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陝西傳媒網】渭源灞陵橋景區都有什麼歡迎關注並轉發並轉發並轉發

由 土豆洋芋馬鈴薯說故事 發表于 旅遊2021-05-25

簡介蔣介石、林森、汪精衛、于右任、孫科、何應欽、楊虎城等都曾為渭源灞陵橋題詞書碑

灞陵橋景區都有什麼

歡迎關注並轉發

灞陵渭水始朝東,

新月夜彎弓。

憑任柳色,

長安折別,

不悔自蔥蘢。

平靜風兒橋面過,

大道濟初衷。

昨天初陽

明朝旭日,

歲歲映長虹。

這首題為《渭源》的詞,實則寫的是渭源灞陵橋。渭源這座隴中小城,它的標誌就是灞陵橋。灞陵橋坐落在清源河上,渭水就在這裡“始朝東”,“濟初衷”堪稱千里渭水第一橋。

千里渭水第一橋——灞陵橋

渭源灞陵橋美景

渭源灞陵橋位於渭源城南,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既濟行人,復通車馬”,原本是一座以石籠做墩架木、上鋪平板、覆蓋泥土的平橋,常因洪水屢毀屢修。民國6年(1917年),渭源知縣黎之彥、馬向乾先後倡議並主持,由隴西工匠莫如珍掌尺,仿省城蘭州雷壇河握橋式樣進行修建。1920年由於地震橋身傾斜。1932年,聘當地柯樂村木工何遇江、何遇海兄弟二人重新修建,歷時兩年峻工,可謂“三落三起“。1934年8月峻工的灞陵橋為全木結構,全長40。2米,寬4。48米,淨空高度15。4米,曲跨27。1米,是一座曲拱型的廊房式臥橋。整座橋廊共分15間、64柱。橋面為中間寬、兩邊窄的3條臺階通道,配以欄杆扶手。橋頂灰瓦蓋廊,橋端飛彩挑閣。橋面和橋的底部均以每排10根方木並列為11組,從兩岸橋墩逐次遞級飛挑,逐空而上。10根方木間又交替相夾9根同樣粗壯的方木,從兩岸並升於橋心,與頂端一條橫木相結,使橋體成曲拱形,遠眺如彩虹臥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精巧而又壯觀,被人們譽為“渭水長虹”。

千里渭水第一橋——灞陵橋

灞陵橋美景

春夏之交的灞陵橋,景色分外宜人。萬里雲空、蒼翠山巒襯映著渭水從長虹下平靜地流向遠方,點點桃紅、片片柳綠點綴平闊的河灘,沿兩岸蜿蜒而去,宛如一幅水墨畫塗抹在習習河風中。多少詩人、畫家、藝術家探奇鳥鼠,觀光灞陵,留下了他們的詩篇、墨跡和風景照。蔣介石、林森、汪精衛、于右任、孫科、何應欽、楊虎城等都曾為渭源灞陵橋題詞書碑。現在的灞陵橋上,還儲存著蔣介石于右任、孫科的匾額題詞和汪精衛撰寫的碑文。

千里渭水第一橋——灞陵橋

“灞陵飛雪”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關注是對我最好的支援鼓勵

Tags:灞陵渭源渭水方木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