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人工增氧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巧妙利用底部增氧達到效益最大化?

由 養蝦人 發表于 農業2021-09-05

簡介案例2加大增氧解決蛻殼期缺氧偷死 在山東濰坊調查室外土池塘對蝦養殖發現,很多池塘不到蛻殼期沒有任何問題, 一到集中蛻殼期的晚上就發生死亡,如果馬上增加增氧機,加大增氧能力,並且用氧化劑“弧克”改底,“酵之源”控菌, 發病蝦可以恢復,並且下一

大棚養殖用什麼增氧

水產人都會關注的十大微信公眾號

養殖池塘增氧一直是養殖戶十分關心的話題。科學合理的增氧方式不僅能節約大量的電費,更能為對蝦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養殖收益,那目前蝦塘主要的增氧方式有哪些?

這些方式各有什麼利弊?如何巧妙利用現有的增氧方式達到效益最大化?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一、高溶氧能有效降低池塘氨氮並解決

對蝦養殖增氧能力普遍不足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談談蝦塘增氧的作用,大家可能會說了:“這不是廢話麼,增氧還不是為了不讓蝦缺氧,好好活著!”。的確,這是增氧最基本的作用,但我這裡想分享一個被大家普遍忽略的好處,請看圖一。

如圖一所示,蝦塘裡的含氮有機物主要是從對蝦的殘餌、糞便以及蝦鰓的泌氨作用分解出來的,在氨化作用下轉變為氨氮,而亞硝酸細菌在耗氧條件下可以把氨氮轉化為高毒性的亞硝酸鹽,並由硝酸細菌進一步把亞硝酸鹽轉化為無害的硝酸鹽並用於自身的生長,而兩種細菌的存活十分依賴高溶氧環境。

人工增氧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巧妙利用底部增氧達到效益最大化?

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當氧含量不足時,硝酸鹽又會在反硝化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鹽,從而繼續在池塘中產生毒害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在實際生產中有些亞硝酸鹽偏高的池塘使用了藥物進行控制後,當時檢測亞硝酸鹽會有一些下降,但往往過兩三天就會反彈的主要原因——沒有徹底解決底部缺氧的問題。從這裡大家不難看出溶解氧是否充足是這個生化反應能否正常進行的關鍵。

亞硝酸鹽的毒害作用不言而喻,養殖中後期造成對蝦黃鰓、黑鰓、暗浮頭、遊塘甚至偷死耗底的“罪魁禍首”正是它!因此在池塘水化學反應中,溶解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源頭控制才是提高溶氧最有效的法子,選用轉化率高的飼料,科學控制飼料投餵量,保持良好的水質都能降低含氮有機物的來源,從而降低這部分的需氧量。

人工增氧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巧妙利用底部增氧達到效益最大化?

下面是在市場服務中的遇到的三個案例,說明目前對蝦養殖增氧能力不足的普遍性。

案例1

加大增氧後吃料快、生長快2015 年山東膠南一個水泥池養蝦大棚:放養密度為標粗後的蝦苗400 尾/ 立方水體, 養殖前期1000m3 水體使用一臺5。5KW 的風機充氣增氧,摺合增氧能力為5。5w/ 立方水體,奈米管增氧打出的水花只高出水面3~4cm。

40 天前吃料快、生長也較快,一切都很正常。養殖到43 天后明顯感覺對蝦長的慢,但是檢測水體中的溶解氧白天、晚上都不低於5。2 毫克/ 升,從溶解氧資料上看對蝦並不缺氧。

但我們憑經驗判斷 還是因為缺氧引起的吃料差,建議老闆加大增氧,於是在養殖到52 天的時候 改為388m3 水體使用一臺5。5KW 的風機增氧,摺合每立方水體14。1w。

剛加大充氣後的半小時內整個大棚內出現嚴重的臭味,說明水體中有毒有害氣體強烈曝氣後都逸散出來了,到30 分鐘的時候棚內已經呆不了人。加大充氣後的充氣水花能高出水面10cm。之後的養殖都很順利, 而且加大增氧後明顯感覺對蝦長得快了。

案例2

加大增氧解決蛻殼期缺氧偷死 在山東濰坊調查室外土池塘對蝦養殖發現,很多池塘不到蛻殼期沒有任何問題, 一到集中蛻殼期的晚上就發生死亡,如果馬上增加增氧機,加大增氧能力,並且用氧化劑“弧克”改底,“酵之源”控菌, 發病蝦可以恢復,並且下一個蛻殼期就不發病了。

如果不加大增氧機配置,在下一個蛻殼期又會出現相同的問題,連續兩個蛻殼期死亡,這樣的蝦就再也救不過來了。蛻殼期出現死亡的原因就是蛻殼期對蝦比平時需要更多的氧氣,蛻殼期更容易缺氧。蛻殼期死亡也是增氧能力不足的表現。

案例3

增氧能力強的池塘連續產量高今年3 月在山東日照,有一個水泥池棚蝦養殖場,有多個大棚,棚內有面積為16m2 和25m2 兩種規格的池塘。連續兩年多批次養殖,都是16m2 的池塘的產量明顯高於25m2 的池塘,16m2 的池塘產量可以達到14 斤/ 立方米;

而25m2 的池塘一直在 10 斤左右。老闆一直認為面積小的池塘就是比大池塘產量高。我們到現場觀察發現真正原因不是池塘面積的原因,而是因為這個場,兩種面積的池塘都用12 米奈米管增氧,而面積小的池塘單位水體的增氧能力強。

總結水泥池棚蝦養殖和室外土池塘養殖,兩種不同養殖模式的增氧能力與產量、出塘規格也有密切的關係。如福建東山利用原來鮑魚養殖的水泥池塘改造後養殖對蝦, 不同老闆的不同池塘增氧能力不同,增氧能力為每立方水體4 瓦、6 瓦、10 瓦的不同池塘,產量分別為每立方水體4。7 斤、7。7 斤、10。1 斤, 表明增氧能力越強產量越高。

出塘規格也隨增氧能力的增強,規格越大,分別為每斤46 頭、40 頭、25 頭。低增氧能力的池塘,往往對蝦在較小規格時出現問題,養不到較高產量和規格,被迫出塘。

總結廣西車板地區土池塘養蝦也有這樣的規律,不同老闆、不同池塘的增氧能力分別為,每畝0。4 千瓦、1。0 千瓦、1。5 千瓦、2。1 千瓦,對應的出塘產量分別為每畝 105 斤,800 斤,900 斤, 1250 斤。

增氧能力差,每畝只有0。4 千瓦和1 千瓦的老闆也希望自己養殖產量1250 斤,可是由於增氧能力不夠,當對蝦產量達到目前增氧能力所能負載的極限時對蝦就出現問題。增氧能力越差, 出現問題的時間越早,或者被迫出塘, 或者死亡一部分對蝦以後繼續養殖。

二、如何提高增氧能力?水體中溶解氧的來源?

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來源有:光合作用、機械增氧和化學增氧三種。

1、光合作用最重要

首先我們來談談光合作用,水體中產生光合作用的主要是藻類和光合細菌。地球上的光合作用90%是由藻類進行,而在養殖池塘中,75%以上的溶解氧都是由藻類提供的,是水體當中的“小草”。

萬物生長靠太陽,藻類也不例外,良好的光照、充足的營養是藻類得以生長的根本保障,此外重金屬含量高、pH偏高/低、消毒過度等因素都會影響藻類的生長,而且不論是有益藻還是有害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比如讓養殖戶十分頭疼的藍藻就是產生光合作用的“高手”,因此既要讓水體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讓有害藻類瘋漲,這就要點技術啦。

有益藻佔優勢的池塘水色看上去就讓人賞心悅目,有經驗的養殖戶往往憑著對水色的判斷就可以得知這塘蝦是否正常。

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能夠降解水體中的亞硝酸鹽、硫化物等有毒物質,光合細菌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能忍耐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對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較強的分解轉化能力,是對蝦養殖的好幫手。

由於菌類生長繁殖速度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要想得到穩定菌相往往要靠外源新增,現在市面上售賣的菌種種類繁多,50克一包規格的菌種售價可以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有一次一個養殖戶朋友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包袋上都是看不懂的洋文的物品告訴我這是從西歐某國進口過來的菌種,一斤裝的幾千元一盒,堪稱極品!

2、機械增氧效率低

機械增氧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增氧機增氧,增氧機主要有:噴水式、射流式、水車式、葉輪式等幾種,除此之外近些年還有湧浪機、耕水機等裝置出現在市面上。

蝦塘中常見的是水車式和葉輪式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是指以葉片浸沒於水面作垂直迴轉,增加水體中溶氧的機械,它的優點是使水域處於流動狀態,促進水體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勻增氧,但也正因此它不適合水深超過1。5米的池塘使用。

葉輪式增氧機主要作用是攪水、曝氣的功能,促進浮游植物的生長繁殖同時還可形成中上層水流,使水體溶氧均勻,同樣也不適合深水池塘使用。看到這您明白了麼?

大多數蝦塘使用的增氧機其實都無法給生活於池塘底部的對蝦供氧,換句話說您的電錢好多都白花了!怎麼辦?這裡給大家隆重推薦底部增氧。

人工增氧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巧妙利用底部增氧達到效益最大化?

人工增氧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巧妙利用底部增氧達到效益最大化?

3、底部增氧很關鍵

其實底部增氧已經不是件新鮮事,大多數養殖戶都聽說過,也有不少人用過,效果則是仁者見仁,筆者則是出於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的,僅代表個人意見。

我們在湛江一個養殖非常集中的一個海島上有10口塘,每口5畝,沙質底高位池,最大水深2米,今年8月處開始陸續放了4塘苗,兩塘白蝦(南美白對蝦),兩塘花蝦(日本對蝦),放苗前就鋪設了微孔增氧管,採用魚骨式佈局,在兩口池塘的中間設定一個增氧機房,配置一臺2。2kw的羅茨風機(兩口塘共用),從中匯出一條主管,再從主管上接出來若干分支,形似魚骨,每隔6米左右設定一個出氣口,出氣介面處連線微孔增氧管,拉入塘中均勻排開。

效果相當不錯,從放苗到現在從來沒有發病,10萬尾/畝的養殖密度,養殖55天平均78枝/斤,最大的已經30多枝了,對蝦活力好,尤其是這次颱風災害,很多池塘的蝦都會在臺風過後的兩三天開始出現浮頭、遊塘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是平時增氧效果不佳導致底部聚集了大量的含氮類物質“返底”造成的,此外算下經濟賬也是很划算的,用開羅茨風機進行底部增氧,相比以往一口塘開4-6臺水車式增氧機電費大大降低了。

如果您對底部增氧依然將信將疑,利用現有的增氧裝置也可以在不增加費用的前提下提高養殖效果,建議在每個晴天從11:00到13:00,開足增氧機,打破溶氧分界,形成輸氧通道,把水體表層過飽和的溶解氧輸送到中下層水體,改善底部溶氧環境。用了這個辦法,小蝦們再也不用擔心缺氧啦。

人工增氧方式多種多樣,如何巧妙利用底部增氧達到效益最大化?

4、化學增氧是應急

有的朋友還會擔心,如果晚上遇到緊急停電,或者連續陰雨天,該怎麼辦呢?我們還有第三種增氧方式了——化學增氧,也就是使用增氧劑,這種產品非常常見,各種水產藥店均有銷售,關鍵時刻顯神威。

不過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傳統的增氧劑釋氧速度快,很快就能使水體溶氧過飽和,而多次投放又會對蝦產生應激,現在市面上經過包膜的增氧劑,採用緩釋技術,極大延長了釋氧時間,也減少了浪費。

在這裡還要提醒各位朋友,池塘溶解氧是養殖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要素,大家都在測pH、氨氮、亞硝酸鹽,但很少有人定期測溶解氧的(可以使用幫邦魔盒24小時線上監測溶氧、水溫和pH),而提高池塘底部溶氧又是花錢少作用大的一項養殖關鍵技術,希望能對各位養殖戶朋友提高養殖效益有所幫助。

總之,增氧能力不足,目前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是否成功的第一限制因子,透過加大增氧,滿足一代蝦苗快速生長對高溶解氧的需要,從而提高養殖產量, 最終達到增加養殖經濟效益的目的。

文章來源:幫邦水產

幫邦水產2018年合作招商,地區經銷商、幫邦雲檢測中心、幫邦雲連鎖任你選。點選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檢視招商詳情

Tags:增氧池塘養殖對蝦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