茲拉·傑克·季茲(Ezra Jack Keats)的《下雪天》(The Snowy Day)、酒井駒子(Komako Sakai)的《要是雪停了》(The Snow Day)、波米·帕克(BomiPark)的《初雪》(First Snow)和山姆·亞瑟(Sam Usher)的《下雪了》(Snow)。讀完這些書之後,我終於大大地鬆了一口氣。這些書的製作非常精美,不過呢,都不是我想要寫的故事!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插圖

03

與之前的創作一樣,我受到攝影的啟發

接下來,該畫草圖並建立參考資料庫了。我開始尋找那些能給我帶來正確基調和新鮮視角的作家以及藝術家。

我想要真誠地表現這個城市。街區是骯髒寒冷的,絕對不是一個迷人的住宅區街道或死衚衕。這個設定對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那就是我生活過的地方,也是我撫育孩子長大的地方。我們住在被犯罪與警笛聲包圍的環境中,而我們也不是唯一住在這種危險街區的家庭。我想展示的,正是生活在城市中心的真實情況。

與之前的創作一樣,這一次我同樣受到了攝影的啟發。攝影師索爾·萊特(SaulLeiter)、李·弗裡德蘭德(Lee Friedlander)和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為我提供了靈感。他們拍攝的城市照片有著新穎的構圖創意。那些透過窗戶進行拍攝、聚焦反射映像以及裁切影象的方式,都顯露出一種對抽象風格的偏好。對於意在描述一種具有壓迫性的、總是令人感到困惑的城市環境或心理狀態而言,這樣的方式多麼完美啊!

我還拿起了我父親的老式單反相機,決定投入一些時間和資金拍攝不同天氣狀況下的街區。膠片機拍攝出的照片,擁有獨特的色彩和紋理質感,非常適合這個故事。這臺相機曾經記錄過我的童年時代,再次用它拍照有一種魔力。這種感覺很好,但我慢慢開始變得有些沉迷於其中了。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04

有時我會參考草圖,把終稿的畫面整個改掉

有一樣東西是大多數藝術家最為看重的,那就是創作過程中產生的靈感。它是即興創作與實踐探索這兩種想法的調和,是工作開展中的興奮和自信,它會在你眼前逐漸變得真實……靈感出現的時刻很珍貴,卻讓人難以捕捉,因為這充滿了隨機性。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不拿起鋼筆、鉛筆或畫筆,靈感永遠不會到來。這就好比唱歌,假如你一個星期的時間都保持沉默,那麼當你再開口的時候,第一個音符很可能不在調上。

於是,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坐下來寫出了這個故事,然後又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畫出了分鏡草圖。但是,和過去一樣,我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我太過於看重某些東西,以至於把這些東西畫得太滿,而其他一些本來應該呈現的內容卻沒有得到明晰表現。而此時,剩下的時間又不夠重來一遍了。

通常情況下,創作完成後,我都會把終稿和之前透過的草圖進行對比,然後我發現,草圖常常展現出一種不可重複的即興風格。很多時候,我會參考草圖,把終稿的畫面整個改掉。之所以這麼做,倒不是因為這些即興風格的畫面能為提升作品的質量發揮多大作用,而是因為這些草圖本身就是創作過程中一個完整而獨特的存在。

05

圖畫與文字最終的糅合

《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的開篇,是一個連續的蒙太奇版面。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我想讓這本書的第一頁看起來像電影的開場。在電影《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中,透過擋風玻璃看到的城市燈光有一種失真的效果,而在電影《搜尋者》(The Searchers)中,門口的人影都是模糊的輪廓,我想在自己的作品裡透過這兩種影像風格的融合來表現城市。通常,電影的開篇也是介紹演職人員名單的地方。因此,我也想在作品正式開始前和讀者交流一下故事核心,同時介紹人物登場。對於這本書,很多時候我都需要讀者對這種模糊的多義性保持耐心,並與我一起繼續前行。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另一個蒙太奇版面出現在第四個跨頁。這是一組混合的影象,密集排布的小格影象傳遞出一種緊張感與壓迫感,其中一些小圖還非常具有敘事性。但這些“小方塊”很快就讓我陷入了困境——我在如何給它們排序上遇到了麻煩。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從《路邊花》開始,我就對一個問題很感興趣:書中沒有文字的片段,會如何改變讀者閱讀的方式和節奏?無字片段會引起讀者“朗讀聲”的停頓,有可能打亂原本自然行進的閱讀節奏。如果你希望製造“無聲勝有聲”的時刻,這種方式尤其奏效;如果圖畫與文字是一種相互矛盾的關係,或者有潛在的含義需要表達,新增這樣一種無字影象,可以給讀者時間來處理這些需要他們瞭解的潛在資訊;或者說,這也可以僅僅代表角色內心的平靜。如前所述,在《等爸爸回家》中,我就使用了一組有順序的無字影象營造出等待父親時的情緒張力。在《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這本書裡,文字消失的同時,城市的喧囂也消失於暴風雪中。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同《路邊花》和《等爸爸回家》一樣,這個故事也是我與自己的心情和解的一次嘗試。

《路邊花》是關於在繁忙的城市中發現並分享美的故事,這是我剛搬到多倫多時創作的;《等爸爸回家》是關於奮鬥、家庭和遺產的故事,在創作這本書期間,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這個創作過程幫助我認識到了這一刻的重要意義;《大大的城市,小小的你》講述的是一個人在痛失所愛的情況下走上傷心之路,與此同時,又能夠在不停息的城市生活中把控住方向的故事。希拉·巴里(Sheila Barry)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編輯,她在我創作這本書的時候去世了。失去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之後,我透過這本書中的角色投射並處理了自己的感情。

注:所有圖片和照片均由西德尼·史密斯提供。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本文為獨家內容。作者:[加]西德尼·史密斯;編輯:申嬋 西西;導語部分校對:李世輝。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延伸閱讀

童書大獎的來歷

“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大獎”為什麼是童書經常用到的宣傳語?

聯絡我們

入讀者微信群

作者投稿或童書合作

靈感來自於一次“誤聽”——2021年凱特·格林威獎得主談繪本的創作過程

Tags:故事城市創作童書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