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曾國藩在仕途上為何能獲得成功?他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件事

由 客多文史智庫 發表于 人文2023-01-23

簡介僅僅進入翰林院工作兩年時間,曾國藩就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不重要了,到底發生什麼了呢

成大事者落拓不羈什麼意思

從曾國藩的為官過程,解讀《曾國藩家書》系列之

2

2

曾國藩在仕途上為何能獲得成功?有各種版本介紹,讓人眼花繚亂,但從曾國藩家書中的內容來看,他進入官場兩年時間後,所提到的一件事情,就註定他與眾不同,能獲得成功。

我們先來了解曾國藩在家書中提到的內容。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十月二十六日,曾國藩給家中的弟弟們寫了一封信,對科舉不利的弟弟們進行開導,並回答弟弟們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難題。其中,曾國藩的四弟曾國潢認為在家中雜事繁多,耽誤了學習,因此,他想到外面去邊教私塾邊學習。

曾國藩在仕途上為何能獲得成功?他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件事

對於曾國潢的這種行為,曾國藩認為他是立志不夠堅定,所產生的消極想法。曾國藩在家書中說道:

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這段話很有教育意義,我們來翻譯一下:

如果能自立發奮自強,在私塾裡可以看書,就是在荒郊曠野、熱鬧的場所,也可以讀書,即使砍柴、放豬的時候,也可以讀書;如果不能自立,在私塾不能看書,在安靜的地方、神仙的境地也不能看書。何必去挑選地方呢?挑選時間呢?只有自問立志是真是假!

曾國藩寫這封家書的時候,剛剛進入翰林院工作兩年時間,雖然地位低微,僅僅是一名從七品檢討,但他的思想改變得特別大。

環境是否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影響?在此之前,曾國藩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也正是如此,他才到岳陽、長沙求學。

僅僅進入翰林院工作兩年時間,曾國藩就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不重要了,到底發生什麼了呢?

曾國藩在仕途上為何能獲得成功?他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件事

曾國藩找到了立志的方向了。

在翰林院裡,曾國藩首次接觸到了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被深深地震撼,也立下了

“內聖外王”的志向,他要做一個“立功立德立言”的人。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認為,一個人只要有志向,並有堅強的意志力,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此時的曾國藩,受到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後,不僅學業突飛猛進,他在官場上的前途也變得越來越光明。這一段時間,曾國藩用自己的真誠,逐漸得到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的認可,人脈資源得到了拓展。

另外,曾國藩在翰林院裡看到,很多官員都是在混日子,得過且過,並沒有絲毫上進心,大部分官員要麼是醉心權謀,要麼是尸位素餐,很少有官員去關心朝廷的安危,去關心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

曾國藩在仕途上為何能獲得成功?他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件事

曾國藩學了心學思想後,思想上有了全新的認識,那就是他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挽救沒落的大清王朝,成為一個好官。也就是說,曾國藩的志向,是沒有受環境影響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在仕途上能取得成功,與他內心的強大有很大的關係。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強大,來源於他的志向,一個有夢想的人,往往都有以下特點:

一是不抱怨。無論是環境不如人意,還是條件極端惡劣,他們都不會去怨天尤人,都不會消極應付。

二是能順應環境。改變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順應。當一人能做到

“物來順應”的時候,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曾國藩在家書中,對他的四弟可說是用心良苦,可惜的是,

曾國潢沒有任何心學思想基礎,未能理解曾國藩的話,也未能在科舉場上,取得理想的成績。

曾國藩在仕途上為何能獲得成功?他在家書中提到了一件事

曾國藩在仕途上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將理學思想和心學思想融為一體,找到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捷徑。曾國藩的這些方法,都是透過親身實踐後獲得,十分寶貴,在《曾國藩心學》中均有完整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卡片連結,訂閱、試讀和購買。

曾國藩心學

客多文史智庫

購買專欄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傳》。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客多文史智庫

Tags:曾國藩家書思想讀書心學