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端木遺風,“儒商始祖”子貢經商之道

由 軍史解密 發表于 運動2021-07-04

簡介子貢是我國曆史上文人經商的第一人,且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因此他被後人尊奉為“儒商始祖”

廢著鬻財什麼意思

子貢是我國曆史上文人經商的第一人,且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因此他被後人尊奉為“儒商始祖”。過去,許多商人都在自己的店鋪內懸掛“陶朱事業,端木生涯”8個大字。這裡的“陶朱”指的是春秋時期的陶朱公,即范蠡;“端木”指的是春秋時期的端木賜,即子貢。

端木遺風,“儒商始祖”子貢經商之道

喜歡經商,家累千金

子貢喜歡經商,據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其“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家累千金”。他經常“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到之處“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甚至越王勾踐還曾“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可見子貢當時富有的程度。”

子貢曾在衛、魯、齊等國做過官,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是春秋時期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外交家和商業貿易家。由於子貢是我國曆史上文人經商的第一人,且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因此他被後人尊奉為“儒商始祖”。

尊師重教儒商楷模

子貢敏而好學,“聞一知二”。在《論語》中,有關子貢向孔子請教的內容非常多。子貢處處用心、無所不問,並領會深刻、觸類旁通,連孔子都禁不住讚揚他聰慧過人,說他“告諸往事而知來者”。孔子周遊列國,吃了不少苦頭。如果沒有善辯的子貢為其解圍,沒有富有的子貢為其提供財力上的支援,孔子周遊列國恐怕會更加艱難。

端木遺風,“儒商始祖”子貢經商之道

孔子去世後,子貢為恩師守墓,6年方歸,足見師徒情深。子貢對孔子非常敬重,他稱頌孔子:“賜終身載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賜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勺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自知江海之深乎!”子貢不僅開了文人經商的先河,還使儒家思想在商業中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不愧為儒商之始祖、商界之楷模。

內儒外商以儒興商

簡單地說,儒商就是儒與商的結合。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儒和商是兩個被嚴格區分開來的稱謂。儒乃秉承儒家學說的文士之謂,其天職在於求道求義;商乃通貨之民,其本性在於求利求財。由於我國傳統文化以重義輕利、修身齊家治國、成賢成聖為基本價值取向和最高追求,故尊儒而賤商。然而,在商業活動中,儒商卻自覺地把儒家倫理、精神文化同經商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商業文化。

端木遺風,“儒商始祖”子貢經商之道

孔子對道德仁義的重視深深影響了子貢。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的教導對子貢的人生髮展影響巨大,子貢的言行無不體現著儒家思想。在子貢的觀念裡,一個真正的儒商不僅要有學問和社會經驗,還要有道德。作為一個商人,求富取利無可厚非,但要符合道德原則,並且要把道德放在前面。也就是說,儒商應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誠信為本一諾千金

言必信,行必果,是儒家所提倡的美德。在《論語·顏淵》中,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一個好政府應該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備和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子貢問道:“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又問:“如果迫不得已還是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都難逃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那就什麼都談不上了。”

在這段對話中,孔子強調了一個“信”字。“信”是本,沒有“信”,一個政府就立不起來,一個人也立不起來。同樣,如果沒有“信”,一個企業也立不起來。

但是,誠信又必須與行動相結合。《論語·先行》中記載,子貢問:“如何做才能成為君子?”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意思是說,先向人們作出語言上的保證,然後再按照自己所說的去做,即君子必須做到言行一致。

言出如山,一諾千金。如果一個商人能珍惜自己的聲譽,發揚誠信的美德,美名一定會越傳越廣,利潤也會隨之見長。

以仁為本以和為貴

子貢曾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通的,你對他人懷有一顆仁愛之心,就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關懷,從而能更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講求“仁”也體現了儒家的另一個思想——尚和。子貢把這一思想貫徹到了他的經商過程中,即以仁為本、以和為貴。

“和”即和諧、融洽的意思。自古以來,儒商提倡“和氣生財”“和為貴”,追求老闆與僱員之間的和諧、商家與商家之間的和諧、商家與顧客之間的和諧、商家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和”的存在,爭強鬥勝,常常會導致兩敗俱傷,而合作卻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實現共贏。研究規律把握商機

《史記》中說:“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意思是,子貢在經商時能夠預測市場變化,從而獲得有用資訊,抓住機遇。所謂“廢舉”,在南朝裴駰的《史記集解》中是這樣解釋的:“廢舉謂停貯也。與時謂逐時也。夫物賤則買而停貯,值貴則逐時轉易,貨賣取資利也。”

子貢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末期,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商品經濟也很發達。由於子貢善於捕捉市場資訊,對物價漲落的預測總是非常準確,所以他能成為“家累千金”的鉅商。

一個成功的商人不僅要有道德、有文化,還要有適應時代變化和發展的智謀和遠見。俗話說:“處處無心處處空,處處有意常有金。”要想獲得有價值的資訊,要想做一個成功的商人,那麼就必須做個“有心人”。

仗義疏財回報社會

真正的儒商在經商中應重視道德自律,愛國愛民,具有社會責任感。子貢不僅“富而好禮”,還“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他經常散發家財救濟他人,連孔子也自嘆不如。

《呂氏春秋》中記載了一個“子貢贖人”的故事:根據當時魯國法律規定,如果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出錢贖回來,事後可以報銷贖金,並且國家還要給予表揚。有一次,子貢到別國做生意,就贖了一個魯國人回來,事後卻拒絕了魯國支付的贖金。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就是子貢遵循的經商和做人原則,也是他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堅信這一點的儒商,都恥於獨富獨貴,而喜於樂善好施。

Tags:子貢儒商孔子經商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