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你能體會大詩人李白的別樣孤獨嗎?

由 老武小侃 發表于 旅遊2023-02-05

簡介但是,人無千般好,花無百日紅,最後一次到宣城的李白,此前經歷了安史之亂、李璘幕府的流離顛沛與牢獄之苦,也經歷了被流放夜郎的災難之旅,世事滄桑,物是人非

獨坐敬亭山的背景是什麼

在我們的印象中,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一生樂觀浪漫,狂傲自負,他遊遍千山萬水,結交四方朋友,孤獨寂寞是絕對與之不搭邊。但是,李白卻有這麼一首詩,充分地表達了他的失落與孤悶之情。這就是《獨坐敬亭山》。

全詩: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全詩為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畫:山中的群鳥一隻只高飛遠去,那天空中所剩的最後一片白雲也悠然地飄走,天地萬物中只有眼前的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與我不離不棄,相互誰都看不夠,看不煩,看來能懂我、理解我的只有這座敬亭山了。

你能體會大詩人李白的別樣孤獨嗎?

這首詩,我們從小就學過,但在那時,老師給我們解讀時並未著眼於“孤獨”這兩字,我們小小年紀,就更無法體會李白那種千帆過盡後,獨屬於他自己的那份孤獨。

詩中的敬亭山位於安徽省的宣城,很多詩人在此都留有詩篇。李白與宣州有著不解之緣,在他人生最後的十年中,曾先後七次到過宣城。

李白因何對宣州如此情有獨鍾?那時源自於狂傲自負的他唯獨對南朝著名山水詩人、曾做過宣州太守的謝朓推崇備至,可以說是謝朓的鐵桿粉絲。

對此,王世貞有詩為證:“青蓮才筆九州橫,一生低首謝宣城。”

李白第一次去宣城,是在公元753年,那次是應宣城長史,他的堂弟李昭所邀。那一次,李白受到了當地官員巨賈以及文人墨客的熱情款待,日日遊山玩水,推杯換盞,吟詩作畫,樂哉樂哉!

李白從此喜歡上了這裡,後來他甚至把家安在了敬亭山下,樂不思歸,曾寫下“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

以及“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其中的一次宣城之行,接待他的是汪倫,王倫早前就寫信邀約了李白。二人相見甚歡,對酒當歌,在依依惜別之際,李白寫下了那首婦孺皆知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那時的李白,正是春風得意之時,每臨宣城自然是迎來送往,高朋滿座,實乃人生之巔峰。

你能體會大詩人李白的別樣孤獨嗎?

但是,人無千般好,花無百日紅,最後一次到宣城的李白,此前經歷了安史之亂、李璘幕府的流離顛沛與牢獄之苦,也經歷了被流放夜郎的災難之旅,世事滄桑,物是人非。已61歲垂暮之年的李白,面對熟悉的敬亭山,感慨萬千,黯然神傷。

這次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沒有人與之把臂相持,沒有人對之笑臉相迎,也沒有人與之高談闊論,更沒有人陪他一起仙醉到死。

此時,只有鬱鬱寡歡的自己,孤單影只,任思緒在風中凌亂,步履蹣跚地緩緩登上敬亭山,找了一塊熟悉的岩石靜坐良久,對著天空一個人發呆。

遙想自己當年意氣奮發,揮斥方遒,人生得意,春風盡吹,而此時,蒼茫大地,遼闊天空,鳥兒飛盡,孤雲獨飄,與自己相伴的卻只剩下這座亙古不變的敬亭山,孤獨落寞的心情充斥著整個心間。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李白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這首千古名篇《獨坐敬亭山》。

你能體會大詩人李白的別樣孤獨嗎?

他長久凝視著這座敬亭山,而巍峨高聳的敬亭山也好似在靜靜地注視著自己。

唉!悵寥廓,蒼茫大地,悠然天地間,什麼都是虛幻,神馬都是浮雲,只有這敬亭山才是永恆,才會與自己永遠相看兩不厭。

這是一次人與物的對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融入,相依相伴。

當我們看到後世辛棄疾的“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是否有種似曾相識之感?

這何嘗不是作者的一種聊以自慰呢?

高冷的山,卻是如此有情有意,更加襯托出了人世間的冷漠無情。真可謂青山依舊在,人走茶卻涼!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間沒有永恆的真情,只有孤獨才是人生永恆。

你能體會大詩人李白的別樣孤獨嗎?

細品這首詩,其孤獨之感,也只有柳宗元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與之媲美。不同的人,卻是同樣的孤獨!

人從巔峰跌入低谷的孤獨,也只有詩人自己才能夠體會其中味道,而我們從中更是讀出了一種寒冷,多了一份心疼……

你能體會大詩人李白的別樣孤獨嗎?

中國詩詞大會全套8冊 飛花令,小學生唐詩宋詞三百首古詩詞圖書

¥

25。8

淘寶

購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老武小侃

Tags:敬亭山李白宣城孤獨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