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由 奇雲空間 發表于 農業2021-10-14

簡介4% 居民感染“肝-吸-蟲”

華支睪吸蟲 嚴重嗎

長篇連載《舌尖上的安全》(連載第19期)——

“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續上期(上期瀏覽點選這裡)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關鍵詞:食品安全,寄生蟲,吃生,海鮮,魚生,水汙染,舌尖上的安全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生猛海鮮輕輕一涮放入口中,新鮮生肉糜一上桌大家搶著吃;

還有什麼醉蝦、醉蟹、魚生、活螺……

享受這些美味時,你可曾想到美食也許會讓你感染疾病?

寄生蟲病專家提出忠告:

生猛海鮮不可大啖 ,過分愛好生鮮十分危險!

“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我國部分地區的群眾有“吃生”習俗。如在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們喜歡吃“魚生”(生魚片)和“魚生粥”(生魚片加熱煮成的粥);而東北地區,特別是朝鮮族,生魚拌上佐料是他們最喜歡的用來下酒的美味佳餚;而北京、河南、山東、四川等地,不少人喜歡吃燒烤的小魚、泥螺。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據可查到的歷史記載,中國人在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吃魚生了。《詩·小雅·六月》:“飲御諸友,炰鱉膾鯉。” 中的“膾鯉”指的便是鯉魚做的魚生了,在當時是貴族才能享受到的高階食品。

後來到了唐代則傳播到了日本,日本人採用海水魚代替了淡水魚。而用芥末作為佐料的方法似乎也是來自中國,畢竟《禮記》裡有:“膾,春用蔥,秋用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當然,魚生這道美味也傳播到了其他國家。

記得在某個影片節目裡也展示過,現在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過新年的時候人們也會圍在一起拌一盤魚生,祝願未來的一年事事順意,風生水起,這也是由早期南下開拓的中國人帶去的習俗。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到了現代中國,生活日益富裕的人們吃得越來越雜、吃法越來越奇。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豬、牛、羊、雞、鴨、鵝,魚、蝦、蟹、螺、蛇、蛙都成了人們的盤中餐,而且生鮮漸成美食時尚,無論燒、烤、炸、涮,都一味追求鮮、活、嫩、滑。

以至於不少商家投其所好,提供鮮生魚片、活魚、活蝦、活蟹、活螺等菜餚。

總之,富裕起來的人們“吃生”的花樣越來越多、越來越奇。

專家們指出:不管哪種吃法,只要是吃了生的或半生的淡水魚蝦類水生物,就可能感染寄生蟲。吃得越多,感染寄生蟲的危險越大。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2001-2004年的時候,衛生部組織了第二次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在全國27個省市進行了居民抽樣調查。調查發現,在我國附近 2。4% 居民感染“

肝-吸-蟲”

如果按照當時全國人數進行統計,估計當時全國感染這種寄生蟲病的人,就高達 1 千多萬。而其中感染最嚴重的地區是最能吃的廣東省,據推測僅廣東省的感染人數就可能高達 500 多萬,換句話說,就一個廣東省佔了我國近一半的患病人數。

根據衛生部2005年的調查,全國寄生蟲感染人數超過1億。雖然蛔蟲、鉤蟲、鞭蟲等寄生蟲的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有一種寄生蟲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區反而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它就是肝-吸-蟲。全國肝-吸-蟲感染人數約為1200萬,流行區的平均感染率比1990年上升了75%。其中,廣東、廣西的感染率大幅增加,而吉林更是增加了6倍以上。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生吃淡水水產是最重要的原因!

肝.吸.蟲

的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人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胖頭魚、鯉魚、鯽魚均可攜帶。它的幼蟲被人吃進去以後,在腸道孵化並爬進膽管,在那裡安家。

肝.吸.蟲

一旦進入人體,可以長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長達20~30年。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的學名叫中華分支睪吸蟲,簡稱華支睪吸蟲,別名叫蓖形吸蟲,正式拉丁語名字是Clonorchis sinensis。

中華分支睪吸蟲,這個很彆扭的漢語詞,就是從Clonorchis sinensis這個拉丁詞直接翻譯過來的。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拉丁語是很有層次感而且明確,但是不接地氣。

所以,這個蟲子的還有一個英語小名“Chinese liver fluke”,直譯就是“中國的-肝-扁片蟲”。英文名字將發病的地理範圍、長得模樣、分類是多細胞的寄生蟲,三層含義就都說出來了。

讓肝吸蟲最先於1874年在印度一華僑屍體的膽管內發現。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1874年9月8日,印度加爾各答,一名20歲的中國木匠因病死亡。加爾各答醫學院病理學教授,英國人麥康奈爾對他的屍體進行了解剖。他觀察到該屍體有肝腫大和膽管擴張,膽管被“小而暗的、蠕蟲狀的蟲體”堵塞。

他取出了膽管內的肝。吸。蟲,並將其與當時已知的矛形雙腔吸蟲和肝片吸蟲進行了比較,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寄生蟲。

1875年,他在著名的臨床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關於該寄生蟲的相關研究。研究很快得到了跟進。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同年,托馬斯·科布博爾德(Thomas Cobbold)對該寄生蟲進行了科學的描述,並第一個將其命名。1877年,日本人石健香(Kenso Ishisaka)報告了日本的首例病例。

1878年,首個報告者麥康奈爾在解剖一名香港廚師時,再次發現該寄生蟲的存在。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1883年,一名德國病理學家在東京看到這種吸蟲後,認為較大的肝吸蟲和較小的肝=吸=蟲是兩類物種,較小的致病性更強。

在1907年的分類中,亞瑟·

盧茨

(Arthur Looss,此人還發現了血吸蟲對人體的感染途徑,現在的肝吸蟲名稱就是他提出的)認為中國的病例是由較大的肝-吸-蟲感染,日本的則是較小的肝-吸蟲感染。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直到1912年,小林尊原次郎(Harujiro Kobayashi)糾正了分類,指出二者其實是一類物種,是因為中日兩國宿主的體質不同和感染的程度不同,才感覺感染日本人的致病性更強。

1908年,中國內地報告了第一例華支睪吸蟲感染。事實上,肝-吸-蟲和中國的關係可謂“源遠流長”。1975年,我國湖北江陵西漢(公元前167年)古屍的糞便中,就發現了華支睪吸蟲的蟲卵。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隨後,同樣是在湖北江陵的戰國楚墓(公元前278年)古屍中,再次發現了其蟲卵。

算起來,也有2300年的歷史了。當然,現代的疾病命名不會再帶有地區的名字了。肝-吸-蟲病幾乎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流行於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目前,我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行政特區有此病發生或流行。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是一種很不起眼的人畜共生寄生蟲,寄生於人類或其他脊椎動物的肝膽管內。在分類上屬後睪科、支睪屬。成蟲蟲體扁平,柔軟,半透明,前端稍尖,後端鈍圓。體長10—25毫米,寬3—5毫米,形似葵花籽,雌雄同體。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身體的前端有一個“口吸盤”,稍後1/5處有一個“腹吸盤”,前者略大於後者。消化道包括口、食管和分為兩支的“腸支”,延伸至蟲體末端。陰莖細小,兩個睪丸呈分支狀,在蟲體後1/3呈前後排列。雌性生殖器官有一個分葉狀的卵巢,位於睪丸之前。子宮位於卵巢與腹吸盤之間,其內充滿蟲卵。

成蟲成熟後產卵,蟲卵呈黃褐色,平均大小為29×17微米,在低倍顯微鏡下似芝麻粒狀。一端較小,有蓋;另一端較大,有逗點狀突起。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研究發現,寄生於人體的肝-吸-蟲少則數十條,多則上百條,甚至上千條。主要寄生在肝內中等大小的膽管內,也可寄生在總膽管、膽囊、胰腺管及十二指腸。

肝-吸-蟲雖然在膽道這種挺艱苦的地方過日子,天天喝膽汁不怕苦還不能拉屎,但是卻能生存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而這種持續的惡性刺激,被認為是某些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的原因。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間歇或不完全阻塞膽管,誘發反覆發作急性或慢性膽管炎;成蟲的口吸盤和腹吸盤吸附在膽管壁,使上皮增生和脫落;蟲的代謝產物、成蟲蟲卵分泌的毒素或死蟲腐敗所產生的有毒物質的損害,使膽管和肝實質損害。肝,吸,蟲蟲體機械性的刺激及其代謝產物作用於人體,會使患者出現一些相應的病症。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它們除了吃吃喝喝不拉屎的漫長而又艱苦的生活之外,剩下的就是生孩子了。肝-吸-蟲是一種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的生物,這也就是說,理論上如果僅有一隻肝吸蟲寄生在膽道里,也是能繁衍出子子孫孫的!後代是以卵的形式,從膽道(就是上圖的綠色管子)排出,然後進入十二指腸 → 空腸 → 迴腸 → 結腸 → 肛門,和糞便一起拉出去的。卵,混在糞便裡出去了之後,要經歷一個比較複雜的“河鮮大迴圈”才能再感染人(如下圖)。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的生活史需要兩個中間宿主。

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長角涵螺、紋沼螺、赤豆螺等),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白鯇、黑鯇、鯉魚、麥穗魚等)和淡水蝦、蟹(細足米蝦、巨掌沼蝦等)。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蟲卵從膽管流到腸子裡,再隨病人或病畜糞便排出體外。蟲卵隨糞排出落入水中,被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吞食後,在螺體內孵出毛蚴(miracidium),經胞蚴(sporocyst)、雷蚴(redia)和尾蚴(cercaria)三個階段的發育和增殖,成熟的尾蚴從螺體內逸出。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在水中,尾蚴若遇到適宜的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或蝦、蟹時,則侵入它們的體內,形成囊蚴(encysted metacercaria)。含囊蚴的魚或蝦、蟹被人或貓、狗等吞食後再入胃腸道。在十二指腸內,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消化液的作用,囊內幼蟲脫囊而出,沿膽汁流動的方向逆行,經數小時便可從總膽管到達肝膽管。約經一個月後發育為成蟲,開始產卵。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肝。吸。蟲的傳染源為患者、帶蟲者和肝-吸-蟲宿主。已有報道的可作為肝。吸。蟲——宿主的動物有40多種,常見的有貓、狗、豬、鼠、獾等,某些食草類動物如牛、兔可因偶爾食入囊蚴而感染。第一、二宿主的存在也是肝。吸。蟲。病流行的基本條件。因肝。吸。蟲對宿主要求的特異性不高,中間宿主不但種類多,而且分佈廣泛,也是該蟲能在廣大地區存在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近年,部分地區淡水魚蝦寄生蟲的感染率十分驚人,廣東、廣西、遼寧三地淡水魚寄生蟲平均感染率高達59。66%。這主要是因為水環境被汙染,甚至以未經無害化處理的人畜糞便餵魚,更加重了其汙染。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例如有關部門在肝。吸。蟲。病主要流行區之一的廣東調查,鯪魚、鱔魚、鯉魚的肝。吸。蟲。囊蚴檢出率分別達到50%、40%、20%。在臺灣的日月潭,麥穗魚的感染率高達100%。在湖北曾發現麥穗魚每克肉內有6584個肝-吸-蟲-囊蚴。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2004年順德調查淡水魚感染情況,發現草魚肝。吸。蟲。感染率達到75%,南海市的胖頭魚感染率87%,三水市的麥穗魚感染率為100%。2006年深圳調查市場銷售的淡水魚,發現平均感染率17%,其中草魚達到40%,胖頭魚、鯉魚也高於20%。2006年廣州市的調查顯示,草魚感染率為13%,蝦的感染率也達到7%。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有人曾經拿小鼠做過肝。吸。蟲的感染實驗,讓它們先吃下帶寄生蟲的食物,然後在實驗的28 天后對小鼠進行了解剖,發現感染的小鼠出現嚴重的肝臟病變。

普通人感染了肝。吸。蟲之後,寄生蟲還有可能會在體內產卵,而蟲卵會長期刺激膽管增生、肝細胞變性、肝。硬化形成可導致肝癌。

輕度感染者,可無明顯症狀。中度感染表現為肝區不適或疼痛、消瘦、倦怠乏力和食慾不振、腹痛腹瀉、腹部飽脹等慢性消化道症狀。由於肝。吸。蟲的蟲卵可作為膽。結石形成的核心,故可出現膽。囊炎、膽。石症。重度感染者,除了上述症狀外,可出現肝臟腫大,繼而肝。硬化、脾腫大、腹水、全身浮腫、消瘦、貧血、心悸、夜盲及不規則發熱等。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臺灣曾經發生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臺灣新竹有一市民感到右上腹腫痛了三天,於是到門診看醫生,被斷定為膽管阻塞,進行手術時,醫生赫然發現病人體內積聚了近千條肝。吸。蟲令膽管阻塞。

經過初步清理,患者身體仍然有大約五百條肝。吸。蟲,數量之多,令開刀的醫生都相當驚訝。這位患者除了需要把膽囊切除外,膽道也因肝吸。蟲。。長期堵塞,而出現纖維化的情形。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預防肝。吸。蟲。病應做好這樣幾件事:

1、在流行地區大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使群眾改變不良衛生習慣,不食魚生或未熟透的淡水魚、蝦、螺、蟹,防止病從口入。

2、切生、熟食物的砧板、菜刀分開,戲水摸魚後注意洗手,不用嘴叼魚等,避免肝。吸。蟲囊蚴經口進入體內。

3、在肝。吸。蟲。病流行地區,對貓、犬、豬等動物不要餵給生魚、生蝦等食物。

4、加強糞便管理,防止未經處理的新鮮糞便下水塘。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僅列出作者本人發表的文獻

奇 雲:肝.吸.蟲.肆虐 ,“吃生”惹的禍!.大眾科技報,2001年2月25日第7版.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

舌尖上的安全(2)

舌尖上的安全(3)

舌尖上的安全(4)

舌尖上的安全(5)

舌尖上的安全(6)

舌尖上的安全(7)——解讀牛奶中的硫氰酸鈉

舌尖上的安全(8)——解讀牛奶中的β-內醯胺酶

舌尖上的安全(9)——牛奶中的皮革水解蛋白

舌尖上的安全(10)——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毒牛奶

舌尖上的安全(11)——作惡多端的環境類激素“塑化劑”

《舌尖上的安全》(12)——為害千年的傳統食品新增物“硼砂”

舌尖上的安全(13)——橫行多年的“瘦肉精”之禍

舌尖上的安全(14)——餐桌上的甲醛之殤

舌尖上的安全(15)——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舌尖上的安全(16)——“鎘大米”之痛

舌尖上的安全(17)——春來毒蘑賽砒霜

舌尖上的安全(18)——舌尖上的禁毒戰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19)——“吃生”謹防“蟲從口入”

《舌尖上的安全》(連載第19期)

Tags:舌尖膽管感染寄生蟲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