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由 耕讀藝苑 發表于 旅遊2023-01-03

簡介窯頂上填土呈雙坡面,用麥草泥漿抹光,前後壓短椽挑簷,有錢的人還在上面蓋上青瓦,遠看像房,近看是窯,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石塊箍的窯洞則稱石箍窯

怎麼用語言甘肅慶陽窯洞

對於隴原大地上的人們來說,不管時代怎樣變化發展,窯居人的文化生活已在記憶裡生根。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慶陽窯洞按大類分有三種,即明莊窯、地坑窯、箍窯。一般依山形走向,避溼就幹,避低就高,避陰就陽。窯洞一般高、寬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窯比其他窯洞略高,作正堂為長輩居住。窯口砌牆安門窗,一般多見一門二窗,靠窯頂的窗子稱天窗。窯內靠山牆均盤有土炕,緊挨著土炕盤有灶頭。記憶中,兒時的我們,總是在炕頭上伸長脖子在鍋邊上垂涎三尺,催促著母親將還未出鍋的菜餚先給自己嘴裡抿一口。那種熱氣騰騰的感覺,總能讓孩子們的紅臉蛋變得更加生動。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明莊窯,也叫崖莊窯,它一般是在山畔,溝邊,利用崖勢,先將崖面削平,然後修莊挖窯。“陶復陶穴”中的“陶復”,指的就是明莊窯,有一莊三窯和五窯,也有五隻以上的。在董志原等大原上,也有利用衚衕修莊的,由於崖勢不高,有的下挖幾米再挖窯,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這種莊子被稱為半明半暗莊。

地坑窯。這種窯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一邊修一個長坡徑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陶復陶穴”中的“陶穴”即為這種下沉式地坑莊。這種窯洞實際上是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也更為顯著。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箍窯一般是用土坯和麥草黃泥漿砌成基牆,拱圈窯頂而成。窯頂上填土呈雙坡面,用麥草泥漿抹光,前後壓短椽挑簷,有錢的人還在上面蓋上青瓦,遠看像房,近看是窯,用長方形或正方形石塊箍的窯洞則稱石箍窯。

慶陽窯洞按用途分還有很多種,在正窯面或在莊子崖面正面兩窯口之間的上部,挖小窯一孔,修階梯而上,可以高瞻遠矚,多為防盜而用,稱為高窯。在窯內一側挖一小窯洞,多為儲藏貴重物品或糧食而用,叫拐窯。住家窯洞因用途不同,名稱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窯、廚窯、羊窯、中窯、柴草窯,糧窯、井窯、磨窯、車窯等等。

冬暖夏涼,這就是窯洞的品性。勤勞、樸實、憨厚,這就是窯居人的品質。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記憶中居住的窯洞,是一個大長條形的地坑莊。我們與其他四家鄰居同住於此。靠北是一個巨大的崖壁,崖壁上便是我們居住的窯洞。一家三口窯洞,每戶之間用土矮牆相隔,各有門戶庭院。出了庭院,便是一片不大的槐樹林,穿過槐樹林,是一個靠南的巨大崖壁,父輩們便在這個崖壁上鑿出一條臺階型通道,通往外界。家裡的耕地便在土窯頂上,春來播種,秋來收。每次和家人一起勞作時,見到窯洞頂上的青煙,便知道母親已經下廚做飯了。只聽見院子裡母親扯長嗓子吆喝一聲,便放下手裡的工具,趁父親不注意,麻溜地爬上他的背,讓他揹著下地坑院。春天,最喜歡和鄰居家小孩一起爬上槐樹揪槐花。在樹杈上,便能看到窯洞的木格窗前,母親盤腿坐在土炕上,正藉著窗外的光一針一線地做著布鞋。那畫面,是我記憶中最美的畫面。那時候,我總是在外面笑著喊著,讓母親透過窗戶找到樹蔭中的自己。母親總是敲著窯洞的窗戶提醒我注意安全。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庭院的大門,是用槐樹木頭做成的籬笆門,家裡的牛、羊、豬,還有雞,均在窯洞裡養。就連看門的小狗,父親也在崖壁上掏了個狗窩。這樣一來,庭院顯得特別寬敞。家裡收來的玉米雜糧便都堆放在庭院裡。紅辣椒成串,玉米成架,大蒜成辮,柴火成山。一季又一季,父母的雙手如同老土窯牆壁上的印痕一樣深,家裡的日子也一年比一年紅火。

漸漸的,鄰居家的大哥大姐一個個考上了大學,上了班,在老土窯的崖頂上蓋起了磚瓦房。我也長大了,成家了,帶著父母搬離了老窯洞。我的窯居生活也就此結束,可那個“老莊子”變成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耕讀藝苑|慶陽窯洞:人類居所的活化石

是的,就這樣,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一部分率先富起來的隴東人告別土窯洞,搬進了土木結構的房子居住。後來,再隨著小康村建在農村推行,原先那一排排依山而建,參差錯落的窯洞,逐漸被現代化建築所取代。而那些裝滿童年往事的窯洞變成了一個個深邃的“黑洞”,窯洞村莊也逐漸成了被人遺棄的廢墟。

可是,還是有一些習慣窯居生活,熱愛窯居文化的人,要將窯居生活進行到底。他們結合現代元素,將窯洞進行了改造。寬敞的玻璃門窗,瓷磚地面,白粉牆壁,組合沙發,土炕仿床,落地窗簾……保持了窯洞獨特的建築風格,擁有了窯洞冬暖夏涼的獨有品性,卻不失時尚美觀。這種改變,使窯居生活具備了時代化意義。

Tags:窯洞窯居崖壁庭院土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