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最新研究:1型糖尿病發病與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由 瀟湘名醫 發表于 藝術2022-12-30

簡介此外,羅飛宏教授團隊透過對我國多中心初發1型糖尿病兒童尿液抗生素及新菸鹼類殺蟲劑水平及腸道菌群特徵研究,發現抗生素、新菸鹼類殺蟲劑單獨暴露或聯合影響均可能與1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相關

鐳射做毛孔有什麼副作用

最新研究:1型糖尿病發病與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腸道微生物功能和代謝的紊亂與1型糖尿病密切相關!今天,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該院羅飛宏團隊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季光研究團隊透過微生物組學和代謝組學聯合分析,圍繞初發1型糖尿病兒童的菌群結構、功能和代謝譜特徵開展了多中心研究,並在動物模型中進行了功能驗證和機制研究,研究為1型糖尿病預防和干預提供了潛在的途徑。相關成果於近日刊登於《自然通訊》。

近年來,以兒童為主要發病人群的1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成為影響我國兒童乃至成年個體健康的重大基礎疾病。

遺傳易感和環境中促發因素的互動作用是其發病的始動因素。近年來,腸道菌群失衡與1型糖尿病發病間的關聯性受到重視,但缺乏深入研究。

羅飛宏/季光團隊透過研究,在兩個多中心互相獨立的發現集和驗證集佇列中,發現1型糖尿病兒童腸道微生物菌群多樣性明顯減少,菌群結構紊亂;在物種、基因和代謝物水平上,丁酸產生和膽汁酸代謝水平降低,脂多糖生物合成增加;18種腸道細菌和糞便代謝物的組合能很好地區分1型糖尿病兒童和健康對照兒童。

在抗生素處理的小鼠模型中,1型糖尿病兒童的腸道微生物群可使其空腹血糖升高、胰島素敏感性下降、IL-1β水平升高。

在鏈脲黴素誘導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丁酸和脂多糖分別對小鼠胰島結構和功能產生了保護和破壞作用,脂多糖加重了胰腺炎症反應,而丁酸增加了Insulin 1和Insulin 2的基因表達。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功能和代謝的紊亂與1型糖尿病密切相關,為1型糖尿病預防和干預提供了潛在的途徑。

最新研究:1型糖尿病發病與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此外,羅飛宏教授團隊透過對我國多中心初發1型糖尿病兒童尿液抗生素及新菸鹼類殺蟲劑水平及腸道菌群特徵研究,發現抗生素、新菸鹼類殺蟲劑單獨暴露或聯合影響均可能與1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相關。同時暴露於一種及以上抗生素和一種及以上新菸鹼類殺蟲劑的兒童,較均未暴露的兒童有更高患病風險;其中兒童新菸鹼類殺蟲劑暴露水平越高,空腹血糖越高而起病年齡越小。

口腔菌群也與1型糖尿病相關。羅飛宏聯合上海中醫藥大學副研究員王睿瑞團隊在《口腔微生物學雜誌》發表論文,首次描述了1型糖尿病急、慢性階段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總體結構變化。1型糖尿病急性期患者口腔菌群多樣性下降、口腔致病菌增加,慢性期患者菌群紊亂部分恢復;在1型糖尿病急性期富集的潛在條件致病菌與炎症反應增加和糖脂代謝紊亂呈正相關,而口腔微生物群失調的潛在機制和致病作用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晨琰

編輯:李晨琰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來源:文匯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ags:糖尿病菌群兒童腸道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