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田人是什麼意思?田人是怎麼來的?田人的起源是什麼?有哪些特點?

由 知情達理松鼠I 發表于 藝術2021-06-27

簡介耖田與耙田有很大區別,耙田的耙是垂直於地面,牛拉著耙在前面走,人雙手扶著耙跟在後

田人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延續近兩千年的農耕文化中,牛一直未曾離開過田,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牛耕田的時代將漸漸遠去。種田人對牛的情感和珍愛,永遠是一代莊稼人難以抹去的記憶。

“耕牛”人類的朋友

六、七十年代,生產隊從春耕、育苗、插秧到夏季田間管理,再到秋收秋種,全靠人力勞動來完成。農忙季節社員們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一天下來一身汗、一身泥,腰痠背疼,很多人的肩膀、手都磨出了血泡和老繭。長期超負荷、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很多社員的身體都落下了各種疾病,如:“關節、腰腿疼等”。真可謂:“早起迎著晨光下地,夜晚頭頂月光收工”。沒有幹過農活的人是無法體會到種田的辛苦和勞累

農忙季節,人辛苦、牛也累,在我的老家那時候一年要種二季稻、一季麥。耕田、耙田全靠牛來完成 ,牛幾乎不停地在地裡幹活。牛是生產隊的寶貝、主要勞動力。牛也是生產隊的資產,不能隨意宰殺和買賣。牛到了冬季有生產隊集體飼養,其它時間有社員領養,按工分計算。每天清晨、傍晚放牛的老人和小孩,或牽或騎行走在土坡上、田埂邊,牛、人、田與炊煙裊裊的村落,勾勒出一幅田園畫卷,現在回老家已經看不到這種景象了。

“耕牛”人類的朋友

七十年代初我還在上小學,在我的記憶中,我們生產隊養了十幾頭水牛、一頭黑牛,這一頭黑牛兇狠,放養過它的人都被頂過,我們見到它都繞著走。我從未見過這頭牛下地耕田,也不知道生產隊為什麼要養這頭牛?水牛性情溫和好飼養,食料以草為主。冬季生產隊把牛集中起來飼養,飼養員每天早、中、晚給牛發放草料,打掃牛棚衛生,其它時間用稻草包大豆。冬季牛光靠吃稻草不行,還必須補充營養,最好的營養就是大豆 。草包大豆的形狀如同手榴彈,我們叫“牛豆把”,每天下午飼養員給牛喂“牛豆把”,大牛兩個、小牛一個,吃完“牛豆把”牽著牛到水塘再飲水,飼養員每天重複這樣的工作,一直到來年開春。

七十年代初我們家也領養了生產隊一頭牛,有一天哥哥牽著牛走到村前,迎面正好碰上生產隊一隊的一頭公牛,他牽著牛小心避讓。但兩牛相見便打了起來,聽說牛打架,村裡男女老少都跑來觀看,我也在其中,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牛打架,心裡多少有些緊張和害怕。生產隊長聞訊也趕到現場,一邊指揮養牛人將牛拉開,一邊驅離圍觀的群眾。兩牛打紅了眼,任憑養牛人怎麼牽也無法將其分開。村裡有的老人出注意,釆取火攻的辦法,“火攻”就是將柴油澆到掃帚上然後點燃,將點燃的掃帚對著牛頭燻烤,被煙熏火燎的牛很快就分開了。我家養的牛因年齡比較大了,在打鬥過程中前蹄受了傷。第二天生產隊用拖拉機將它拉到縣獸醫站治療,由於傷勢過重,不能在繼續耕田了,後來生產隊把它賣掉。四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牛打架的場景還記憶猶新。在生產隊時期,放牛人為避開牛打架,一般都在本隊的土地上放養。牛是群居動物,領地意識很強,特別是公牛,遇有陌生的牛進入領地就會打架。

“耕牛”人類的朋友

說到牛就必須說說耕田的工具“犁”。隨著農業慢慢的發展才有了這種工具,“犁”的出現大大地提高了種田的效率。春耕農忙時節“犁”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每天早晨都能看到犁夫肩扛犁、手舉鞭、牽著牛、光著腳走在田野上。耕田前犁夫要做準備工作,先將一個形如彎弓的犁套,整理好套在牛的頸部,兩端用繩子拴住與犁連線,牛在前面拉,人扶著犁跟在後面走。耕田看著簡單,實操有難度,是一項技術活,沒有進過訓練無法完成此項勞動。犁刀扎入土中深與淺有犁夫把握,扎深了牛拉不動,扎淺了達還到要求,影響日後耙田和插秧。

“耕牛”人類的朋友

耕田先在整田中間犁開一條直線溝,然後沿著溝的兩側來回的耕田。犁稻田須沿著稻草根走,這樣不易漏耕留白,耕出來的田整齊好看。耕田時犁夫要不停的拉扯牛繩,及時調整牛的行走路線,牛若想偷懶須用鞭抽。鞭抽也有技巧,抽很了牛牛脾氣上來,亂竄亂跳;抽輕了不管用。會耕田的牛行走穩健轉彎靈活,犁轍的軌跡筆直,翻滾的泥巴厚度均勻。不會耕田的牛不前行往後蹭,你若用鞭子抽打,牛勁上來發瘋似的拖著犁奔跑。

耕牛需要經過馴化才能犁田,馴化一般都是找有經驗、懂牛性、有耐性的耕田高手。牛在馴化過程中還是挺費勁的,尤其是雄牛,性子急、脾氣大、不服管。馴化初期需要兩人配合才能完成,一個人負責牽繩,另一個人負責扶著犁把。剛開始牛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步態錯亂,動作笨拙,牛蹄亂踩。犁田人不停叫喊,叫喊不管用時鞭子侍候,牽牛人拉扯著繩套,穩住牛的方向,每前行一步都很費勁,犁出來的田軌痕歪歪扭扭,亂七八糟,翻滾的泥巴深淺不一。將一頭剛成年的小牛變成耕牛,需要經過一週的馴化。“願伴村翁耕種樂,甘挨童子牧鞭抽”,牛在食草動物中最忠厚、最淳樸、最勤懇。它有靈性,懂情感,與人朝夕相處,如同好友。唐有詩這樣寫耕田情景“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百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又有詩句這樣寫到“湖春水一畝田,稻花香裡數纏綿,不敵蛙聲一片,功夫茶裡潤詩篇,早聞雞鳴午耕田,不及山歌一段”。

“耕牛”人類的朋友

田耕好後,還不能直接插秧,還需要把泥巴打碎、整平才能插秧。如果泥巴不碎、不均勻,秧苗就無法插泥土裡。打碎泥巴的工具叫“耙”,耙的底部有一根約一米長,20公分寬的長方形木條,木條底座每隔5公分安裝一根20公分長的鐵釘。耙兩頭各安裝一根約一米長的木棍,木棍上面在安裝一個把手,耙看上去如同一把梳子。耕好的田晾曬兩天,然後放水灌田,田灌好才能進行耙田。耙田目的就是把大塊泥巴攪碎,田耙完再進行耖田仍然才能插秧。

“耕牛”人類的朋友

“耖田”是在耙田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泥塊打碎。耖田與耙田有很大區別,耙田的耙是垂直於地面,牛拉著耙在前面走,人雙手扶著耙跟在後。而耖田的耖平放在地面上,兩腳前後踩在著耖上。耖的中間有一根長圓形帶木齒的輪轂,牛拉著耖,耖的輪轂不停的滾動,輪轂上的齒隨著轉動,與水、泥摩擦發出嘩啦啦的響聲,齒轂在滾動的的同時將泥塊打碎。耖田最髒,泥水飛舞,一天下來耖田人滿身泥漿,現在很少能見到這種農具了。耕田、耙田、耖田都很很辛苦,頭頂烈日,腳踩泥巴,口乾舌燥,一身汗水、一身泥。但我們看到“耕耘”的畫面時,誰又會想到種田人的辛苦?那個年代牛每天都在勤勞的“耕耘”著,如今機械代替了耕牛,現在養牛更多是成為餐桌的美味,再也不是為了耕作。

六十年代生產隊很窮,生產主要農具就是犁、耙、水車和木桶等。每家每戶生產工具主要是釘耙、扁擔、尖擔、糞桶、鋤頭、洋鏟、鐮刀和籮筐等。到了七十年生產隊才有了抽水機、打稻機和手扶拖拉機。在我的印象中,我們生產隊有兩個曬穀場、一個牛房、一部拖拉機、一臺抽水機、一臺打稻機、一個風箱、十幾頭牛和十幾個水塘等資產。每個曬場建有三間房,用於存放隊裡的糧種、餘糧和農具。穀場有社員輪流看管,小時候我經常跟著哥哥去看曬場。生產隊種的糧食是集體的,每年收上來的糧食,一部分作為社員的口糧分到各戶,一部分作為種子儲存,餘下的作為公糧全部上交,交公糧那是生產隊、每個社員向國家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Tags:生產隊耕田耙田泥巴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