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由 科學黑洞 發表于 運動2023-01-25

簡介這次地震發生後魚類躍出水面的現象,可以證明地震對除了人類之外的動物產生了影響,但還是那個問題:動物的異常行為預測地震並沒有系統性的證據

魚兒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繼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之後,我國臺灣省迎來本年度中國的最大地震,9月18日14時44分臺灣省花蓮縣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此次發生在臺灣省的地震頻率較高,根據臺灣氣象部門通告,發生在花蓮縣的6。9級地震應為主震,在此之前發生的地震包括9月17日21時41分臺東縣發生地6。5級地震,都屬於6。9級強震的餘震。

從中國地震臺網上的資訊來看,從臺東縣的6。5級地震發生後,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生了十餘次的地震,最大包括花蓮縣6。9級的強震。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地震不僅僅在地球上發生,在很多相對活躍的天體上都存在,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生物就經常遭受著地震帶來的破壞。

即使人類經過數百萬年的時間發展出智慧文明,讓自己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最遠的足跡已經印到了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上,但是面對不斷髮生的地震,人類依然是束手無策,我們無法利用現有的科學體系,來對地震的發生進行預測。

地震帶來的破壞性取決於很多因素,當然地震等級是最根本的,其次還包括震源深度、以及震中人員密集程度、地震的發生時間等等。地震等級越大、震源深度越淺,尤其是發生在夜晚的地震破壞性是最大的。例如此次發生在臺灣省的6。9級地震,根據臺灣氣象部門專家郭鎧紋的說法,相當於8顆原子彈的威力。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地震的到來往往都讓我們措手不及,目前人類面對地震所作的努力,最多便是地震後的救援以及地震發生後對周邊地區的預警工作。

對於地震的發生,如果人類可以進行預測,那麼就一定可以把人員的傷亡以及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既然目前無法利用科學的方式,那是否可以利用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的到來?

例如9月17日晚9時臺東縣發生6。5級地震後,在高雄市有較強的震感,一些市民外出避震的時候,發現在愛河的河面上不斷地有銀色的亮點閃耀,仔細一看才發現大量的魚群從水中躍出。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很多網友評論道:動物的感知能力要超過人類,因此地震發生前才會出現動物的異常行為。

其實用動物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的說法一直都存在,並且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地震或許可以導致動物出現異常行為,但是動物出現異常行為還有很多的其它因素,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系統性的對應關係。

其實說白了,季節性、求偶、天敵威脅以及充足的食物,都能讓動物出現一些我們並不常見的行為。

例如此次高雄愛河的魚群不斷跳出水面,其中原因可能和人類出來避震是一個道理,當時高雄震感比較強烈,那麼水中的魚類自然也感受到了地震的發生開始變得躁動不安,最後一個個跳出水面。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這個現象跟我們在家養魚一樣,有時候不小心發出聲響貨車撞擊魚缸,小魚可能就會跳出魚缸。

這就跟人類的預警系統一樣,是地震發生之後,魚類感受到了地震橫波縱波釋放出的鉅額能量,開始變得暴躁不安。但是我們也無法確定就一定是遮掩的原因,有的時候天氣原因導致水中氧氣較缺,魚類也會躍出水面。

這次地震發生後魚類躍出水面的現象,可以證明地震對除了人類之外的動物產生了影響,但還是那個問題:動物的異常行為預測地震並沒有系統性的證據。

臺東縣6.5級地震,水中魚群不斷躍出水面,說明了什麼?

此次發生在臺灣省的6。9級強震,是截止到目前為止2022年中國發生的最大地震了,破壞性自然不容小覷,中國是地震頻發的國家,這一點其實跟日本不相上下。在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為5個地震區和23個地震帶,其中臺灣省以及附近海域就是一個地震區,因此地震的發生較為頻繁。

雖然動物異常行為預測地震並沒有科學體系的支援,但如果真的遇到了大規模的動物異常行為,參考一下也可以反正又不損失什麼。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Tags:地震發生動物人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