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安豐壽安山~娘娘墳(趙運剛)

由 尚武剛剛好 發表于 運動2021-06-13

簡介趙簡王妃翁氏壙志妃翁氏鎮撫翁陸之女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初八日冊為趙簡王妃正統五年六月二十二日以疾薨壽五十三歲訃開遣中官致祭命有司營葬加制以薨之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葬壽安山之原子世 瞻坺先卒第二子安陽王瞻搞嗣封趙王嗚呼妃以孝敬之德貞淑之行作配親藩貽範

馬形山葬哪裡最好

壽安山位於原安陽縣安豐鄉和倫掌鄉起伏跌宕的丘陵之境。它在河北觀臺、柏澗東南倫掌南嶺以西南的“神仙頂”(魯班山)向北起始,與趙康王陵處連線。南有龍山,東為谷駝北嶺,孫家崗南嶺,東南為李家坡南嶺的“摩天嶺”,再東到野馬崗,東下至張湖頂村以東的洪河屯西嶺坡口為止。此嶺綿延六十多里範圍,總稱為“壽安山”。

由於這一帶丘陵高處有古火山爆發口,岩漿噴發後形成火紅色的卵石和火山沙眼石塊,多姿多彩宛如一條火龍一般,被當地人稱之為“火龍崗”,賦予了丘陵神話般的傳奇。又傳說唐朝風水大家袁天罡曾把自己的人生後花園建與此嶺,埋葬與此。種種傳說與跡象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被封建帝王所相中並定於這座丘陵起伏的山脈修建王陵,封之“壽安山”。壽終正寢、安然自若不被打擾之意!

壽安山有明王陵多座,據今發現的有倫掌康王墳村西的康王朱厚煜王陵,安豐李家坡村西南的趙簡王王陵。

與趙簡王王陵東不遠處有個被當地人稱為“娘娘墳”的陵墓,規模不小於以上兩位王陵規模。它曾多次被盜,裡面除了墓室與基礎建設格局外,已沒有發掘價值了!外面封土除了遠遠看去像一個很大的圓丘外,就是偶爾有青磚碎塊兒能表達以前是座古陵了!

娘娘墳被叫到民國時期,才被人偶然證實了它的主人真實身份。原來只流傳是座娘娘墳墓,並不知道埋葬的那朝那代的娘娘。解放前此墓被盜後,散落在墓中的墓誌碑石被李家坡護陵的後代李三如搬遷到家中收藏。墓誌為青石楷刻,方形狀,上有志蓋下為志銘。蓋上篆刻“大明趙簡王妃翁氏墓”九個字。墓誌銘刻14行,164個楷書體字。

趙簡王妃翁氏壙志

妃翁氏鎮撫翁陸之女永樂二十二年十月初八日冊為趙簡王妃正統五年六月二十二日以疾薨壽五十三歲訃開遣中官致祭命有司營葬加制以薨之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葬壽安山之原子世 瞻坺先卒第二子安陽王瞻搞嗣封趙王嗚呼妃以孝敬之德貞淑之行作配親藩貽範宗室宜享榮養躋於高年而 逝矣然生為王妃有子嗣封大國又何憾焉爰述大概納之於幽以志永久

謹志

這塊墓誌的發現,證明了這個被稱為“娘娘墳”的墓是明朝趙王朱高燧王后翁妃的墳墓。趙王朱高燧在洪熙元年四月十六(1425年5月3日)就藩到彰德府,在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正寢與王府(終年五十),葬安陽縣壽安山火龍崗附近,今屬安豐鄉李家坡村。諡號簡王,所以說娘娘墳也可以稱趙簡王翁妃墓。

說到娘娘墳“翁妃墓”,當地有許多她的傳說。無外乎都是百姓不瞭解墓的主人而憑空暇想出來的各種版本故事,都有傳播者的思想在裡頭。但根據幾次被盜後才慢慢明白其實就是不知道墳墓主人編出的民間傳說。不過也不是全部內容憑空想象。也可以從中找到許多盜墓賊需要的蛛絲馬跡在當中!

就說民國時期的兩次大規模被盜情況,其中都是盜墓賊以當地傳說結合自己的盜墓經驗成功的。第一次是根據風水學找到墓道,深挖至墓口石門處,用野蠻開門法兒開啟石門進入墓室的。因運輸工具與周邊路況等因素,只盜走了在盜墓賊眼裡的金銀珠寶等值錢又好出手的陪葬品後,根據盜墓賊行業規矩又把盜墓口草率遮掩!

當地部署的守墳人後代也因朝代的變遷和長期沒有報酬等原因,沒有盡到監管者的義務,導致第一次被盜發現後。只是秘密的加固還填了陵墓的盜洞與封土,在農閒之餘去附近逛逛而應付了事。因沒有監管到位,有因當時普通百姓對地下墳墓的敬畏之心和普遍覺得墳墓陰森不吉利,守墓人戒心逐漸放鬆了警惕,導致了“娘娘墳”第二次被盜。

還是民國時期,離第一次被盜沒幾年。嶺南府城一夥盜墓賊,用重金請來邙山腳下一個叫霍三的盜墓前輩來到了水冶府城。經半月多的走訪下探,又瞄準了壽安山的娘娘墳。霍三原本在邙山成功盜過多次漢墓、宋穴。邙山有6代24個皇帝陵之稱,因皇陵、官墓眾多,衍生了許多靠盜墓摸金的地下黨。導致號稱邙山古墓群有十萬之多 ,但十墓九空而無臥牛之地的現象。傳說中的探墓神器“洛陽鏟”就發明於此地,這裡的人在祖輩實際探坑摸索中,積累了豐富的盜墓經驗。霍三就是在老家靠盜墓成長為行業高手的人。

邙山漢墓的墓葬形式與明朝墳墓規格格局有所不同。漢墓特點以山而建,大都是多室磚石室墓。深挖豎穴再用石頭砌塊、藍磚、磚雕、石雕修成生前宮殿或官邸相對的門牌制度級別。一般規模比後代幾朝大些。然後在墓上覆蓋三節土與大河沙摻石塊兒預防墳墓被盜。所以盜漢墓一般都是探準墓室定位準確後,測估距離側面斜挖進墓室,或在墓室頂窿部位直下打洞直接進入墓室。

而明“翁妃墓”屬典型的北方墳墓埋葬風格,由於墓葬主人規格高,規模和佔地面積大了些外。無非和地方陵墓程式一樣,先有專人選好風水,再就地豎穴深挖墓坑後按設計的效果和外觀,用石頭和藍磚從低至高砌起來。用砌物塊“三裹三揍”圈道拱頂的壘法,完成在裡面看是精美絕倫的豪華室內建築風格。外面仍用大面積的石灰、米湯、三節土夯埋成型。

其實在當時王陵從修建到埋葬,當地人是知道的。由於那時人員流動性差,埋葬後又有專職人員看守,那年代資訊又不暢通和當地人對墳墓的敬畏之心。隨著時間的流失慢慢無人提及而忘懷了而已!

這次被盜用的什麼方法進入墓穴的呢?聽當地知情人講,這次仍然採用了墓道挖洞方法經過石門而進入的。由於有第一次的盜墓痕跡,同行人很快就找到了進墓室的墓道,其實也不難找。上次被盜發現後,守墳人後代趕緊上報當地政府和朱氏後代,對盜洞使用當時被稱中國土洋灰的三節土加大石灰比例,秘密進行夯土填埋。這樣盜洞倒被填結實了,但沒有大面積用夯土軋死。盜洞裡的三節土經過幾年在地下吸水喝潮變的越來越堅硬,形成了像鑄造倒鍋程式一樣。以盜洞為模具,以回填土為鐵水鑄造了一個不規則、橫斜土圓柱,直頂石門。這次是真結實了!

邙山下,盜墓行。霍鼻祖,許三享。這都是當時邙山一帶幾輩盜墓行挖出來的名氣。意思就是霍家是盜墓鼻祖。許家是挖坑出資人兼出貨經濟人,最賺錢最享用的人。而這次請來的霍三就是盜墓鼻祖門第出身。不虧是坑道一線指揮官,他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了規劃。做出了在原盜洞回填三節土旁,平行並挖一個比原盜洞略低,大小相當的圓洞。地下工作者就不乏挖洞,說幹就幹,沒幾夜這個低些的並排洞就挖好了!

小婁們按霍三指點的圓柱另一邊,用探鏟挫出一排圓洞。擱幾個洞放兩個洞的火藥填上藥捻後頓死。等都裝備好後一起點燃炮捻,一聲沉悶,腳下一動,就像一塊立著的石碑被推倒後撲地的動靜。霍三閉眼在原地站了半分鐘後,發現沒有動靜。又讓夥人往剩下的圓洞倒進大約多半洞的生石灰,用預先準備好的水桶灌滿圓洞後用木椎軋實口處。霍三領著慢懷疑惑的夥人回臨時據點睡覺去了!

第二天午夜時分,這夥人悄悄來到了“娘娘墳”墓地。扒開遮掩物,一個盜洞赫然出現在馬燈下。原來霍三這傢伙真不愧盜墓門裡出身的高人,他竟然利用火藥的座力震松那道斜橫圓柱,再利用生石灰見水膨脹的推力巧妙的把圓柱整體移到了後挖的、那個略低的洞中了!可想而知,盜墓賊得逞了!並且還是從第一次的盜洞進入的墓室。

這次被盜更加嚴重,除了墓誌太重又感覺價值不大被散落在門口外,幾乎沒留下有價值的陪葬品。空空蕩蕩的墓室下,一片狼藉。墓室內,棺井下依然流水聲嘩嘩不斷。像是在述說她對盜墓賊為了私利肆意破壞的不滿!

2020-11-25

Tags:被盜盜墓安山墓室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