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小麥是經濟作物嗎?小麥是經濟作物嗎?小麥是怎麼種出來的?看這裡

由 呢喃貝貝 發表于 農業2021-06-26

簡介打麥子需要好多人,有人專門在入口一撮一撮的塞麥稈進去,還需要有人把一捆捆的麥稈搬過去,然後送給這位塞麥稈進打麥機的人

小麥是經濟作物嗎

老家主要的經濟作物是小麥、玉米、花生、紅薯。河邊山腳下的平地種小麥、玉米,山坡上的丘陵地種花生和紅薯。

夏天的熱浪還沒過去,大家就要忙著收玉米了。收好玉米後,把地鏟鬆軟(以前都是人工做,後來改成用機器),然後就到種小麥環節了。大家用小麥播種機播種,先把麥粒放到播種機裡,然後播種機前面綁上繩,兩個人賣力的往前拉,後面一個人扶著扶手,用來控制方向平衡和播種的深度。田地裡到處都是大家忙碌的身影,好不熱鬧。

小麥種下去之後,很快麥苗就會破土而出,不過接下來麥苗就會長得很慢了,它要首先熬過寒冷的冬天。麥苗是我們老家為數不多的要過冬的農作物。冬天寒冷,麥苗會被凍得僵硬,而且還有了韌性,腳踩上去,咯吱咯吱得響,但不會踩斷。整個冬天小麥苗就停留在入冬時的高度,大概是“冬眠“了吧。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如果下了大雪,就剛好做麥苗的被子,麥苗受到保護,就更能熬過寒冷的冬天,來年就會有好收成。

數九寒冬過去後,柳樹發芽了,河冰解凍了,燕子飛回來了,麥苗也結束了“冬眠“,重新恢復了活力,它們越長越快,長高了,抽穗了,後來變黃了,鄉親們紛紛磨鐮刀,裝熱水,準備要“大幹一場”。麥子就是靠大家彎著腰用鐮刀一把一把割下來,然後再捆成一捆捆,最後再一捆捆背到地邊的車上,到處都是人力,酷暑之下,著實辛苦。後來有人買了收割機,大家紛紛付錢請用收割機幫忙收麥子,這樣一下子省去好多天的酷曬和辛勞,還省去了自己打麥子的辛勞。

不過我們小孩子覺得打麥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老家有兩個小廣場,其實這兩個小廣場就是打麥場,每一個打麥場有一個固定的大大的打麥機。但那是別人家的,我們打麥子不在那裡,而是在我家院子裡,用一個小一點的可以移動的打麥機,也是好多人家輪流用。打麥子需要好多人,有人專門在入口一撮一撮的塞麥稈進去,還需要有人把一捆捆的麥稈搬過去,然後送給這位塞麥稈進打麥機的人;有人在麥粒的出口負責把麥粒再弄乾淨一些,因為那裡總會摻很多麥秸,然後再把麥粒裝袋,裝袋也至少需要一個人的幫忙。還要有人不停地把飛出來的麥秸鏟開,否則一會兒就堵住了。還需要有機動人員,因為每個崗位的活都不輕鬆,需要要有人接替,暫時休息一下。我們小孩子一般會幫忙把一捆捆麥稈搬到入口附近,我們只能幹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活。由於需要的人手多,所以每年打麥子都是我家和三伯家一起幹,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很明顯。每年的打麥子都是不分晝夜的幹,可能是因為打麥機少,麥粒又需要儘快脫殼晾曬的原因吧。晚上在外面專門裝個燈,大家繼續幹,大概這也是我們覺得好玩的原因,因為平時晚上外面都是黢黑一片。不過父母不會讓我們熬太久,他們不僅要忙著打麥子,還要安頓我們睡下,可惜那時候的我們是一點不知道體貼父母的。

麥粒打出來之後,就被父母一麻袋一麻袋地扛到房頂,到房頂是靠梯子,要一手扶梯子,一手扶麻袋,一步一步邁上去,現在想想那真的是很費體力很需要小心謹慎的活。有的人家用一種放在房簷的簡易機器把麻袋吊上去,但聽母親說有些人家用這種機器出了事故,由於麻袋太重人和機器一塊被從房頂拽了下來,因此我們一直沒有用過這種機器。

麥子收好之後,剩下的秸稈就被堆在路邊、牆邊,堆很高很高,踩上去綿軟綿軟的,我們就很喜歡跑到上面去瘋玩,大概這就是我們心中的“蹦蹦床”。那個時候剛好是蜻蜓出沒的時節,到處都有很多蜻蜓,我們跟著蜻蜓跑來跑去,好不歡樂!

麥子曬乾後再從房頂背下來,放好,這就是接下來一年的主要糧食來源了。有些送去磨坊磨成白麵,用來做各種麵食。有些用來換各種東西,比如換饅頭、豆包都等各種乾糧、換西瓜等各種水果……那時候經常有人拉東西到村裡賣,可以用錢買,也可以用麥子換,大家基本上都是用麥子換。還有一些麥子用來喂家禽,比如幾乎家家都養的雞。

Tags:麥子麥苗麥粒打麥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