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保山黃殼魚人工馴養繁殖技術

由 吉山花瑤 發表于 農業2021-12-12

簡介1 基地建設選擇水質清新,水量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區進行基地建設,建立人工模擬產卵池、孵化池、親魚培育池、催產池、幼魚培育池、活餌料培育池,養殖用蓄水沉澱池相關設施以供黃殼魚人工馴養繁殖使用

卵透過黏性分為幾種

保山黃殼魚人工馴養繁殖技術

孔令富等

黃殼魚屬地方名,學名為保山四須䰾(Barbodeswynaadensis),屬鯉科,䰾亞科,新光唇魚屬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路首發] 。為雲南省獨有的江河土著魚類,僅分佈在雲南的怒江水系 。分佈範圍相對狹窄,種群數量相對有限,已列入雲南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由於其體形較大、肉質細嫩、口味鮮美、體形優美,色澤鮮豔,並具有傳統的藥膳價值,一直被當地群眾所青睞,是一種具有較高開發前景的魚類。該魚體形為梭形,似鯪魚體形,口次下位、吻圓鈍、吻端光滑,眼睛下前方有時有白色疣粒,排列不規則,稀密不均;須 2對,較發達;尾鰭叉形,上葉稍長。成魚體形較大,生活時體色為青藍色,腹部為白色,鱗片較大,側線鱗為黃色,水中觀察為一黃色縱帶,故得名“黃殼魚”。

近年來,有關四須䰾養殖,疾病防治,生物學特性,代謝,生理功能等已有一些研究 。黃殼魚人工馴養技術,有效增加黃殼魚的種群數量,促進黃殼魚品種資源保護、馴養和開發利用得到更好的開展,並使之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基礎上運用於養殖生產,使黃殼魚品種資源進一步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的開發利用,維護生態平衡,加快漁業產業化程序,培育地方特色水產品,促進漁業產業化發展,同時,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保山黃殼魚人工馴養繁殖技術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地建設

選擇水質清新,水量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區進行基地建設,建立人工模擬產卵池、孵化池、親魚培育池、催產池、幼魚培育池、活餌料培育池,養殖用蓄水沉澱池相關設施以供黃殼魚人工馴養繁殖使用。

1。2 建造馴養池

選擇水溫適宜、面積大小適中、水源清新充足、環境安靜的池塘作為馴養池,使用前對馴養池進行消毒,並在池塘中種植水生植物、設定隱蔽物、營造人工洞穴模擬人工生態環境,保持馴養池的水溫在24~30 ℃間,溶氧量在 4 mg/L 以上,pH 值在 6。5~8。5之間。

1。3 野生黃殼魚的收集採捕及馴養培育

在 2001 年,臨滄市水產站從鎮康縣採集“黃殼魚”苗種 1 200 尾到臨翔區靈山寺養殖基地進行人工馴養繁殖。作了 2 次催產繁殖試驗,一次在臨滄市水產站的基地進行,一次在鎮康進行,但由於親本的卵成熟不夠,沒有成功。2002 年 1 月至今,透過鎮康縣水產站人工野外採集方式,共計採集 30 000多尾,先後分別在鳳尾鎮老農科所、鳳尾農業局、南傘鎮軍弄熱水河“黃殼魚”飼養基地,南傘水庫基地進行人工馴養。將採集到的野生黃殼魚用 3%的食鹽水侵洗消毒後,投放入馴養池中,進行親魚馴養,馴養過程以投餵配合飼料為主,使用自動投餌機定時投餵,每天 2~4 次,日投飼量為吃食魚總體質量的 1。5%~2。5%;其中,所述配合飼料的重量百分比為:魚蝦 30%~40%,昆蟲 5%~10%,餘量為常規青飼料;每天投餵 1 次青飼料,先投餵魚蝦和昆蟲餌料,再投餵青餌料。

1。4 日常管理

馴養池水位控制在 1。2 m 以上,隨著魚的生長、氣溫升高,夏季加深至 1。5 m 以上,透明度控制在30~35 cm,主要生長季節每 10~15 d 換水 1 次,夏季晴天中午和陰雨天凌晨及時開增氧機,並每隔20~30 d 潑灑生石灰 1 次,保持水質“活、嫩、爽”;保持經常巡池,觀察魚的攝食與活動情況,及時清除網箱內的剩餌或死魚。[吉山花瑤自媒體網路首發]

1。5 人工馴養繁殖

“黃殼魚”的生存水溫為 8。5~36 ℃,適宜水溫為24~30 ℃,對水體溶解氧要求比較高,一般在 4 mg/L以上,pH 值在 6。5~8。5 之間。雜食偏肉食性,對菜葉等青飼料,玉米、麥子等植物種子,魚蝦、昆蟲等動物性原料都能攝食,也能攝食顆粒飼料。繁殖季節為每年的 5—10 月,此時為當地的雨季,在雨季的開始和結束形成兩個繁殖高峰,分批產卵。 “黃殼魚”雄魚二齡性成熟,雌魚三齡性成熟。分批產卵型別,腹肌較厚,在非生殖季節和生殖季節,雌雄從外形難以分別。在繁殖季節,成熟的雄魚能擠出乳白色的精液,頭部的疣狀粒比較粗糙,成熟的雌魚腹部比較柔軟,稍膨大,頭部疣狀粒不太粗糙。剛受精時卵微粘性,吸水後粘性消失,為沉性卵。

1。5。1 人工催產 選用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 2 )、馬來酸地歐酮(DOM)作為催產藥物。雌魚採用二次注射,第一針注射 LRH-A 2 ,劑量為 5~10 μg/kg 雌魚。第二針注射 LRH-A 2 +DOM,劑量為 3~5 μg(LRH-A 2 )+3-5mg(DOM)/kg 雌魚。第一、二針注射時間一般間隔 12~24 h,注射部位為胸腔,注射時避光遮陽。雌魚第二針注射後,雄魚也可視成熟情況劑量減半,或適當減少劑量或不注射 。

1。5。2 人工授精孵化 採用幹法人工受精。選擇成熟好的雌魚,將魚卵擠入擦乾的白瓷碗中,擠入雄魚精液,用雞鴨毛攪拌均勻,然後加入生理鹽水攪勻,靜止 1~2 min,再加入池塘內清水攪勻,靜止 1~2 min,使之充分受精,倒去汙水。如此重複用清水洗卵 2~3 次,即可移入孵化器中孵化。產出魚卵 30 萬粒,孵出魚苗 6 萬尾。

1。6 “黃殼魚”的苗種培育

培育水質要求,水溫在 18 ℃以上。 “黃殼魚”苗種開口餌料是浮游動物,也可用鹽鴨蛋蛋黃作為開口餌料。一個星期後,投餵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同時也可投餵魚肉漿、粉狀飼料、動物血等。並推廣到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每日投餌佔魚體質量的 3%。

2 試驗結果

從 2011 年 9 月至 2013 年 10 月集中進行了人工催產試驗 35 次。繁殖試驗 5 次。產出魚卵 30 萬粒,孵出魚苗 6 萬尾,孵化率為 20%。

3 討論與結論

野生黃殼魚的收集採捕及馴養培育的過程中,為保持魚體快速成長,模擬野外環境,親魚馴養池設定流水。水流是魚類生活環境中的一種重要生態因子,可以透過刺激魚類的感覺器官,使其產生相應的行為反應和活動方式,進而影響魚類的攝食、生長、代謝等生命活動 。養殖條件下,水流直接影響魚類的游泳運動,而運動的增加將影響其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進而影響魚類生長髮育 。

為節省成本,以全價沉性顆粒餌料為主,搭配青餌料的養殖方式,所述的全價沉性顆粒餌料的重量百分比為:魚粉 10%~17%、蛋殼粉 12%~23%、多維素 4%~8%、麵包蟲乾粉 16%~20%、海藻粉 9%~18%、麥麩 18%~24%、酵母 7%~12%。全價沉性顆粒餌料中以魚體質量 0。2 g/kg 的量新增大蒜素粉,做成藥餌,每月投餵 1 次。

採集到的野生黃殼魚為低齡魚、未達性成熟前為佳。進行馴化培養,留做繁殖種魚要好過野生性成熟種魚。

試驗期間,水溫 26 ℃以上,不間斷充氧,溶氧量為 6 mg/L 以上,pH 值在 7。2~7。8 間,但水溫 26~28 ℃魚體活效能為最佳。

Tags:黃殼馴養30雌魚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