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文化】牡丹情的來歷:唐宋時期,人們喜愛牡丹更是到了哪裡?

由 寂寞給的傷痕 發表于 人文2021-06-05

簡介觀賞自己宅中牡丹並不能令人們盡興,他們便會邀朋喚友去城中以牡丹聞名的寺觀賞花

近來無奈牡丹作者是誰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把握住這最後的春光,莫過於賞牡丹。

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正是國色天香的牡丹。牡丹作為中國傳統名花,它端麗嫵媚,雍容華貴,兼有色、香、韻三者之美,讓人傾倒。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徵。

【文化】牡丹情的來歷:唐宋時期,人們喜愛牡丹更是到了哪裡?

宋朝的周敦頤說:“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那麼唐宋時期,人們喜愛牡丹更是到了什麼地步呢?

一、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人賞牡丹風尚是經自上而下引導形成她以貴族豪門為主導,是都市繁華宴遊的重要組成部分。“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在皇宮裡,皇帝以及殯妃們共賞或邀大臣入宮賞花、飲酒、賦詩。宮外亦是如此,家中種牡丹的,會邀賓客至家遊賞,並以此作為炫耀,各家亦互相攀比,名日“鬥花”。觀賞自己宅中牡丹並不能令人們盡興,他們便會邀朋喚友去城中以牡丹聞名的寺觀賞花。可謂是“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詩人劉禹錫不禁感嘆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在唐人眼中,只有牡丹才有如此之魅力。對於這種盛況,白居易在《牡丹芳》中有更詳細的描述:“遂使王公與鄉士,遊花冠蓋日相望。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王公卿士、貴公主、豪家郎們庳車軟輿一齊出動,冠蓋相望,好不熱鬧。不僅這些人抵擋不住牡丹的誘惑,連靈泉寺僧人歸仁也對牡丹讚歎不已:“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天上更無花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偷香黑蟻斜穿葉,覷蕊黃蜂倒掛枝。除卻解禪心不動,算應狂殺五陵兒。”這樣雍容華貴的牡丹,恐怕天上都找不到什麼花能比得過。看到這樣美的花,恐怕除了真正的得道高僧能禪心不動,普通人都會喜愛得發狂吧,甚至小動物黑蟻黃蜂也忍不住來偷香玩耍呢。

李清照的《慶清朝》描寫了民間的縱情狂歡和宮廷的高雅清賞:

【文化】牡丹情的來歷:唐宋時期,人們喜愛牡丹更是到了哪裡?

“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竟走香輪。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賞花的人群熙熙攘攘,人們或乘坐“香輪”小車,或張羅“綺筵”,歌舞相隨,賞花作樂。池塘邊,別館旁,牡丹盛開之處被興致勃勃的人群“烘”擠得分外熱鬧。當宮外遊人漸散,喧鬧消逝,宮內依然舉“金尊”,點紅燭,“不管黃昏”,盡情賞花。

二、一國如狂不惜金

由於人們對牡丹的痴狂,使牡丹的價格高漲,牡丹花卉業在唐代也繁榮起來。每年賞花之時,人們會“相隨買花去”,當然,在唐代牡丹花不是每人都能消費得起的,白居易《秦中吟·買花》:“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怪不得這位老農長嘆不已,原來一叢名品牡丹,竟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賦稅,算起來當以萬計,怎能不令老農感嘆不已呢!柳渾在《牡丹》中也記有“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棵”。

【文化】牡丹情的來歷:唐宋時期,人們喜愛牡丹更是到了哪裡?

柳渾是天寶年間進士,我們或可體味當時可能是因為牡月不夠普及的結果。另有《唐國史補》載:“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矣……一本有值數萬者。”《唐國史補》成於唐文宗太和年間,那時的牡丹仍有值數萬者,其昂貴可知也。

唐代康駢《劇談錄》還記載了一個強買牡丹的故事。說的是,當時有一群人去慈恩寺春遊,看見東廊院有白色牡丹花特別可愛,就置酒席地而坐,對花飲酒。這些人交談時言及長安牡丹之盛,奇花很多,卻無深紅牡丹,只得淺紅深紫,卻也奇怪。這時,院中老僧微笑插話說:“怎會沒有呢,只是諸君未曾有緣相見罷了。”眾人一聽,意識到此僧不凡,可能在密室中藏有培育出的紅牡丹,於是懇求一觀。老僧推說自己是過去曾在別處看到,但眾人哪裡會相信,到了晚上也不願回去,一定要目睹為快。次晨,老僧無奈,只好說:“眾位既然如此喜愛,貧僧豈敢藏之,那就讓大家開開眼界。”但求大家不要再告知他人。眾人點頭同意,才被領到一個院落。果然是“有殷紅牡丹一顆,婆娑幾及千朵,初旭才照,露華半,濃姿半開,炫耀心目。”這個前所未見的新品種讓眾人驚喜萬分,一直欣賞到天晚才盡興歸去。此後不久,訊息洩露,就有權貴子弟數人特地邀請老僧到曲江散步去。等老僧一出寺門,就有人破門而入,把紅牡丹移去了,並留下金三十兩、蜀茶二斤作為買下紅牡丹的錢財。這般調虎離山,強買紅牡丹,可謂是愛牡丹痴狂;三十兩黃金和蜀茶二斤,更是價值不菲。

三、老少貴賤皆簪花

唐代,在許多慶典宴會上,男子已有簪花的禮數。唐代南卓《羯鼓錄》載,汝南王非常聰慧,深得唐明皇的鐘愛。一次汝南王隨唐明皇遊幸時,唐明皇摘下一朵木槿花,放在他的絹帽上,以表示寵愛。

宋朝的宮廷有賞花大會,會設宴款待群臣,席間歌舞笙簫、賞花賦詩是慣例,以此彰顯皇恩浩蕩,天子胸襟和太平氣象;豪門每當花盛之時,也大開園林之門,廣邀天下名流豪俊赴宴賞花,以此突出家世昌隆鼎盛、主人風雅不俗;文人士子也因花置酒,呼朋喚友既自娛娛人又便於聲氣相求、品評一切磋。

宋朝統治者極為重視簪花,簪花也用於標示不同身份。宋廷專門規定,皇帝賜花百官,羅花最貴,欒枝次之,絹花又次,分別賜宰執以上官、卿監以上官、將校以下官。所賜花色,依品級高低而有所不同。不同場合,賜花內容也大有區別,尊卑有序。

【文化】牡丹情的來歷:唐宋時期,人們喜愛牡丹更是到了哪裡?

有時皇帝會打破常規,以示對某人的特別嘉獎。

如:宋太宗時,寇準侍宴,太宗令以千葉牡丹簪之,說:“寇準年少,正是賞花吃酒時也。”又如,真宗曲宴宜春殿,出牡丹百餘盤,千葉者才十餘朵。真宗特命千葉牡丹各賜一朵給晁迥、錢惟演,讓二人受寵若驚。

宋朝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記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唐宋男子都愛簪花,不分老少貴賤,簪上一朵花,便是簪了一份春光在頭上。

此時穀雨,雨生百穀;亦是暮春,不妨賞花。

Tags:牡丹賞花紅牡丹簪花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