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由 小播讀書 發表于 運動2021-07-04

簡介好了,我們還是回到《莊子》的《齊物論》這一篇,莊子說描述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一種身心合一的狀態,就像莊子說,在這種狀態下,你可以聽到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這是一種對周圍環境高度敏銳和洞察的結果

萬物不及你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道家思想經典:《莊子》,今天我們分享《莊子》內篇的第二篇《齊物論》。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齊物”呢?齊物的意思就是萬物齊一,萬物平等的意思,更本質的是指萬物所遵循的法則是一樣的,也就是道,莊子在後面說:“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萬物雖然形式各異,變換萬千,但本質和規律是一致的,這和老子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有類似的意義上,在大自然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平等的,並沒有高低貴賤,善惡美醜之分。既然萬物齊一,那麼莊子認為,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和萬物融為一體,這是一種什麼狀態呢?,莊子說: “形

如槁木,心如死灰

”,這句話在很多地方被引用和解讀過,這裡有一個簡短的故事。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有一天,南郭子綦,這是莊子杜撰的人物,他靠著椅子坐著,抬頭向天、緩緩吐氣,神情淡漠,就好像在神遊一樣。南郭子綦的徒弟顏成子游就問老師:“你這是怎麼回事呀?,形體不動就像槁木一樣,心神合一就像死灰一樣,你今天跟之前有點不太一樣呀”, 南郭子綦說:“你問的正好,今天我做到了忘記自己,你知道嗎?有人聽說過人籟,卻不曾聽說過地籟;即便聽說過地籟,也沒有聽說過天籟吧!”,這裡“籟”表示蕭,是一種中空的樂器,人籟就表示一種人演奏的聲音,而天籟則表示為大自然所發出的聲音,意思是說,一般人能聽到人吹蕭的聲音,而達到忘我境界的人,可以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聽到天籟之聲。所以莊子形容這種狀態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是一種道家思想“無為”的狀態。

你可能覺得莊子這種狀態是一種非常放鬆和神遊的狀態,但是並僅僅是這樣,之前萬維鋼老師解讀的一本書,書名是《無為:自發性的藝術和科學》,在這本書裡面,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斯坦福大學的漢學家,也是一位宗教學家,他就詳細區分了幾種狀態。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在介紹這幾種狀態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大腦的認識系統。人的認知系統可以分為兩個,一類是熱認知系統,一類是冷認知系統。熱認知系統是無意識的,特點是方便快捷,不需要大腦大量的邏輯推理,比如我們日常的走路,熟練汽車和熟練敲擊鍵盤等等,這些行為都不需要意識的參與,都是下意識就完成了的。第二類冷認知系統需要有意識的參與,是比較緩慢,而且費時費力的,因為需要大腦理性思考和邏輯推理。

這個思想和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暢銷書裡面提出的:系統1和系統2是類似的。系統1就像熱認知系統一樣,它的執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完全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我們可以稱之為“快思考”,比如走路和呼吸;而系統2的執行通常與選擇行為、邏輯推理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我們可以稱之為“慢思考”,比如欣賞一幅藝術作品或者寫一個宣傳文案等等。其實,我們日常的大部分行為和決策都是由熱認知系統掌控的,而不是冷認知系統,這個也很好裡面,畢竟冷認知系統需要耗費大量的大腦資源,大腦肯定會盡量避免的。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放鬆”的幾種狀態,第一種是徹底的方式,就是我們躺著沙發上面,什麼都不想的狀態,這種狀態下,我們關閉了冷認知系統,也關閉了熱認知系統。第二種狀態是我們說的“心流”的狀態,這是一種非常沉浸和專注的狀態,這個時候,你可以理解為意識是高度集中的,這個時候因為意識集中,但你的無意識幾乎是關閉的,也就是說你可能感覺不到周圍環境的變化。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就像一個小孩在忘我地玩遊戲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到老師已經走過來了。而第三種狀態就是莊子這種“心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無為”的狀態,這是一種比“心流”狀態更高階的狀態。這種狀態就好像同時打開了冷認知和熱認知系統,或者說是意識和潛意識的完美結合。你既非常專注,進入了“心流”的狀態,同時你又保持對外在周圍環境的警覺。意識放開了身體,讓身體自發地、非常自然地去做一件事,而意識又保持高度的敏銳和警覺,而且《無為》這本書的作者還從腦科學中獲得了證明,這種狀態是真實存在的。

《莊子·齊物論》道家思想“無我”的三種境界,比“心流”更高階

好了,我們還是回到《莊子》的《齊物論》這一篇,莊子說描述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一種身心合一的狀態,就像莊子說,在這種狀態下,你可以聽到大自然的天籟之音,這是一種對周圍環境高度敏銳和洞察的結果。所以,很多人誤解莊子的這種狀態是一種消極慵懶的狀態,其實並不是,而相反,是一種比“心流”更高階的一種極佳的精神狀態。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下一期內容,我們繼續分享莊子這篇《齊物論》帶給我們的其他思考,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Tags:狀態莊子認知系統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