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論語》姜解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由 溫故知新說經典 發表于 人文2023-01-27

簡介但是七十歲不會是人生的終點,更不可能是治學的終點,所以錢穆說的“其學無可再進”並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從心所欲是論語中的成語嗎

《論語》姜解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政》第四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錢穆《論語新解》解讀“從心所欲不逾矩”為,從,遵從義。或說:從字讀如縱,放任義。矩,曲尺,規,圓規。規矩方圓之至,藉以言一切言行之法度準則。此處言矩不言規,更見其謹言。聖人到此境界,一任己心所欲,可以縱己心之所至,不復檢點管束,而自無不合於規矩法度。此乃聖人內心自由之極致,與外界所當然之一切法度規矩自然相洽。學問至此境界,即己心,即道義,內外合一。我之所為,莫非天命之極則矣。天無所用心而無不是,天不受任何約束而為一切之準繩。聖人之學,到此境界,斯其人格之崇高偉大擬於天,而其學亦無可再進矣。

錢穆的說法值得商榷。他說孔子“其學無可再進”,意即孔子治學登峰造極,再也不能往上提升。而這顯然不符合孔子“好學”的思想的。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屬不逾矩”,這是孔子在七十多歲時回顧平生,說到自己到最近的治學經歷和成果。但是七十歲不會是人生的終點,更不可能是治學的終點,所以錢穆說的“其學無可再進”並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人生七十古來稀,對於孔子來說,能夠活到七十多歲,是非常幸運的事。更幸運的是,他不僅僅是生理年齡達到七十多歲,而且是治學境界不斷提升,實現了他“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理想和境界,足為後人典範。

可想而知,對於孔子來說,如果他有幸活到八十歲,九十歲甚至一百歲以上,他的治學境界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並且可以用更高妙的語言進行描述。雖然現實中他沒有活到那個年齡,給我們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在老莊的思想裡,人生最理想的境界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照陳鼓應先生的解釋,道法自然,並非在道之外另有一個自然,而是道本身就是自然。換句話說,人生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道,也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無為的狀態,“無為而無不為”。

“從心所欲不逾矩”實際上就是達到了一種澄明的境界。“矩”者,規矩也,實際上就是“器”。孔子說“君子不器”,也就是說君子不應該受制於某個特定的專業,只能從事特定的工作。在現實生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一個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在智慧的層面上,人卻可以超越對於具體知識和技能的侷限,而接近於道。老莊強調的途徑是“無為”,而孔子則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但是最終也還是接近了“道”,即自然的狀態。

當然孔子並沒有把自己當成“聖人”,更沒有把自己當成“神人”。在老莊的思想裡,最高意義上的“道”是絕對自由,是“無待”,這種“道”是理想意義上,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達到的。

在現實中能夠儘可能接近的是“德”,甚至是“失德而後仁”。孔子的最高理想,唯“仁”而已。“仁”者,“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並非完全超越肉身的“無待”意義上的老莊所謂的“道”——那無疑才是真正的神人的最高境界。孔子是現實主義者,所以他的立論還是建基於人本身,所以他說的還是“欲”,只是在“欲”的層面上他已經“隨心所欲”,達到了自由境界,這是儒家修煉相當高的境界,是孔子認可的“仁”的境界。

如果孔子有幸能夠活到更高的年齡,他自然會進一步“學而不厭”,向著“德”和“道”的境界努力,而不會止步於“仁”——雖然從孔子的評價來看,三千弟子,也只有顏回接近於這一境界,其他學生沒有一個能夠達到“仁”這個境界,就算達到比“仁”低一個層次的“義”的都不多。

在後世把“義”作為最高理想的都越來越少,甚至“學”直接變成“術”,越來越等而下之,那是孔老夫子不願意看見,也無法看見的——現在的人倒是越活越長,不但七十歲已經成為平均年齡,百歲都很常見了,但是“學”呢,卻連孔子第一層境界都談不上了。

Tags:孔子境界治學從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