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泰山旅行】泰山背陰,讓無數次登頂,這座寺求什麼最靈機緣巧合!

由 一山居是 發表于 旅遊2021-06-05

簡介過鐘鼓樓是大雄寶殿,殿前有幾株千年銀杏樹,樹葉被深秋染成金黃的顏色,被秋風糾纏著向大地灑落,把大雄寶殿前的地面鋪上一層厚厚的金色地毯,讓人不忍踐踏,生怕弄出窸窸窣窣的動靜,驚動了靜修的禪師

靈巖寺求什麼最靈

泰山靈巖寺佛教聖地,泥胎彩繪佛像享譽四海

機緣巧合,也可以說有意為之,終於在這個深秋的週日,來到了泰山靈巖寺。早就聽說靈巖寺有靜修的師傅,寺裡以泥胎佛像名聞天下,且靈巖寺的佛特別靈驗。十二年前,曾接近靈巖寺的山門,沒有入內參觀,遂耿耿於懷,今天終於如願。

明朝文學家王世貞說:“遊泰山不遊靈巖,不成遊也”,泰山已經遊過無數次,由於尊為唐朝四大名剎之一的靈巖寺地處泰山背陰,竟讓無數次登頂泰山的經歷成為一次一次的缺憾。

從萬德鎮向東南走十幾裡的山路,就來到了靈巖寺的寺門,寺門也叫金剛殿,進寺門可看到守護神“哼哈二將”的塑像。過寺門,看到的第一座大殿就是天王殿,天王殿的東面立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多座石碑,石碑大都字跡模糊、殘缺不全,很多都是攔腰截斷。其實不僅僅是石碑,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攔腰截斷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再往裡是鐘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寓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鐘鼓樓是大雄寶殿,殿前有幾株千年銀杏樹,樹葉被深秋染成金黃的顏色,被秋風糾纏著向大地灑落,把大雄寶殿前的地面鋪上一層厚厚的金色地毯,讓人不忍踐踏,生怕弄出窸窸窣窣的動靜,驚動了靜修的禪師。

等轉過大雄寶殿,看到匆匆走過的兩個和尚師傅,才打消了小心翼翼走路的念頭,後面那個看上去德高望重年齡少長的禪師,邊快步行走,邊心無旁騖的擺弄著手機,他沒有受到嘈雜環境的任何影響,或許唸佛不忘發微信,也是修行的一種境界。

泰山靈巖寺佛教聖地,泥胎彩繪佛像享譽四海

千佛殿的前面是五花閣,也就是五花殿遺址,這座建於宋朝的極其精美的大殿,歷盡火的劫難,在明清兩朝三次被修復,又三次毀於火災,或許這就是五花殿的宿命,僅存的殿門也許是一個暗示,當什麼都不存在的時候,還是有“門”的。

泰山靈巖寺佛教聖地,泥胎彩繪佛像享譽四海

千佛殿及殿內的泥佛,建於唐貞觀年間,所有泥佛,皆跏趺而坐,神態各異,生動逼真,連手背上的青筋都活靈活現,泥佛被梁啟超稱為“海內第一名塑”。不過,所有的佛像都暴露在空氣當中,長年累月的灰塵,加之室內灰暗的光線,給彩塑的佛像蒙上一層朦朧的感覺,尤其是面部,看上去很是滄桑,給人美中不足的感覺。可能這也符合佛家的理念,泥做的佛正是肉身的人的一種隱喻吧,這裡的泥佛好像沒有受到火災的困擾,畢竟有“金佛不渡爐,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一說。

參觀完靈巖寺的標誌建築闢支塔,又瀏覽了五步三泉及地藏菩薩殿等勝地,時間已經不早了,靈巖遊覽了也近半了,一口吃不成胖子,再好的地方也不可能一次全都欣賞過來,就像讀書,終日而思可能不如須臾之所學,慢慢來吧,下次再說。

大不了,再等十二年。

Tags:靈巖寺泥佛泰山五花大雄寶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