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美術將納入中考,怎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名師:從3個方面著手

由 教育輕聊 發表于 藝術2023-01-11

簡介這時,教師就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改動就是小作者的想象和創造,但改動後我們仍可以看出畫的是老虎

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

#美術#筆者曾經一篇文章:

美國小學生畫蘋果,老師拎來一筐蘋果,由學生任拿一個去畫;日本的學生也是拿著個蘋果去畫;而中國學生畫蘋果,往往是由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標準的蘋果,規定好先畫左,後畫右,這邊塗紅,那邊塗綠……結果只有中國學生筆下的蘋果畫得最像。

讀了這篇文章,筆者獲益匪淺。

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畫得像不像的結果,而在於“畫”的過程。雖然中國學生畫得很像,但他們只是機械重複了老師的動作,並沒有自己的創造思維,這樣無形中就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美術將納入中考,怎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名師:從3個方面著手

而美日兩國的學生卻按照自己的思維和想象,透過自己的認識方式去畫,雖然畫得不像,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改變“灌輸接受”式教學,教師要善於啟發,循循善誘,及時發現學生的創造性萌動,留給學生一個“自由發現的空間”,讓學生充分顯露其藝術個性和才華,使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創造力呢?

一、鼓勵學生仔細觀察

威廉.康頓語說過:“創造性設想就是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分解組合。”

鼓勵學生在觀察與表現中不拘泥於客觀的外在形象,學生可任意將觀察視點擴充套件,不僅表現所見,也可以表現所思、所感,甚至還可以將整個客體幻想成有活力的生命物。

美術將納入中考,怎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名師:從3個方面著手

這就大大減少了被動抄襲現象。例如:在上美術興趣小組活動課前,我讓學生去體育場觀察一下 放風箏的人的動態、表情、動作,以及風箏的樣式。當我檢查他們是否觀察時,學生踴躍舉手,紛紛說了自己的觀察結果。

我不僅聽到了學生對放風箏的人的細緻描繪,還發現他們觀察了其它的人……聽著孩子們不同的描述,我覺得觀察特別重要,讓孩子用心去體會。這樣,孩子把收集的記憶在腦海中重放了一遍,就彷彿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

這次活動課特別成功,學生的視點擴寬,再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學生繪出的作品不僅畫面豐富多彩,而且人物表情特別生動,讓人看了就想去放風箏,體驗一下畫中人的快樂。

美術將納入中考,怎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名師:從3個方面著手

二、啟發學生大膽想象

在教學中對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主要是指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創新意識,形成有利於求異和發散思維的能力,並獲取嘗試創造的初步方法。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什麼都感到新奇,對什麼都要問個為什麼?而好奇心是創造的起源,有了這種基礎,才能很好地去大膽想象。

例如:三年級的想象畫《可愛的動物》教學中,有些學生就問我“老師,為什麼書上的老虎和在動物園中見到的老虎不一樣呢?”我追問學生“那麼動物園中的老虎是什麼樣的?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老虎很兇猛,是森林之王,全身長滿黃黑的毛,還有一條尾……

書上的老虎和真的老虎有相似的地方嗎?學生回答:“它們都有頭、身體和尾巴。”“很好,這位同學一下就看出來了,那麼哪些地方有區別呢?”

美術將納入中考,怎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名師:從3個方面著手

很容易從觀察中得出只是頭部、毛髮、色彩等作了改動。這時,教師就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改動就是小作者的想象和創造,但改動後我們仍可以看出畫的是老虎。學生透過老師的啟發就說“我畫的時候能不能憑自己的想象畫?”肯定回答“當然可以。”這樣學生明白了什麼是想象,也知道如何去想象、去創新。

三、拓展學生多向思維

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思維的核心。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著重啟發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對同一問題的思維,儘可能多的聯想,允許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多種假設和可能解決的辦法。

如:在四年級的手工製作課《做頭飾》一課教學中,鼓勵學生都來當一次頭飾設計師,看哪一位同學設計的頭飾最新穎、別緻,用什麼樣的材料,設計什麼樣的圖案最受顧客的歡迎?

美術將納入中考,怎樣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名師:從3個方面著手

於是學生開始浮想聯翩,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設想,要做“向日葵”、“老鷹”、“天鵝”、“櫻桃小丸子”、“黑貓警長”、“孫悟空”等等。然後,教師舉一例講解做的步驟及方法。後來學生的作品各式各樣,千姿百態。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自信心,以後的學習中會挑戰自我,更上一層。

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對傳統美術教育的一種創新。

這種教育思想要不斷充實和發展,教育方法要不斷改革,培養出更優秀的創新人才。

(作者:煙 柳)

Tags:學生思維老虎想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