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由 逅笙先森 發表于 藝術2021-06-19

簡介《媽媽再愛我一次》已經拋棄了傳統親情倫理片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觀眾的求知慾和探索欲,而導演更是在多處運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進一步加快故事節奏,避免影片情節出現拖沓

林志強是什麼電視劇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這樣一首兒歌,陪伴了90後乃至00後的童年,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在大街小巷中幾乎無人不會哼唱。它就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由陳朱煌執導,由楊貴媚、李小飛、謝小魚主演的一部講述親情倫理的影片,於1988年在中國臺灣上映。該影片在臺灣公映時並沒有得到重視,反而是兩年後引入內地才引發轟動,從1990年6月影片在全國試映,到9月份全國放映。一直到持續到當年年底。觀眾人數超過2億,票房超億元,這對當時電影市場來說,無疑是創造了一個票房奇蹟。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直到今日,《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豆瓣評分依舊高達8。3,被稱作“讓兩億人流淚”影片佳作。大部分人觀看影片的人總是被悲劇式的的母子真情所感染,而我在感動的同時,也看到了影片背後對腐朽落後的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下面,我將從敘事結構,人物塑造,主題思想三個角度來解讀本片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敘事結構:非線性敘事和平行蒙太奇的交叉運用,增強了影片的戲劇性,使影片在內容和結構上更加靈活

1、非線性敘事的交叉剪輯增加了影片的懸疑性,同時使劇情更加豐滿

本片的整個劇情是圍繞著唐志強尋找失散多年的母親來進行敘述,中間插入了大量回憶的片段,並以此向觀眾展示故事的來龍去脈。作為一個講述親情的倫理悲劇片,本片的題材談不上新穎,因此,擅長苦情戲的陳朱煌導演大膽地嘗試了非線性的敘事方式,透過倒敘手法再現當年“媽媽”黃秋霞發瘋後被眾人尋找的畫面。隨後影片切換到18年後,學成歸來的精神病醫生林志強(黃秋霞之子)意外地在精神病院找到了生母,一系列回憶隨即展開。

在這段倒敘中,母子相遇的片段打動了無數人:當林志強得知自己精神病院裡一位女病人叫黃秋霞後,眼神中止不住震驚和苦澀的流露,而患有精神疾病的黃秋霞已經不認識兒子了,只是衝著林志強傻傻地笑。此時畫面在母親“黃秋霞”的笑與兒子難以置信的表情中間來回切換,再配上動人淒涼的背景音樂,將悲情的氣氛渲染到頂點,收穫了無數的眼淚。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2.平行蒙太奇剪輯手法的運用,賦予影片更能打動觀眾的魅力

平行蒙太奇又稱並列蒙太奇,是指將同時同地,同時異地甚至不同時空的多條情節線並列展現的一種表現手法。因為其能夠在擴大影片資訊量的同時還可以縮減影片的篇幅的特點,這種表現手法在影片中運用十分廣泛。

《媽媽再愛我一次》已經拋棄了傳統親情倫理片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觀眾的求知慾和探索欲,而導演更是在多處運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進一步加快故事節奏,避免影片情節出現拖沓。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兒子”林志強出生的片段。一邊是孤立無援正在分娩的產婦黃秋霞在痛苦的尖叫,另一邊卻是拋棄母子倆的“父親”林國榮與新妻子喜結連理的喧囂婚禮現場,同時異地發生的兩個畫面相交疊加,鏡頭也在兩個場景中不斷切換,形成一種巨大的反差,單身母親的痛苦哀嚎和喜當新郎的林國強的安樂喜悅形成強烈對比,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神,不但表達出黃秋霞的悲慘命運,更是一種對封建傳統陋習而造成的這場悲劇的無聲控訴。

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刻畫更加真實動人,使得觀眾不由自主沉浸在劇情的起伏中

與《復仇者聯盟》、《指環王》等“大製作電影”不同,親情倫理電影無法在特效和恢宏的戰鬥場面中獲得關注點,那麼導演就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劇情的連貫性上面。暫且拋去劇情不談,陳朱煌導演在《媽媽再愛我一次》中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可謂是成功到了極點。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所謂好電影,就是當觀眾走出影院之後仍然對電影的人物情節念念不忘,甚至將影片中的演員與其所飾演的影片角色畫上等號——陳朱煌確實做到了。當影片在內地上映後,飾演“媽媽”黃秋霞的演員楊貴媚在內地擁有了極高的知名度,她去打出租車,司機不肯收錢;她去住店,服務員搶著幫她買單。影片的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甚至一度成為了中國最具知名度的兒歌,可見這部影片的影響之深。

1.悲情女子黃秋霞——80年代的“魯侍萍”

儘管本片是改編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但是當我看到黃秋霞這個角色時,不禁想到了話劇《雷雨》中的魯侍萍,兩人的經歷和遭遇竟是驚人的相似。都是愛上了了富家少爺,未婚先孕,最終卻因封建等級觀念被趕出家門。出身不好的秋霞飽經外人的詆譭和欺辱,當她遇到林國榮時還以為是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甚至不惜為他懷有身孕。本以為在生米做成熟飯後她能夠得到婆婆的認可,取得一個名分,但事與願違,固執的婆婆堅持封建門第思想,殘忍地將懷有林家香火的準媳婦拒之門外,並試圖用金錢化解兒子和黃秋霞之間的愛情。在世俗面前,林國榮妥協了,這也成功將黃秋霞塑造成為一個類似“魯侍萍”似的悲情人物。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2.初心不改的孝子林志強

孤兒寡母的生活是清貧的,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這對母子之間的感情,在母親節的時候,小強為母親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稚嫩的童音就像是一把閃爍著光芒的利刃,劃破了籠罩著黃秋霞的無邊黑暗,兒子就是她唯一的依靠。隨著劇情的發展,無法延續香火的林家又想起了這對被遺忘的母子,林母和林父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以小強的未來為籌碼,最終爭取到了孫子林志強的撫養權。

回到林家的奢華生活與之前的清貧生活是千差萬別的,但是尚處於孩童階段的小強並沒有陷入富貴舒適的溫柔陷阱,而是一直保持著對母親的思念和愛。他為了見到母親,甚至多次偷偷跑回母親的身邊,但迫於約定,母親也只能揮淚將他送回林家。即使是後來母親失蹤,小強成年後留學歸來,他和父親討論最多的話題還是自己的母親。與兒子相比,林國強就像是一個懦夫,他明明對秋霞懷有感情卻不敢對抗世俗的目光,人性本善,母子情深在孝子小強身上得到了高度體現。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主題呈現:母子離散的背後,是對影片反映出落後腐朽的封建門第觀念的批判、對打破社會階層問題的深刻反思

如果一部描述母子分離的親情影片僅僅是以母子團聚,闔家歡樂為最終目標,那麼它就很難在眾多相似題材的電影中脫穎而出,而本片恰恰是沒有將視野侷限於此,而是深挖人性背後的善惡,對階級矛盾的思考,從而顯得出類拔萃,成為同類影片中的翹楚。

1.落後的世俗觀念是影片批判的第一個要點

在古代,家庭聯姻之間總是要講究門當戶對,本片中的林母正是這一傳統習俗的頑固捍衛者。為了追求“門當戶對”,她親手拆散了林國強和黃秋霞,也是製造本片最大矛盾的始作俑者。但是放眼影片之外我們會發現,林母其實是一個集合形象,她代表的是在當時的富人社會中普遍流行的封建門第觀念。其實這種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最有代表力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王母和代表的就是阻斷愛情的直接推動者,而世俗的偏見就是橫在牛郎織女之間無法逾越的銀河。神仙與凡人是不可能成親的,這樣的道理同樣適用於林國榮和黃秋霞。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2.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節設定是影片美學追求和歷史責任感的體現

羅曼。羅蘭說:“愛是需要彼此犧牲的,片面的犧牲只能造成片面的愛”。黃秋霞是可憐之人,她與兒子彼此深愛,但殊不知她對小強的深愛卻恰恰成了她身上最大的弱點。這個致命的弱點讓她選擇犧牲自己,將兒子拱手相送,致使無辜的小強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也給自己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也正是因為秋霞沒有充分認清自己片面的愛,沒有明白小強需要的不是良好的教育優渥的生活,而是母親的陪伴,這才造就了悲劇的產生。這一點正是表達了導演和編劇對“哀其不幸”的美學追求,同時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危害性和迷惑性,體現了影片強烈的“怒其不爭”的歷史責任感。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3.圍繞著“愛”與“孝”的敘述是影片對人性美好的盛讚和追求

從表面上看來,本片最淺顯的核心思想還是表達對母愛的歌頌,對人性美好的盛讚。影片透過母子離散多年後意外重逢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這個爾虞我詐的現代社會,儘管我們人性的陰暗面可能會使我們犯下錯誤,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但是人性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會改變,偉大的母愛也不會發生任何變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將會繼續得以傳承。

寫在最後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經典影片,貫穿全片的“愛”與“孝”打動著熒屏前的每一個觀眾,母愛永恆的主題深入人心,但影片反映出的社會階層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

當所有的愛情都能夠不再受到世俗偏見的侵襲,當所有的骨肉不會被迫分離,當每一個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這個世界該會有多麼美好。

《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子情深的背後,是對封建婚姻觀念的批判

Tags:影片黃秋霞本片媽媽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