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由 當代藝術週刊 發表于 運動2023-01-15

簡介四記得一次先生從西安回來,便去看望,順便帶上兩幅畫請先生指教,這次帶去的是兩幅花鳥作品,先生看過之後,也沒有說好,也沒有說壞,而是給我講起了李白的詩,他說:畫中國畫要和詩人寫詩一樣,要有意境,不能過於直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還有什

股字怎麼造句?

2022年是著名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逝世五週年的日子,雖然我亦師、亦友、亦兄的王金嶺老師走了整整五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時時浮現在我眼前,今天值此王金嶺老師逝世五週年之際,轉發此文以示深切的緬懷。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2017年10月25日是一個沉痛的日子,下午三點我正在畫院創作,休息時偶看手機,突然發現遠在西安的師弟發來的一條關於王金嶺先生的微信,令我大吃一驚“王老師去世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十一 國慶節當天我還和先生在一起,上午我和愛人一起去看望先生,還特意給先生捎去了一盒福鼎白茶,見先生身體健康,聲音洪亮,步伐矯健,身體非常好,我還專門問先生身體可好,先生說才檢查過,身體挺好的,怎麼突然就不在了呢。為了證明真假,我急忙給西安的師弟打電話,得知訊息是珠珠(先生的女兒)發出的,才敢相信這是真的。聽到先生逝世的噩耗,簡直是晴天霹靂,腦海一片空白,中國先人造句,不遇到事,你是無法理解這種造句的智慧的——晴天霹靂!二十五天前我們還見面來著,和大哥品茶,談他的南濠圃,談他的藝術館,談他的藝術……一幕幕彷彿歷歷在目,怎麼轉眼就成了永別了呢?您走了,走的那麼匆忙,我還沒有聽夠您關於藝術、人民、生活、人生的精闢之論……

我和先生的相識,緣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和我愛人的結合,由於我從小喜歡畫畫,1979年高考考上師範後,在校期間較系統的學習了繪畫的基礎知識,師範畢業後又有幸進入魯迅美術學院就讀三年,接受了系統的學習,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直到後來參加工作,一直沒有放棄畫畫,這期間愛人便向我提起了先生。愛人在孩提時代便結識了先生的家人————三哥、四哥、五哥、二姐、小萍姐,由於愛人的父親在大召營公社衛生院工作,每當週末、節假日愛人便去大召營公社衛生院找父親,先生的弟妹們就住在衛生院的對門,一來二去愛人便和三哥、四哥、五哥、二姐、小萍姐成為了好朋友,經常吃住在他們家,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下地,一起割草……直到愛人高中畢業,當時正值上山下鄉後期,由於父親在大召營衛生院,加上當時四哥是生產隊長,愛人便下放到了先生的老家。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下放期間愛人得到了三哥、四哥、五哥、二姐、萍姐的關心和照顧,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了,漸漸地知道了西安還有個會畫畫的大哥。大哥每當回家探親,也把我愛人當成小妹一樣看待,直到我和愛人結婚,我也便認識了大哥,加上愛人的大嫂家和三哥家有姻親關係,愛人和先生家走的也就更近了。特別是我到文化局工作後和先生的往來就更加多了起來。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由於我是師範畢業,在學校也學習美術,加上我對美術的熱愛,後來又專門進入魯迅美術學院學習,直到後來參加工作,一直沒有放棄對畫畫的學習,有幸認識先生後,更加堅定了畫畫的信心。先生無疑是長安畫派的重要人物,長期追隨石魯先生,他堅守著傳統與生活的藝術理念,沿著長安畫派開宗大師石魯、趙望雲、何海霞的足跡,走出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繪畫道路。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於1940年生於河南省新鄉縣大召營村,兩歲的時候隨父親來到了西安,1963年畢業於西安美院國畫系,畢業後分配到大東北當了一名教師,八年後調回西安,八十年代陝西的一次畫展上,石魯發現了先生,於1979年經石魯調入陝西美協從事中國畫專業創作,任創作研究室主任。先生是長安畫派領軍人物,擅長寫意山水、花鳥畫,作品《長安月色》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畫風沉雄,筆墨恣肆不羈,於常見題材中獨出心裁,所作寒山、野鶴、孤女、秋荷、春藤具有強烈的西部風格和東方意味,正如賈主席所言:先生的書畫藝術可以用“性靈”二字概述,性靈者,聰敏發自天成,剔透靈明,不事雕飾,境界變幻萬千。恰如清代黃越《二十四畫品。性靈》所言:耳目既沃,心手有喜,天倪所動,妙不能自……聽其自然,法為之死。這“性靈”首先表現在藝術感受與意境的不拘一格。《石濤畫語錄》有名言:“法無定法,乃為至法”。石魯也說:“寧要一個萬,不要萬個一”。都是說在藝術創作中,要有不同的感受和這種感受的技法。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的作品時而是龜、石的老辣蒼勁,時而有冬晨的凜冽莽原,時而有秋夕的絢麗秋山,變化無窮,意趣難測。其次是筆墨的縱橫任運,傳統的筆墨一般不離中鋒、側鋒,講究如作字法,如“折釵股”,“屋漏痕”,“錐畫沙”等,而先生又有梁楷的闊筆破墨,徐渭的嶙峋支離,石濤的拖泥帶水,傅抱石的散鋒直刷,均開筆墨新面,令人精神一振,尤其似石魯,更為恣肆大膽。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記得1995年的秋天,先生從西安回來,我便拿著近期創作的作品和愛人一起去找先生求教。掌燈時分我們來到先生的家,嫂子和先生把我們讓進屋裡落座之後,先生便問,鳳年還堅持畫畫嗎?我說,是。便拿出最近的畫作給先生看。先生一張一張認真地看著,不時給我指出不足之處:這用筆不夠到位,這構圖不夠完美,這張點景的房子的比例不準……當然畫的好的地方也給予鼓勵。先生講的最多的還是繪畫的一些心得,從中國畫程式到筆墨運用,從詩與畫的變形到賦、比、興,從石魯的用意之道到筆墨當隨時代。特別是先生談到石魯時更有說不完的話題。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說,早在60年代,石魯便蜚聲畫壇,一次先生和朋友一起探望石魯,在他的畫室牆上掛著一副習作,六尺數幅的紙上盡是蒼勁的野草,看後頓時覺得狹小的畫室莫大起來,一種單純的線的律動美令人心肺一震,這種強烈的形式感是刪去了皴、擦、點、染的俗套,直書而成。他沒有去表現草的生態,長在什麼地方……而是抓住微風波瀾的剎那,提純了大自然的美。先生每每講起這段經歷時,無不懷揣著對石魯藝術的敬仰。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而談先生從石魯那裡的每每而得,莫不也是我從先生那裡的每每而得嗎?這次探訪回來之後按照先生的教導,運筆創作,莫不受益匪淺。

記得一次先生從西安回來,便去看望,順便帶上兩幅畫請先生指教,這次帶去的是兩幅花鳥作品,先生看過之後,也沒有說好,也沒有說壞,而是給我講起了李白的詩,他說:畫中國畫要和詩人寫詩一樣,要有意境,不能過於直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還有什麼意思,要有意境在裡面,已意貫之,你看李白寫心是怎麼寫的,“狂風吹我心,直掛咸陽樹”,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心怎麼能掛樹上呢,但李白想到了,李白筆下的心像風捲柯條中顫抖的紅葉,令人寒愴,悲涼,多麼形象啊。這就叫別出心才。再比如“南風吹歸心,飛落酒樓前”,此時此刻,飲者的心緒是何等的悵然,再如“歸心落何處,日沒大江西”,在這裡李白的心又象殘陽,淹沒在大江的盡頭。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講到這裡喝了口茶繼續說到,李白在詩中把心比作紅葉、殘陽,有的飛飄,有的掛在樹梢,有的沒在大江裡,詩人能做到這一點,作為畫家更要做到這一點,這就叫別出心裁,以意貫之。聽了先生的一席話,彷彿使我的心海頓時開悟,中國畫不是誰都能拿起筆來就能畫的,要想畫出有心意,有詩意,有意境能感染人的作品來還真得要“別出心裁”才行的。

後來,先生在老家一個池塘邊建了一座白樓,臨水而居,別有一番情趣。一是看望先生,二是想求先生一副墨寶,由於提前已和先生說好,答應給我畫一副,這天嫂子打電話說先生已畫好,要我過去來拿,於是我便匆匆趕去,這是我第一次到先生的新家,但見臨水而居的一座白樓座落在池塘邊,低矮的圍牆,別緻的門樓,曲折的走廊,高出水面的小橋,一一映在眼裡,這樣的景緻在鄉下還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呢。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進到屋裡,先生的客廳不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先生的一副蘭草小品,撩撩幾筆,一叢蘭草躍然紙上,蘭葉被微風吹著倒向一邊,蘭花淡淡地開著,彷彿一縷幽香流入心田,回過頭來見到房門右邊掛著一副四尺條的墨荷,大張的荷葉,健壯的荷幹穿插其間,一朵荷花靜靜地綻放著,整幅畫全由水墨寫成,讓人感到水墨淋漓,荷香滿屋。落座之後,便和先生交談起來,當然談論最多的還是書畫。之後先生把我領到裡間,說畫在裡面,進去之後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但見兩幅四尺斗方的山水畫放在靠北牆的沙發上,說讓我選一張,於是我便選了左邊的這副山水,此時的欣喜之情洋溢在我的心頭。回到客廳我說先生給我寫個齋號吧,先生欣然接受,便割紙研墨,提筆寫了“紅雨軒”三個大字,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並在後邊屬上了自己的名字,蓋上印章,我如獲至寶,忙說謝謝先生,先生說寫得不好要是平時我就把它撕了,我真的怕先生把它撕了,忙收起來說我喜歡。現在回想起來先生對藝術一絲不苟的態度真是令我佩服。

一年夏天,我在單位上班,聽說先生從西安回來了,由於不確定便打電話給來州兄,得到確切訊息後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趕往大召營南濠圃去看望先生,臨行之際順手拿上兩張山水畫好叫先生指點一下。到了南濠圃之後,見來州兄與五哥在院子裡,不見先生,便問先生去哪了,五哥說去市裡辦點事一會兒就回來。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於是我便邊欣賞園子邊等先生回來。先生回來已是中午時分,便一起來到鎮上一家小店邊吃邊聊,飯間我說先生我帶來兩幅畫請給指導指導,先生說好吧,我把畫拿出來展開,雙手把畫按在牆上,先生認真地看著,我畫的兩幅山水一幅用焦墨,一幅用潑墨寫就,先生沉思一會兒說:中國畫貴在用筆,用墨,古人講骨法用筆就是這個道理,光有墨無筆不行。先生指著那幅潑墨山水說,要見筆,然後又指著那幅焦墨山水說,這個比那張好些。之後並囑咐我回去要多找些古人的畫論看看,要想把畫畫好,理論一定要上去。雖然短短的一頓飯時間,先生的一席話使我受用終身。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工會為了豐富職工生活成立了職工書畫院,先生被聘為書畫院名譽院長,森堂兄為院長,我為副院長,這樣和先生見面的機會就更多了。記得在舉辦的一次書畫展上,先生被請來指導工作。展覽開幕的那一天,北京、鄭州、開封的一些書畫家也應邀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結束之後大家便開始參觀書畫展,先生在大家的陪同下一幅一幅地看著,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並點評著,當時也有我的一幅作品展出,當大家走到我這幅作品時,鄭州的畫家遠翔兄指著我的作品說,鳳年兄這幅作品挺有味道的。我畫的是一幅深秋時節的葫蘆,但見畫面書寫的枯藤纏繞著整個畫面,其間墜有兩三個熟透的葫蘆,再用大塊面的墨色潑上去,全當是葉子,葫蘆下站立一隻雄雞,好象在欣賞著這深深的秋意,先生站在我的畫前端詳了一會兒說到,葉子不畫更好,畫了葉子不但沒有增色,反而減色,畫貴簡不宜繁。先生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從先生的話語裡可以看出先生不是一個人雲亦云的人,是一個實實在在作學問的人。他那深邃的思想植根於他那傳統文學的功底裡。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以意貫之”,這是先生使用過的一枚一章,也是給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和先生談繪畫,他總有滔滔不絕的畫題,先生他給我講,他最崇拜的四位畫家是八大、齊白石、林風眠、石魯,八大筆下的形象常給人一種神奇之感,他畫荷花,筆下既是花、葉之形,又有水、霧之態,以他那精闢的筆墨,讓花、葉模糊在水、霧之中。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他畫的石頭,用大渾點表現,讓植被模糊在石紋之中。你在看齊白石,雖然木匠出身,但他樂於苦學,大器晚成,靠著他的勤奮、才學、天賦,終成一代大家,他們都是聞名於世的寫意畫大家。已意貫之,是我繪畫創作的永恆主題。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不貪世聲”,這四個字不僅是先生的一生寫照,也是他時常教導我的警言,後來把先生的這四個字和齊白石的“何要浮名”刻成圖章,每每作畫時而用之,成為我立身的警言。有一次先生講:雞叫天亮,雞不叫天也亮,你的畫好能夠站起來,就會得到人家的讚許,肯定。媒體宣傳報道,這玩意好壞,明白人一看便知。你吹得很大,別人不信。先生常說:爭取不爭取其結果一樣。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去年,有一段時間先生在老家建園子,我便有時間去看先生,便帶去兩幅畫去請教先生。先生在南濠圃的一角建了個玻璃畫室,這是他的畫室,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進了畫室,先生外出散步還未回來,妻子見畫室一角放有一架古箏,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便坐下彈了起來,隨著妻子雙手撥動琴絃,一曲悠揚動聽的“漁舟唱晚”飄出了畫室。這時先生從外面回來,聽到畫室裡有琴聲傳出便走了進去,一見是我們便坐下來聽,一曲彈完又叫妻子彈了一曲才停下來說,你沒有十幾年的功夫是彈不出這樣的曲調的,我便說她已經學了將近二十年了。這時嫂子進來也學了起來,先生鼓勵嫂子要好好學習。這時大家坐下來喝茶,坐了一會兒我說,先生我拿來一幅畫你給指點指點,先生接過我的畫親自掛在他畫室的畫牆上,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然後坐下來斟酌————給我講畫的不足之處,特別是講到經營位置時給我舉例說:你到醫院看人的骨骼結構,那身軀,那四肢,那每一塊骨骼結合的都是那麼完美,我們作畫也是一樣,要做到完美,你看你的提款要好好推敲推敲,不能過於隨意,再有作品要重在表現意境,要造成一種氣氛,八大在蓮蓬上畫了一隻鳥,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鳥低著頭看足下的蓮蓬,你在池塘裡看到蓮蓬上臥一隻鳥,那是常見的,最奇怪的是八大把蓮蓬畫的象個鳥巢,蓮子象鳥蛋,八大觀察事物是形而上的,有聯想這就是中國畫畫外之意的典範……臨走的時候,先生拿出一本剛出版的畫集送給我,並在扉頁上認真寫下了“鳳年賞玩”四個大字。

十一

這幾年,先生把大部分心思用在老家園子————南濠圃上,所以每年我都要找機會和愛人一起去看望先生,一是陪愛人故地重遊,二是看先生園子建設的進展情況,更多的還是和先生交流中國畫的創作思想。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先生無疑是長安畫派的重要人物,他堅守著傳統與發展的藝術理念,沿著長安畫派開宗大師石魯、趙望雲、何海霞的足跡,走出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繪畫之路,他經常給我講石魯,講石魯的繪畫,講石魯的人品,講石魯的為人,講石魯的用意之道,每當他談起石魯便有說不完的話題。先生處世平和,一向不愛張揚,人們都熱衷於辦畫展,出畫集的時候,他便隱居在終南山腳下,認真地、默默地畫著他的畫,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他講,熱愛藝術就要為藝術獻身,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他才一心沉浸在自己的繪畫藝術中,也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一個堅定的信念,才使他取得了藝術上的如此成就。

十二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值此祖國68華誕之際,我和愛人一起去南濠圃看望先生。 南壕圃是坐落在河南新鄉大召營村一處仿古莊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處仿古四角亭,亭下置一茶桌,桌上備有茶具,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是先生招待客人的地方,不論是鄉里鄉親,還是文人墨客、地方官員,來此都在亭下小酌,聽先生講園子的建設情況,亦或是和同道談書論畫,暢談古今。進到園子,但見一老者蹲在地上和施工的工匠們正在談論著什麼,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見我們進來忙從地上站起迎接,並讓到亭子下襬座沏茶,先生步伐穩健、精神矍鑠,看上去根本不像七、八十歲的老人。落座之後大家邊喝茶邊敘起舊來,但是談論最多的還是藝術:從傳統中國畫程式的範疇到程式的統一變化、程式的繼承與創新;從李白的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到歸心落何處,日沒大江西;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從石魯的用意之道,到模糊技巧;從由春色聯想到賦彩……。。。 之後大家一起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王金嶺藝術館,藝術館坐落在園子一隅,建築面積近兩千平方米,設有辦公室、會議室、創作室、教室、畫室、展廳等,目前主體已建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藝術館典雅大方,設施齊全,既有現代氣息,又有仿古風貌,堪稱一景。 時近中午,大家道別,先生挽留,由於還有其他事情要辦,只好告別。時間雖短但先生給我留下的印象卻十分的深刻。十月一日,畢竟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2017年10月25日清晨,天空和往常一樣,但對我卻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先生走了,就這麼匆匆地、不辭而別地走了,由於他的高尚人格,所以他走後,才會有無數的人敬仰他,懷念他,賈平凹先生說:能在水面上撲騰,也可能濺出一些水花的,往往不是大魚,大魚多在水底深處。先生無疑就是這樣的“大魚”,他是一個以作品和人品安身立命存世的人。

先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記憶長河中的恩師——回憶國畫大家王金嶺先生

作者簡介:

王鳳年,字紅雨,石藤,1961年生於河北省廊坊市,祖籍山西太原,現居河南省新鄉市 。就讀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魯迅美術學院。師從國畫大家王金嶺、黃永玉先生,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委員等。

Tags:先生石魯愛人畫室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