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運動2023-01-09

簡介2018 年 2 月,「中國女性乳腺癌病人乳房重建意願的多中心調查」顯示,我國乳腺癌人群中 35

義乳怎樣選擇大小

原創 給你勇氣的 丁香醫生

趙醫生看完了今天門診最後一個病人,才有空接受我們的採訪。

聊起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他擺擺手:「其實現在大家對乳腺癌的認識提高了,基本上都很積極地在篩查和治療了,但是乳房重建,還是一件需要家人和全社會一起去推動的事兒。」

比如剛剛找趙醫生術後複查的病人,田大姐。

這把年紀了還折騰什麼

活著就不錯了!

45 歲的田大姐在單位組織的一次體檢中發現了左側乳腺癌,在接受了一系列治療後,選擇了切除。

生病之前,田大姐在小區是廣場舞的領舞,每天吃完飯就拎著錄音機到小廣場,跟姐妹們一起跳跳舞,聊聊天。

生病之後,一切都變了:先是迅速消瘦,然後是頭髮脫落,最後她失去了自己認為是女性特徵的部分——乳房。

她再也沒去過那個小廣場。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田大姐開始整日整日地在家裡發呆,看老公不順眼,看兒子也不順眼,一肚子窩火:

「我這乳腺癌就是被你倆氣出來的!」

她甚至因為無法參加廣場舞街道比賽而大哭了一場,退出了姐妹們的「姐姐妹妹跳起來」微信群,還把新任領舞的微信拉黑了。

田大姐曾經向趙醫生諮詢過重建,但家裡人總是勸她:這把年紀了還折騰什麼,活著就不錯了!

努力活著,卻被乳腺癌按下了暫停鍵

與被年齡阻礙的田大姐不同,確診乳腺癌的那天,小美剛剛大學畢業一年多,向客戶提交的方案已經過審,正準備投入一個新的大專案。

和這個大都市的很多女孩子一樣,小美喜歡玩,喜歡分享,經常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在各類社交網站上,時間久了,也收穫了不少粉絲。

在確認自己需要做手術切除後,小美向公司請了長假,退出了專案組,把社交網站賬號登出了。

小美的一切都被暫停了。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趙醫生向我們簡單出示了他手裡的病例和相關文獻資料,「很多年輕的姑娘發現這件事的時候都接受不了,她們覺得婚姻啊,事業啊,全都變成天邊的星星,遙不可及了。」

在父母的支援下,小美問趙醫生:我還這麼年輕,手術後還能重新擁有乳房嗎。

趙醫生鄭重告訴她,能。

「變身」的十字路口

我該如何選擇?

資料顯示,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其中約 70% 以上乳腺癌女性選擇手術切除[1],用一側或雙側的「坦蕩」換生命剩下的安穩。

但是安穩就夠了嗎?對於很多人來說,失去乳房並不僅僅是身體無法保持平衡,生活也隨之全面失衡。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乳房缺失引起一系列心理社會疾病,包括焦慮、憂鬱、體像、性慾、自尊等方面[2],乳房缺如的外觀與患者的社會心理健康有直接聯絡。一組問卷調查[3]曾顯示,97。5% 的失乳女性感到憂慮,93。3% 的失乳女性自卑感增強。

為了「補上」這缺失的一側,她們想過很多辦法:

選擇更堅挺的胸罩,或者在缺失的一側塞海綿、布團,也有人會購買義乳,即一種矽膠材質、可拆卸的「補丁」,配合義乳胸罩一起使用。

而乳房重建術,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被廣泛的採用:2012 年,國內 36 家醫院的調查報告顯示乳房重建率僅佔 4。5%[4]。歷經大力宣教和普及,知曉並願意接受乳房重建的術後人群有所上升。2018 年 2 月,「中國女性乳腺癌病人乳房重建意願的多中心調查」顯示,我國乳腺癌人群中 35。1% 有乳房重建意願[4]。

對於已經有意願做重建的小美,面臨的是兩個問題:

是切除後立即重建,還是術後恢復一段時間後再行重建?

重建的時候,用什麼再造一個乳房?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趙醫生告訴小美,在切除之前就要想好將來怎麼做重建,這樣才能更大限度地達到安全、美學的目的。在現行技術下,根據重建物的不同,將乳房重建分為兩類:

自體皮瓣重建,簡單來說就是取用自己身上的組織來「打造」一個乳房,常見的有用肚皮的、用臀部的、用大腿的、用背部的[1]。

植入物乳房重建,可以將它與美容整形中的隆胸做類比,不同的是,由於通常只再造一個乳房,要與另一側完好乳房精準對稱,往往還伴隨著另一側乳房的調整[1],對醫生的技藝、能力和審美有著更高要求。

植入物乳房重建可分為一步法重建和「擴張器-假體置換」二步法重建[1]。2019 年的《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中國專家共識》指出,一步法重建適合面板缺損較小、皮下組織厚度足夠,經皮下腺體全切除的乳腺癌病人。

但隨著技術和認知的飛速發展,有學者認為不論面板缺損大小、皮下組織薄厚,甚至乳房已經下垂,患者都可以經專業醫生評估後考慮做一步法重建。

二步法植入物重建是在全乳切除術後,將組織擴張器放置於胸大肌前方或後方,經過逐次擴張達到要求的容積後,擇期置換永久假體。

國際上大量的臨床經驗證明,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安全性可靠,重建不增加復發轉移的風險,不影響乳腺癌的後續輔助治療,也不影響乳腺癌患者術後的生存率和生存時間[1]。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走出手術室

一切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兩個月後,我們聽說田大姐主動提出了重建手術的要求,在手術當天又拜訪了趙醫生,這次他剛剛從手術室出來。

打動田大姐家人的,是她鼓起勇氣參加的另一場廣場舞比賽。經不住老姐妹們的軟磨硬泡,她在左胸罩杯內塞了一塊海綿,一場比賽下來,田大姐的丈夫和兒子先於她落了淚,對乳房重建這件事的態度也從懷疑轉變成了支援。

「乳房不應該只是年輕人的特權,每位女士都有追求美的需求。而且,現在醫學理念一直在更新嘛,乳房切除不是乳腺癌治療的終點,重建後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治療流程。」

我們又問起了小美。

「小美幾周前就做了即刻重建手術,這也是我們更推薦的選擇。」趙醫生用手指了一下門診樓方向,「前幾天剛剛來複查,恢復得不錯,還把恢復過程剪了個小影片,你們叫 Vlog 是嗎?」

「當然,瞭解過重建手術後依然選擇保持原樣的人也不少,自我和解、自我認同也是癌症術後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緩解步驟。」

我們順著趙醫生的手看向那棟人來人往的門診樓,人頭攢動中,不僅僅是田大姐和小美,還有千千萬萬名失乳女性在期待著。對於她們來說,一個重建的乳房,就是走出陰霾的開始,而家人和社會的關愛,能扶持她們走得更遠。

她們有勇氣面對癌症帶來的威脅,也更希望用最好的姿態活著。

注:本文涉及人物均為化名。

策劃 畫姐

監製 小美好

封面圖來源 圖蟲

參考文獻

1。 劉蔭華, 朱瑋。 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中國專家共識 (2019 版)[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19, v。39(11):30-32。

2。 李文濤, 等。 美學觀點在乳房重建中的應用。 中華乳腺病雜誌, 2015, 9(2): 40-44

3。 彭翠娥, 等。 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患者體像困擾現狀及生活質量情況調查。 齊魯護理雜誌, 2020, 26(12): 58-61

4。 王暉,胡學慶,郭松雪,孫姍姍,王琛,李楠。 中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意願的多中心調查 [J]。 中華整形外科雜誌。 2018 (02)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合作專家 曹阿勇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

歷經煎熬後,她們選擇重建新生

審稿專家 尹健 教授

天津市腫瘤醫院乳房再造科科主任

Tags:乳房重建乳腺癌小美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