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由 聶梓吟 發表于 運動2021-07-13

簡介臨床心理學家蘇珊希爾克的“環理論”告訴我們,發生危機或不幸之後,“核心環”是主體,“內環”向“外環”發洩情緒,“外環”向“內環”提供安慰

內環和外環是什麼意思

過幾天又到張國榮的生日,掐指一算哥哥已經離開16年了。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粉絲都喜歡稱呼張國榮“哥哥”,其實這個暱稱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但是流傳開來主要是因為他給人的感覺非常符合一個“哥哥”給人的印象。

張國榮待人真誠,歌唱得好,演技一流,成名之路卻艱難,但即使在獲得諸多榮譽以後,仍然一點架子都沒有,對任何人都很友善,很多現在家喻戶曉的港星,新人時期都曾經受過他的照顧。

但就是這麼一位哥哥,卻因為抑鬱症英年早逝,令人唏噓不已。

根據張國榮大姐張綠萍在採訪報道里的說法,他的抑鬱症起因是病理性的,屬於內因導致的大腦內化學物質失衡,但是由於當時對病情不夠了解,不夠重視,心理上不接受,也沒有認真地治療,以至於症狀愈演愈烈,最後在年僅46歲的時候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天災、人禍、生老、病痛、愛憎、別離……身邊認識的人、親密的家人,甚至自己本人,都曾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危機或不幸。

每到這時,我們就會非常糾結,自己到底應該做點什麼,以及能做點什麼。

在羅納德B阿德勒的溝通心理學經典著作《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中,介紹了一個非常實用的“環理論”,能夠幫助我們在自己或他人遭遇危機或不幸時,正確判斷,恰當應對。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關於“環理論”

“環理論”是由臨床心理學家蘇珊希爾克提出的。

蘇珊曾經在患上乳腺癌之後,聽到過很多差勁的言論。

其中有一位同事曾想要在蘇珊手術後前來探望,但蘇珊不願意接受探望,於是禮貌拒絕了。

結果同事回答:“這不只是你自己的事情。”

“不只是我自己的事情?”蘇珊非常納悶,“我患上乳腺癌不是我自己的事情,難道還是你的事情嗎?”

同事確實是出於好意,但卻犯了一個錯誤,在這件事中,將自己“想去探病”的意願,放在了當事人蘇珊“不想被探病”的意願之前。

為了避免此類錯誤,蘇珊設計了“環理論”——按步驟畫出一個又一個的“環”,根據自己處於“環”中的位置,判斷自己能說什麼話,能做什麼事。

“環理論”適用於應對各種危機:無論是醫療的、法律的、財務的、戀愛的,甚至是生存危機。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環”的繪製步驟:

1。畫一個圓點作為“核心環”,代表處於危機中心的當事人。

2。畫一個大一點圈圈,圈住“核心環”,這一環代表當事人最親密的人。

3。根據需要重複這個過程:不斷畫出更大的圈圈,每一個更大的環,代表的是親密程度遞減一級的人。

“環理論”使用規則:

a。“核心環”可以對任何人說任何話;

b。其他人如果要哭訴、悲嘆或抱怨,只能對處在“外環”的人說;

c。對處在“內環”的人,應提供安慰或實質性的幫助。

總之,處於“核心環”的人做什麼都可以,“內環”的人可以向“外環”的人發洩情緒,“外環”的人只能向“內環”的人提供安慰。

“核心環”是主體

張國榮英年早逝以後,他的親朋好友,以及社會各界都很震驚,都說他:“太不像一個會自殺的人了”。

因為他一直都表現得很樂觀堅強,那麼多明星,沒有誰像他那樣一直在逆境拼搏,不斷受挫,遭受非議,以至於後來甚至有了一句常常被用來激勵年輕人的俗語——“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在張國榮事件的“環”中,張國榮本人是“核心環”,第二個環是他的愛人,第三個環是他的親密朋友,以此類推,一環套一環。

“核心環”可以對任何人說任何話,但張國榮沒有。

張國榮患上抑鬱症,需要治療,調理,包括他本人在內,大家都認為抑鬱症沒什麼大不了的,屬於瞎折騰,是一種“矯情”的心理毛病,他自己也並不認同自己,不相信自己會患上抑鬱症。

他不對任何人說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是會控制不住地突然發脾氣,性情變得古怪,吃不下、睡不著。

張國榮在生命的最後一年裡,做的事情幾乎都是為了別人:

出席老友梅豔芳的20週年演唱會,併合唱了今生最後的2首歌;

出席第二十一屆金像獎為最佳青年導演周星馳頒了獎;

做了慈善;

支援劉嘉玲聲討東周刊;

在TWINS的賀年歌《你最紅》中客串;

幫梅豔芳出面調停與唱片公司的矛盾;

悄悄給家中女傭的賬戶匯入了數倍的薪水;

……

唯一的一件似乎是為了他自己做的事情,就是突然說想出紀念專輯,請好友兼恩人陳小寶回購他的舊歌版權。

“核心環”應該將自己想對任何人說的任何話都說出來,但因為外部環境或內心因素,很多人都無法做到,不只是張國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目前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抑鬱症,他們遍佈各個階層和年齡層。

抑鬱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殘原因,是導致全球疾病負擔的一個重大因素。

除了抑鬱症,患有其他一些心理疾病,或是產生輕微程度心理問題的人都多多少少有封閉內心,否定自己的心理變化傾向。

歷史上也有很多堪稱天才的人物,因為與自己、與社會不能調和的矛盾而早早隕落,例如十九世紀著名畫家梵高、著名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等等。

作為“核心環”,他們備受煎熬,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無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要知道,發生了危機或不幸,“核心環”才是主體,“核心環”處於危機或不幸的中心,應該首先關注“核心環”的需求。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向“外”發洩情緒

梅麗莎摩爾,是20世紀90年代惡名昭彰的“笑臉連環殺人魔”的女兒,在她十三歲時,父親因連續殺人被捕入獄,從此她們一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家庭內部矛盾激化,朋友鄰居白眼,社會新聞輪播譴責,鋪天蓋地的恥辱、懷疑、痛苦隨之而來。

在這個“環”中,梅麗莎處於非常靠近核心的“內環”,幸運的是,她找到了共同面對困難的朋友,她們一起在痛苦之中透過祈禱、寫作、互相傾訴等等途徑發洩情緒、排解痛苦,梅麗莎在尋找自我救贖的過程中還幫助到了別人,找到了自己可以為之奮鬥的事業。

最終,梅麗莎成為一名享譽國際的心理創傷與復原專家,著有心理學書籍《愛的重建》(Whole),這本書記錄了重壓之下的梅麗莎從難以想象的創傷中尋找救贖之路的歷程。

根據“環理論”,“內環”可以向“外環”發洩情緒,

也許有的時候,不能找到合適的傾聽者,那麼像梅麗莎那樣,透過寫作、互助會等形式發洩情緒也是很好的選擇。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漢代名士賈誼是西漢初期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他年少成名,一篇《過秦論》驚豔朝堂。賈誼的仕途幾經波折,後任梁懷王太傅,任職期間,梁懷王墜馬身亡,處於“內環”的賈誼深感自責,日夜憂思,最終抑鬱而亡,時僅33歲。

作為“內環”,人們有發洩情緒的需要,

賈誼文才雖高,仕途卻一直不順,遭受同僚排擠後被貶長沙三年,終於因梁懷王好書,而被拜為太傅回到中央,梁懷王的意外對賈誼打擊很大,終日鬱郁不歡,無法排解,負面情緒的積累帶來質變,最終造成新不幸。

向“內”提供安慰

影視演員兼流行歌手喬任梁去世的時候,與他相識7年,感情甚篤的陳喬恩一度非常悲傷,以淚洗面。

但就因為沒有第一時間對外發表哀悼之詞,陳喬恩一度遭到網友輪番炮轟。

根據蘇珊希爾克的“環理論”,“外環”應向“內環”提供安慰或實質性的幫助。

在這件事中,陳喬恩在“內環”,媒體、粉絲、路人全都在“外環”,他們沒有立場也不應該去指責陳喬恩。

類似的事件在網路上時有發生,雖然明星屬於公眾人物,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

發生不幸,“內環”要比“外環”痛心得多,

將心比心,發洩情緒的應該是“內環”的當事人親友,而不是“外環”那些“義憤填膺”的激進分子。

這也提醒我們,

處於“外環”時,要注意說話、做事的分寸。

曾經看到過一個段子,內容是這樣的:

如果你對我有意見,請給我打電話;

如果你沒有我的電話號碼,那你和我根本就沒有熟悉到可以有意見的程度。

這個段子可能會讓有的人看著不舒服,但是“話糙理不糙”,也符合“環理論”的精神。

“外環”不應給“內環”或“核心環”提供建議,

正在承受創傷的人不需要建議,他們需要的是安慰和支援。

作為“外環”,傾聽往往比說話更有幫助,

即使要說話,開口之前也先問問自己,你要說的內容能否給予對方安慰或支援,如果不能,不如不要說。

心理學家教你畫圈圈:應對危機和不幸的“內”、“外”之法

臨床心理學家蘇珊希爾克的“環理論”告訴我們,發生危機或不幸之後,“核心環”是主體,“內環”向“外環”發洩情緒,“外環”向“內環”提供安慰。

“環理論”能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判斷自己可以說什麼,以及可以做什麼。

這個理論無論是對處於危機或不幸的當事人,還是對當事人的親朋好友,又或者是其他知情人,都有指導意義,希望對你也能有所幫助。

-THE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

Tags:內環張國榮外環蘇珊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