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最地道的隴西名優小吃蕎粉

由 途說君 發表于 藝術2021-10-27

簡介特別是他父親馬海雲,作為隴西製作蕎粉手藝最高的人,馬大爺用一手比誰都高明的手藝,用一副祖傳的老粉擔,起早貪黑走四鄉去趕集,用辛勤與汗水支起了一個足以養活全家的粉攤子,馬大爺做的蕎粉不僅清香可口,而且柔嫩鮮美,一上市就被顧客搶購一空,一時間他

哪裡有正宗蕎麥粉

最地道的隴西名優小吃蕎粉

遠在異鄉的人,總是需要一口家的味道慰藉心靈。家鄉隴西地處隴右腹地,東接西安,西連蘭州,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一直是關西一重鎮。當地經濟高速繁榮帶動了文化的繁榮,其獨特的民間地方特色小吃亦倍受廣眾所喜愛,隴西蕎粉就是其中之一。

最地道的隴西名優小吃蕎粉

蕎粉者,顧名思義以蕎麥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健康美食,時下的吃貨界裡,隴西蕎粉是約定俗成的網紅打卡美食,其色澤醬紅,味美爽口,潤滑之感令人回味無窮,是消夏解暑、增加食慾的不二之選。

隴西蕎粉很受食客歡迎,我們日常食用蕎麥分為甜蕎與苦蕎兩種。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蕎麥最降氣寬腸。。。 。。。氣盛有溼熱者宜之,若脾胃虛寒人食之,則大脫元氣而落鬚眉。”可見其營養價值非常之高。

隴西蕎粉製作以優質甜蕎麥為原料,透過洗滌、磨碎、篩分、浸泡、洗粉濾汁、煮粉和成型冷卻等精製工序。製作出來的蕎粉用瓷盆成裝,反扣與案板之上,成盆坨狀。成品的蕎粉柔軟、透明、色正,皮硬瓤嫩,圓潤飽滿,細膩而富有彈性,一上市就被食客團團圍住,一搶而光。

最地道的隴西名優小吃蕎粉

隴西蕎粉食用刀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刀切條,一種是成品調製前用撈撈,順盆坨頂端以圈順時針刮成細條,這種方法相對刀切更入味,加入大黑醬、蒜泥、油潑辣子和香醋等多種調料汁後,那一片一片顫抖著的條形小粉片翻滾在瓷碗中,放進嘴裡慢慢品味,酸辣諸味充盈腔齒。有時見到食用時亦有人將麵皮與蕎粉拌在一起兩攪,據說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相比於蕎粉獨特的口味及營養價值,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豌豆粉、紅薯粉,洋芋粉那就遜色太多了,根本不可與其相提並論。

作為地方名優小吃,隴西蕎粉因其鮮美的味道和香嫩爽滑的口感,加上隴西特色配料搭配,據說遠在清朝就大量應市了,早年賣蕎粉是用一根扁擔挑個銅皮包邊雕花紋小粉箱,拾掇些頗為講究的銅盆瓷碗走街穿巷叫賣。

“吃蕎粉了——-”。一聲長長的吆喝聲響起,饞嘴的食客就會從四面八方聞聲而來。現在則被三輪推車代替了挑擔,城裡的小吃城、李家龍宮等地則以固定攤位為主。

蕎粉即是餐桌佳餚,又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如今150多家蕎粉在隴西都各有一席之地,有的甚至在蘭州、上海、北京等地開店,但其中較有名的是小吃城裡的王氏和馬家蕎粉,景家橋康氏蕎粉也味道上佳。

隴西數代經營蕎粉老字號很多,論歷史最早則數小吃城裡的馬氏蕎粉。現在的老闆馬成林是隴西這個百年蕎粉製作家族的第三代傳人,馬師傅從小跟著父親馬海雲賣蕎粉,現獨自蕎粉從業也已十五年了。據馬師傅所述,他們家從其祖父開始製作蕎粉,到現在傳給兩個女兒已經四代了。特別是他父親馬海雲,作為隴西製作蕎粉手藝最高的人,馬大爺用一手比誰都高明的手藝,用一副祖傳的老粉擔,起早貪黑走四鄉去趕集,用辛勤與汗水支起了一個足以養活全家的粉攤子,馬大爺做的蕎粉不僅清香可口,而且柔嫩鮮美,一上市就被顧客搶購一空,一時間他家的蕎粉在隴西周邊名聲在外。

作為一個漂泊在外多年的遊子,家鄉的蕎粉與這裡的風土人情一道都在思念之列,都帶著深深的鄉愁。每次回家,我總是一下火車就用蕎粉款待自己,坐在街邊小攤一張方方正正就足以容納整個“世界”的小桌邊,一手端著盛滿醬紅色片粉的小碗,一手拿著筷子與老闆邊吃邊聊,興足之處不亦樂乎。就算偶爾見到熟識親友,彼此也會趕緊拖著帶有特殊隴味的調調,隔著老遠喊:“回來了,吃粉也不叫個,今年外面還好吧”。相互四眼對視中,久別的含蓄中充滿說不明白的情思。

筆者一直認為對美食的享受有時總是脫離於美食本身的,如果把隴西蕎粉與文化聯絡在一起,那蕎粉裡顯然透著隴西人的生活習慣、市井風俗、文化底蘊。人們坐在一起吃蕎粉,吃的是美食文化,交流的是家長裡短、婚喪嫁娶、物價漲落的市井文化,透出的是淳樸、厚道和友愛的人情世故,這時候的蕎粉之於隴西,成就了這座城對一種文化的傳承。蕎粉之於隴西人,便造就了這兒獨特的風土人情味。而蕎粉之於在外漂泊的遊子,則更多的是成年後離家對故土思念的一種濃郁鄉親。

蕎粉,一個承載隴西飲食習慣的文化符號,其鮮美的味道和香嫩爽滑的口感,香鮮至極。如此誘人,欲罷不能的隴西蕎粉,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精神,代表一種文化,這種精神在一代代隴西人身上傳承,這種文化在這一代代隴西人手中發揚。

最地道的隴西名優小吃蕎粉

最地道的隴西名優小吃蕎粉

Tags:蕎粉隴西美食文化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