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由 常青藤爸爸 發表于 運動2023-02-03

簡介後來,當米桃以“找各種藉口不去夏歡歡家”來表現出抗拒的時候,得來的卻不是父母的理解,而是責備:他們沒有開導、疏導孩子自卑的想法,而是不斷地“補刀”:你太不懂事了,太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什麼顏色的書包耐髒

上週我寫了一篇點評《小捨得》大結局的文章,講了子悠和歡歡的結局,後臺有常粉留言,問到米桃。其實相較子悠和歡歡,米桃的故事更讓我唏噓。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電視劇裡,編劇給了米桃一個不錯的結局:爸媽租了一套大房子,計劃把妹妹也接到身邊,一家四口從此可以幸福快樂地生活。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而原著的結局則更“現實主義”一些:米桃從農村來到大城市上學後,適應不了種種落差,各種壓力纏身,從而導致抑鬱,最終退學回了老家。

結合米桃敏感、內向、早熟的性格,以及她的家庭環境、個人遭遇等等,我覺得抑鬱的結局固然殘酷,卻也有其合理性。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種種的壓力,讓一個本該順風順水、自信驕傲的學霸,最終走向了抑鬱。看完米桃的故事,或許我們能得到這樣一個啟示:

我們常對孩子說“你除了學習,還能有什麼壓力”,但我們或許不曾察覺的是,

孩子面臨的困難、迷茫、壓力和糾結,其實遠遠不止於學習。

比較之下的物質匱乏:為何米桃會自卑?

美國詩人Emily Dickinson有首小詩,可以很好的形容米桃從農村來到大城市的處境:

我本可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然而陽光已使我的荒涼,

成為更新的荒涼。

Had I not seen the sun

I 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

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

My Wilderness has made

Emily Dickinson

比如米桃去歡歡家寫作業的場景,就堪比一場“變形記”。

從農村轉學來的米桃,看著歡歡家的大房子、滿櫃子的限量芭比娃娃,還有隻要她想去撒個嬌就能去的人均400的兒童餐廳,再想想自己菜場公廁旁簡陋的家——家裡連個像樣的臥室都沒有,更沒有漂亮的娃娃……這樣的落差,對於處在青春期又“心事重”、內向敏感的米桃來說,衝擊簡直太大了。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再比如,歡歡有一衣櫃都塞不下的裙子,幾乎集齊了所有的顏色和款式,她能穿著漂漂亮亮的裙子去電視臺當小主持人、在各種場合拋頭露面,而米桃連“夏令營”是什麼都不知道。

在她的概念裡,書包破了補補再接著用,衣服的顏色也只分兩種:耐髒和不耐髒,好不好看不重要,只看“過兩年還能不能穿”。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巨大的貧富差距,讓一個10多歲的孩子產生了強烈的落差。物質上的匱乏感讓米桃無所適從,內心的自卑讓她不願意再去歡歡家“接受內心的毒打”。

而她更深層次的自卑來源,其實從成年人的視角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媽媽一直都在我最好朋友家裡做鐘點工,我媽媽在她們家裡是做“服務員”的。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這對於一個剛從老家來到城裡,剛上五年級,還不能從容看待貧富差異的孩子來說,是很傷自尊的一件事。

雖然每天和人家坐在一張桌子上吃晚飯,但地位和身份的不平等對於米桃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都是同學,為什麼我的媽媽就要給你們家當鐘點工呢?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這讓我聯想到了前段時間育兒圈的大新聞:一位育兒大V的孩子在美國名校自殺了(疑似得了抑鬱症)。這位育兒大V是個非常盡職的爸爸,為了培養孩子成才,他在離婚後,不惜辭掉高管工作,全職帶孩子,十幾年來每天給孩子做飯不重樣,就算節衣縮食也要把孩子送進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在看新聞的時候,有一個細節令常爸印象深刻:為了培養兒子“勤儉節約”的品質,這位爸爸讓兒子去同學家開生日party的時候,還要兼顧“收破爛”的責任,要把同學家的廢品帶回來賣錢。

這位父親的初衷或許是好的,但他沒有想到,十幾歲的孩子,正是最在意別人眼光和議論的年紀,讓孩子在同學家收廢品,這對孩子的心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我們之前在這篇科普青春期的文章裡,講過一個“櫥窗實驗”,結論是

當被別人關注的時候,相比於成年人,青少年的情緒反應非常強烈,焦慮程度也上升很多。那些在大人眼裡看來無足輕重的小事,卻能讓孩子為此焦慮、緊張甚至抑鬱。

所以,很多在成人眼裡“這都不是事”的事,在青春期的孩子眼裡卻是天大的事。

在米桃媽媽的觀念裡,自己在女兒的同學家裡做小時工,不僅能掙錢,還可以兼顧到孩子的學習,不是兩全其美的一件事嗎?

而米桃的內心卻經歷著山呼海嘯一般的動盪和焦灼,那些貧富差距帶來的衝擊和壓力,讓她深陷焦慮無法自拔,而父母對此一無所知。

後來,當米桃以“找各種藉口不去夏歡歡家”來表現出抗拒的時候,得來的卻不是父母的理解,而是責備: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他們沒有開導、疏導孩子自卑的想法,而是不斷地“補刀”:

你太不懂事了,太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不能太內向了”、“整天像個悶葫蘆”、 “能不能別這麼上不得檯面”,敏感自卑的米桃在別處承受了巨大落差後,回到家裡還要接著承受父母接二連三的指責。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父母沒有處理她的自卑情緒,反而逼著她去不斷面對“內心的自卑”。

內心的壓力無處釋放、無人疏解,這種情況下,一個10多歲、涉世不深的孩子很容易被自卑“壓垮”。

孩子最信賴的人,卻傷他們最深

後來,當米桃遭遇校園霸凌,被歡歡和她的小團體孤立、遭受巨大人際關係壓力的時候,米桃的父母又是怎麼做的呢?

很遺憾,不管是從態度還是心理上,他們都沒有和孩子站在一起。

米桃爸媽先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否認孩子的感受:“歡歡是個好孩子,怎麼可能欺負你呢?她只是脾氣有點硬而已。”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然後再用成年人一貫的“和稀泥”、“算了”的處理方式,忽略米桃所受的委屈,讓孩子“別搭理她”: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要懂感恩,他們家之前幫過我們”、“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妹妹”,米桃爸媽又用“道德綁架”的方式讓明明沒有錯的米桃做出讓步: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而最要命的要數那句:“為什麼他們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你要是大大方方的,他們會欺負你嗎?”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米桃爸爸的這套話語邏輯,我們聽上去一定不陌生:

“一個巴掌拍不響”;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他怎麼不打別人就打你?你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是不是很多次聽過這樣的話?大人們習慣遇到事情,不分青紅皂白,就各打五十大板,甚至不由分說地,把“鍋”甩給孩子;

可怕的是,當我們成為父母之後,我們或許又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樣的話。

這就

讓我們徹底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和困難一起攻擊孩子,而不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

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孩子行為的結果,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電視劇給了我們第三視角,我們也很難從本就不善言辭的米桃口中,感受到她的感受。

正如電視劇裡的米桃爸媽,當他們看到女兒永遠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時,忍不住指責孩子不夠大方、不夠活潑,卻沒有深入想過,孩子為什麼會成為這樣?

在米桃還是留守兒童的時候,在外受人欺負,年邁的奶奶不能幫孩子出頭,只能教孩子“忍”、教孩子“算了”,沒有爸爸媽媽撐腰的孩子,自然容易變得內向敏感;而當米桃來到父母身邊、來到大城市,內向敏感卻成了父母眼中最看不上的“缺點”,當她受了委屈,還是被父母一個勁兒勸“算了”。

米桃也想活得陽光燦爛,活得肆意妄為,

但造成她在生活中唯唯諾諾、“恨不得貼著牆根走”的最主要責任人,其實正是她的父母。

所以,當面臨巨大的人際壓力、被自卑折磨的米桃,還要再次面對父母的二次傷害的時候,“抑鬱”的結局,也就有了合理性。

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迎頭重擊

其實米桃的父母,都是特別淳樸善良的人,對孩子也是傾其所有地為她好。看劇的我們,其實很難硬起心腸地指責他們——他們的家境、文化水平可能註定了他們無法用更好的方式去處理米桃的情緒與壓力。

但不妨讓我們假設一下:

如果米桃的父母,在孩子受到委屈的時候,尊重和接納孩子的感受,讓她的委屈有地方釋放;

如果他們不是用“和稀泥”的方式勸孩子“別計較”,而是和孩子一起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

如果他們給孩子出頭、幫孩子撐腰,做孩子有力的後盾

……

米桃可能會更有底氣和自信去面對成長中的人際壓力,最後也不至於落得個抑鬱退學回老家的結局。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2019-2020國民心理健康報告裡,有這樣一組資料:

小學階段:

抑鬱檢出率約1成,其中重度抑鬱率檢出率約1。9%-3。3%;

初中階段:

抑鬱檢出率約3成,其中重度抑鬱檢出率約7。6%-8。6%;

高中階段:

抑鬱檢出率約4成,其中重度抑鬱檢出率約10。9%-12。5%。

我想很多人,或許都無法理解這個資料為什麼會這麼高,畢竟在很多父母的認知裡,現在的孩子除了有學習的壓力,他還能有什麼壓力呢?甚至於很多人認為“就讓你學個習而已,不用掙錢不用養家,怎麼就能抑鬱了呢?”

也正是這樣的認知,讓很多父母,一說到“壓力”,就只關心孩子學業的壓力,而忽視了其他方面;所以,一旦孩子學習好,能輕鬆應付學業,他們就覺得萬事大吉,孩子應該沒啥壓力。

而米桃這個學霸讓我們看到,孩子所面臨的不只是學習壓力,他們的壓力源來自於方方面面。現實生活中,學霸自殘、自殺的悲劇也屢見不鮮,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的“煩惱”也會越來越多。

而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在成年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壓力和困擾,因為在孩子那裡,這些壓力足以讓他們糾結到無法自拔、無法排解。

《小捨得》結局:米桃抑鬱,退學回家!一個學霸,有啥可抑鬱的?

(我們總要求孩子理解父母,但我們真正理解孩子嗎?)

當孩子無法排解壓力時,本能地會向父母求助,但並不是每對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情緒出口,有時候他們自己甚至會成為孩子的情緒壓力源。家非但沒有成為避風港,而帶來了新一輪暴風雨,讓一個10多歲的孩子如何能承受?

如果你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因為學習就抑鬱了、覺得和同學在一起自卑就不和她玩了、因為考得不好就跳樓了,那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學習、同伴、家庭,這三樣加在一起,就是他們生命的全部意義。

所以,跟子悠和歡歡在劇中尚可以真實做自己相比,我覺得米桃的經歷才是更需要我們家長關注的:

永遠不要輕視和忽視孩子在成長過程裡的每一種壓力、每一個困難,多關注孩子,留心他們在生活裡發生的微妙變化,這很可能是他們發出的“求救訊號”。

當知道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也要無條件地、堅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對他們的負面情緒及時做出干預和疏導。

家應該是、也必須是孩子能夠獲得安慰、可以減壓、可以無負擔表達情緒的,最溫暖的地方。

Tags:孩子米桃抑鬱歡歡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